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学温暖世界

2016-06-29 22:44李啸闻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散文温暖哲学

李啸闻

筱敏的散文是哲学散文,但每一篇又都只像一块哲学的碎片。她并不信仰任何一种哲学,于是掰开克罗齐表现主义的一角,截下柏格森生命之流的一段,或者沉浸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的睡梦里,或者干脆栖居在海德格尔的诗意中……而在这些残折的哲学边沿,分明拥簇着崭新的思考之芽,吐露着顽强的黏着之力,抱合成一种立体的、抽象的、个性的哲学。筱敏的散文本非探究哲学的,但又产生着一种能使人默许的终极意义的力量,无意中又令人会意,怀疑的坐标正指向答案,在沉重的忏悔中获得释怀。

我们总抱怨说现在的生活太累,于是拒绝有分量的东西——比如思考的文字。但我们所累的却不是沉重,而是忙碌于拥挤;不是思考,而是轻浮与烦躁。我们不愿思考似乎无解的问题,比如谁在奴役我们;我们不愿正视曾经遭受的苦难,比如谁发动了战争;我们不愿计算一生到底有多少需求;我们不愿宽恕他人的过失……筱敏的散文先是用温柔的文字轻轻扳过我们扭到一边的头,说:“看哪,你看哪,这就是你自己!”然后又用铿锵的词章沉沉叩问我们麻木的心灵:“来吧,开始做,现在就开始做!”先自省,再改过。思考吧,哪怕没有答案;前行吧,哪怕没有道路;行动吧,哪怕没有终点……

我相信最坚韧的人应该到用文字谱写生命的人中去找,因为他们用来面对世界的工具是最脆弱无力的东西。筱敏知道文字本身什么也不能做,但她对自己的文字苛刻到残忍。在她笔下,舒展的美景中,生命痛苦地缩成一团;喧闹的人群里,心灵孤独地死寂一片;个体遭遇的是清醒,群体面对的是混沌;英雄的宿命是死亡,懦夫的皈依是安乐。她是如此善造古希腊的悲剧,她让最美丽最柔弱最纯洁最崇高的灵物被摧残被凌辱被玷污被践踏;她是如此善于在生命的高音区,在那根最细最紧的弦上风疾电掣般拨动华美的乐章!她是个用反色来彩绘世界、用落差来寻找平衡的人,她达到了:她写《捕蝶者》,用死亡来呼唤对生命的敬畏;她写《人牲》,用祭坛上的血污清洗的心灵更纯澈,她用疼痛让人们恢复知觉,她用黑暗让人们发现光亮,她用冷风让人们回忆温暖,但她又总是优雅而忧郁的。虽然文章的骨骼里有一股丈夫的魄力,但精韵中还是散发着独属女子的悲悯。这悲悯,是对人类生存的宽容,如大地一般继续贡献着她的肌体与乳汁,等待着人类觉醒那个无期的许诺。康德在乎的是心灵与星空,而与女子相牵连的应该是心灵与大地吧。

也许每一个写作的人对自己的文字都不能有太多期待,这是一生的致力和执着与最终效果的悖论。但每个读过筱敏的散文的人,至少可以记得被我们自己空洞的目光遗漏的角落中的弱者,譬如乞人、鞋匠、搬运工……下次见到他们不再鄙夷,最好还能微笑一下,他们会感到很温暖。于是世上的温暖就这样一点一点地积存下来了,世界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变得温馨了。

(选摘自《文艺报》2007年7月31日)

猜你喜欢
散文温暖哲学
温暖冬夜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菱的哲学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温温暖暖
爱·温暖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