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学区制”这盘棋

2016-06-30 09:50刘玉琴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区制四中三中

2014年1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校长和教师的均衡配置,促进设施设备和运动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全面提升学区内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生活动、课堂改革、质量考核等工作水平。

2014年8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教育局集合区三中、四中两所学校成立了开发区初中第一学区。

在教育均衡的号召下,究竟以怎样的姿势下好“学区制”这盘棋?开发区给了教育界一个可供借鉴的样本。

投石问路

无独有偶,“学区制”不是开发区第一个触及的概念。

在此之前,常州、济南等地已有涉及,并小有成效。但无一例外,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于开发区而言,在武汉市乃至湖北省率先实行学区管理,有着现实需要和战略考量——

开发区几经托管,所辖区域学校基础差异较大,三十几个班的大校和勉强维持几个班的袖珍学校并不鲜见。况且,汉南区即将被开发区托管,届时,城乡二元结构掺进,可能使教育均衡陷入积重难返的困境。

“现实的倒逼,让我们必须果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当前的教育均衡问题,这也为汉南的托管打下基础。而且,从另外一个层面考虑,如果我们率先在武汉市实行学区制,就抢占了先机,政策经费都会有较大的支持。”开发区教育局局长余学泉这样解释实行学区制的初衷。

很显然,开发区实行学区制有着明晰的长线布局战略意图。

不过,既然是投石问路,当然是从无到有,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个只充满鲜花和掌声的过程,尤其是在“区域”这样接地气的场景下。

认识是第一关。

“学区制”在武汉市并无先例,具体以什么形式出现,都很模糊,首先需要让这个概念在实施者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轮廓。于是,教育局组织相关人员到济南实地考察。

真正着手实施,问题更是不期而至:

两所学校有一定距离,在调配教师时,很多教师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学校,尤其是三中的教师不愿意到四中任教;

每周的学区教研活动,无疑是“疲于奔命”,舟车劳顿不说,对两所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也有很大影响;

……

学区管理委员会对此作出了迅速反应——

在调配教师时,首先遵循“小步走,逐步铺开”原则,第一年在七年级试行,两所学校互换3位教师交流;第二年八年级也加入交流,参与交流的为中考主要学科教师;到了第三年,七八九年级就“全面开花”。其次,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区、市关于学区建设相关文件,认识到交流是常态,同时规定,评优、评先、评市学带、职称等都与交流挂钩。最后,选派专业、师德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为学区教师,充分考虑家庭因素。

每周的学区教研活动,也改为单周文科,双周理科,考虑到四中教师比较少,来三中交流牵扯的面较小,将以前两校轮流“坐庄”固定为在三中集体教研备课。教师还自发建立了QQ群,平时有教学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QQ交流。

……

“学区制”建设慢慢结出了果实,但不久,初舔果实时的兴奋感,也被更深层的现实问题洗尽——

学区建设过程中,一般是优质学校的资源和文化向相对薄弱学校单向注入,优质学校本身不能从中获益,导致优质学校缺乏持久动力;

优质学校的强势文化对相对薄弱学校造成冲击,相对薄弱学校的优势被覆盖,丧失了原有的特色;

由于结盟并非真正的融合,原有体制仍然具有支配作用,在优质学校缺乏持久动力,相对薄弱学校迷茫的情况下,往往不进反退。

如何变单向注入为双向流动?

如何变强势覆盖为特色发展?

如何变战略联盟为深度整合?

这三个问题无法解决,两所学校将更深地陷入教育不均衡的循环。

开发区采取的基本路径是:三资共享,三相交流,三集大成,三进目标。简称“四三路径”。

三资共享,就是设施资源共享、教师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共享。三相交流,即管理履职交流、教师任班交流、学生就读交流。三集大成,包括:把原有的多个年级组集成大年级组,以利资源整合,统筹安排;把原有的多个学科组集成大学科组,以利教学研究,攻艰克难,集思广益,成果共享;把分散在各校区的活动集成大活动,以利优势互补,彰显特色。三进目标,就是首先立足于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最终破解“二元结构”的难题。

开发区的学区制建设,已然开始,个中艰辛,自不必说。然而,有了开始,即便梦想千年,也新意盎然。

成也问题,败也问题

尽管“四三路径”已经确定,但从经济强区到教育强区,开发区的变革之路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路径之下,很多细节需要反复推敲,如此,才能让“学区制”蔓延开去。

大班小班化,使教师既能及时地感知学生变化,也最能灵活地“吐陈纳新”。所以,开发区首创的AB班值得推介。

学区在起始年级七年级开展试点工作,三中七年级10个班与四中七年级2个班实行统一班级番号,从学区七(一)班至学区七(十二)班,推行学科A、B班教学机制,每两个班结成一对,按学科分层,一半的学生组成A班,一半的学生组成B班,选聘全学区最优秀的教师授课,分层教学,分层辅导,A、B班的授课教师分别统一教案,每个星期一第八节统一开展数学AB班教学,每个星期四第八节开展英语AB班教学。推行AB班分层教学时,教师轮流提前备课,A班侧重能力的培养,B班侧重基本功的训练,讲义和课堂练习分层次。

问题来了:

在同一时间,同一年级,上同一学科的课,教师势必不够用。于是,学区进行了调整:同一时间,一半上数学,一半上英语。

AB班教学,一周一个学科只上一次课,学区教师对学生没有威慑力,尤其是B班,学困生和问题生比较多,不服学区教师管教的现象比比皆是。对此,学区这样应对:把B班各个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学生挑出来组成一个班,由学区教师教,剩下的学生就由本班教师教,这样更有针对性。

A班的问题也不可忽略:即使都被划为A班,但班与班之间也存在差距,有时候差距还不小,学区就将A班所有的学困生组成一个班,由外聘教师教,剩下的学生还是由本班教师教。

择校的首要目标是择师,实现师资均衡是解决择校问题的关键,学区制改革中的重点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学区在语、数、外三个学科选聘了13名优秀教师担学区教师,进行走教。13名教师一共承包8个班(四中2个班、三中6个班)教学,按需授课,学区教师与原班教师同堂研讨,互相提升,共计授课320节,按照“分层推进调兴趣,减轻负担增高效”的三中经验创新教学工作。

数学组动员两校优秀的数学教师,充实到教学水平暂时落后的班级,每周进行两至三节指导性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优秀教师的教学。

统一的教学管理必不可少。

学区管理委员会议定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初中第一学区教学常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初中第一学区教学事故认定处理办法》等教学管理制度,为学区教学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学区通过“执行同一教学计划、同步周练月检、中心备课组统一集体备课(同备同研)、教学质量评价执行统一标准、教研活动统一安排”来实现教学管理的统一。成立学区语文、数学、英语三个中心备课组,以中心备课组为单位每周开展集体备课,定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学区每月组织一次月考。月考统一试卷、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科目顺序、统一阅卷、统一质量分析,统一评价。

统一之下,还要多样化,这是教育重焕青春的步伐和必然诉求。

三中的办学特色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健康成长、健全人格、健美生活,主阵地是课堂,内涵发展的项目是健康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学校开发了数、理、化《健康课堂方案》,形成了三环五步的健康课堂教学模式。四中招生对口小学是开发区薛峰小学,同时作为开发区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保底学校,生源结构复杂,生源素质较差,在转变学困生方面开展了课题研究,形成了关爱教育的办学特色。通过资源共享、班主任论坛、教学研讨,两校的文化、办学特色互相渗透、互相融合。

学区制不是“千篇一律”,也不是“貌合神离”,更非“削峰填谷”,这三大问题,如若解决不了,学区制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解决了,学区才能完成自身的文化构建。所谓“成也问题,败也问题”,即是此理。

齐头并进

实行学区制的初衷是,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上进行指导与帮扶,教育设施设备、师资和生源均衡分配,从而缩小区域内学校间的差距。

开发区的学区制建设是否有成效,并非简单几个“恢弘”的数字就能说明问题,丝丝入微的坊间变化,或许更能折射改革带来的红利。

2016年2月27日,学区八年级数学备课组在四中集体研讨《勾股定理》一课,这节课由四中李新卫老师讲授,将全程录制视频参加武汉市优质课的选拔。在各类比赛中,这节课被很多优秀选手挑战过,定理的猜想、证明、应用三个层面都挖掘得很深,很难再有创新。所以,这次的集体备课,主题是如何上出新意。来看看现场的唇枪舌战——

四中教师:要尊重教材,讲授毕达哥拉斯的发现与证明。

三中教师:毕达哥拉斯证明勾股定理比中国晚了好几百年,一定要讲古人的智慧与数学成就,要讲赵爽弦图,要创新,不能按教材讲,要大胆对教材进行取舍。

四中教师:讲赵爽弦图也不错,可以弘扬中国数学的思想与文化,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想到面积的合分移补,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确定讲弦图。

三中教师:我们可以从简单图形,特殊数量入手,由具体到抽象逐级递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动笔画分,剪刀裁分,磁铁定位组合,动手动脑全方位展开探究。

四中教师:你们挖掘得真深啊!这样的集体备课真过瘾,我们要建议校长,对八年级每一个课例都要像今天这样研讨,让我们真正弄清楚每一个案例该怎样教。

……

这样的新常态,无论是在以前的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校三中,还是在生源凋敝的四中,都不常见。

2016年4月12日,武汉市录像课选拔比赛,李新卫作为代表参加比赛。

教授内容为七年级下册《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学区数学备课组高度重视,再次集体备课,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养牛场原有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1天约需用饲料675kg。一个“约”字,让大家产生了激烈的“交锋”:

四中教师:这个约字可以不要,加在里面讨人嫌,直接说1天需用饲料675㎏,学生还清楚一些。

三中教师:每头牛每天的饲料都是变化的,约是平均的意思,要与实际生产相符,不能去掉。

……

经过十几分钟的无序交流,依然无果。

备课组长发言了:这个“约”非常重要,它是要让老师和学生明白每头大牛或小牛同一天的饲料量不一样,即使是同一头牛,因为各种原因,每天的饲料量也不尽相同,那在数学上应该怎样处理呢。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用平均来理解,在初中我们要去除物体的直观差异,就像一头牛、一只鸡、一粒米一样,要去除形状、大小、质量等物理属性,统统抽象为一,这里的约就是数学思想中的抽象,我们这节课要渗透抽象的数学思想。

可以看到,开发区初中第一学区教师之间的专业交流,并非蜻蜓点水式的宏大叙事,逻辑井然,内容深刻,已超出了最初的预期。

学生的交流,也并未缺席。

学区以国家级课题《班主任成功案例研究》为突破口,以主题班会研究展示、校园文化艺术节为交流平台,搭建统一的生生、师师、师生互动平台。一年来,学区组织主题班会研究12节,两校师生同台举行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初中第一学区校园艺术节”演出,四月份成功举办了“学区第一届班主任工作论坛”。通过学区开展艺术节、运动会、读书比赛、演讲比赛、学科基础知识比赛、特长展示等活动推动三中与四中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扩大了学生视野,既提升了德育工作的成效,又扩大了学区制改革的社会效应。

在各种教育改革样板充斥的时代,开发区初中第一学区始终按照自己的逻辑自然前行。“削峰填谷”的局面并未出现,作为优势资源的三中,在帮扶四中的同时,并未丢失自己的价值坚守,而四中的师生,在学区制之下,他们的自我开始站立起来,与三中,齐头并进。

教育改革,最终都只有沉潜于人的层面才有价值。而改革者,既需要有知识分子的济世情怀,还要有企业家的管理能力。这些条件,开发区已然具备,所以,教育强区的愿景,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 刘玉琴)

猜你喜欢
学区制四中三中
利用和差调换数字
MTBE装置醚后碳四中二甲醚含量高的原因及优化
想三中
Creative revisions of Peking Opera
践行“真教育”“大教育”的八年蜕变
——东乡三中发展掠记
What do young people worry about
北京:超六成中小学纳入学区制管理
教育治理理念下的学区制管理模式构建
法国学区制的发展状况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