王小兰
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走“读写结合”的习作教学之路,引领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中习得运用语言的一些方法。
一、 阅读教学渗透写法,以读促写
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读写结合的点,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提高读写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找准结合点呢?
1. 根据教材特点找读写结合点。课本中的一些文章内涵深刻,适合再三品味;一些文章语言生动形象,适合学生积累词汇;一些文章结构十分合理,在布局谋篇上值得模仿、借鉴。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进行习作方法的渗透,寓习作指导于阅读教学中,把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第八组课文,除了引导学生感悟各具特色的异域风情以外,在课文的表达方式上也很值得学习,其中《威尼斯的小艇》《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都运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把这些文章前后联系起来,发现文章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异同,再引导交流阅读,从而让学生感悟到运用中心句在构段方式上的优点。这也是对前几年学习总分关系段落的一个复习,让学生的构段意识从“混沌”走向“清晰”。
2. 根据不同年级特点找读写结合点。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各个年级的读写内容也不相同,应该区别对待。低年级的学生比较适合简单的读写练习,学习文章中特殊的句式、用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意思;高年级学生读写要求相应提高,比如写一篇短文,写一个场景,也可以写读后感等。
3. 根据学生的特点找读写结合点。读写结合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并掌握写作技巧,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教师必须综合学生情况、教材特点、学段要求,确定比较合理的读写结合点。比如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就要引导学习作者描写叶子的颜色、样子,以及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感悟作者观察的细致,又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写具体的。围绕这个问题,我设计了“细致入微写具体之多问几个怎么样”的练习,学习细致观察,多问几个是什么、怎么样,来修改一段话,再把一段话写具体。指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多问几个怎么样,把自己的习作写得更具体。
二、 以仿写为手段,从仿到创,实现读写迁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可以作为模仿的范文。几年来,同学们从《水乡歌》《假如》中,分享到做小诗人的成就感;从《我有一朵七色花》中,尝到了创编童话的乐趣;从《北京亮起来了》感受到,家乡的夜景和北京的夜景一样迷人;从《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学会了按季节的顺序来写自己喜欢的景点;从《彩色的非洲》中,学会了总分总的布局谋篇,知道段与段之间的连接用上过渡句会更自然……从句式的仿写,到段落的仿写,到布局谋篇的仿写,从语言的积累到习作方法的运用,随着年级的升高循序渐进,学生由无从下手的茫然到有法可循的从容,从“愿写”到“会写”再到“善写”,经历了一个读中学写,读后仿写的过程。仿中练功,仿中求异,从仿到创,由俗入雅,从感悟到模仿,从吸收到运用,使阅读和习作相得益彰,发挥整体作用,从而逐步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 课内外结合、拓展读写时空,以写促读
如何提高读书活动的有效性?在一至四年级,我们班开展了“比比谁的笔记美”的课外读书笔记比赛活动,每半学期开展一次读课外书比赛,进行摘抄评比活动。同学们读课外书后,在笔记本上做摘抄,内容可以是摘录的好词佳句,也可以是对喜欢的句子、段落的仿写。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兴趣,我们还要求给自己的摘抄本进行装饰打扮,不仅要比谁的摘抄内容更丰富,也要比出谁的摘抄本最美观大方。
于是一本本内容丰富、装扮精美的笔记本诞生了,真叫人爱不释手。每次的评比是同学间的一次学习交流,同时也是相互促进,从而让读书活动能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为丰富班级的图书,我们成立了“ 我和好书交朋友”图书角,由同学们捐出好书共分享。为了鼓励同学们看有价值的好书,我把挑选出的好书拍成照片,贴在墙上的“好书栏”里,作为一种引领,同学们都以捐出的书能上“好书栏”为荣,于是班上涌现出了大量的经典好书:如《吹小号的天鹅》《天蓝色的彼岸》《吹牛大王历险记》《夏络的网》《一百条裙子》……这些世界经典文学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户,让他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因为这些书本身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故事生动、引人入胜,读好书成为同学们的一种自觉行为。在学习写读后感之后,我们又开展了“读好书、写读后感”的活动,谁的读后感写得好,得到的五星越多,就享有优先选书权。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同学们你追我赶、唯恐落后。同学们在“以书换书”的活动中,共享好书;“以读后感优先选书”的活动中,真正实现了“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这个美好的愿望。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外国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