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影+倪高升
摘 要: 语言教学中的需求分析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应用已经从最初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领域发展到了通用英语教学领域。因此,需求分析对当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当前的学习环境、学习兴趣和学习压力等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他们对大学英语主观与客观的学习需求,从而有助于教师进一步完善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 需求分析 外语学习 非英语专业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英语无疑是全球现存5561种语言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虽然当前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据联合国统计,其日常文件有80%是用英语书写的,其余的5种总共才占了20%。由此可见,上述六种语言虽然都可算是国际性的语言,可是它们国际化的程度却有着很大的不同。俄、汉、阿拉伯等语种其实还只是区域性的国际语言,而英语则不同。全球1/5的人能用英语进行不同程度的交流,2/3的科学家能用英语阅读,3/4的邮件用英语书写,4/5的电子信息用英语存储。在西方七个最主要的工业大国中,讲英语的美、英和加拿大就占了三位。(数据来源www.baidu.com)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非英语专业学生选修英语双学位对于培养优质复合型人才、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等,具有很高的现实性。选修英语双学位能够克服专业限制过死、过窄、过专的问题,学校也能不拘一格地因材施教,培养出各类不同规格的国际化人才。
1.文献综述
需求分析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需求进行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在外语教学领域,需求分析的重要性等同于医生对病人开处方前的诊断,它使得语言课程与不同国家、不同水平及不同目标群体学生的需求相适应成为可能,是外语课程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基础步骤,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具体外语课程来讲,针对社会对外语需求的分析可以确定这一课程的教学目标,而对学生对外语学习需求的分析,则可以帮助课程实施者选择符合现有外语教学条件、目前学习者知识和技能水平及其学习策略和动机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估等。
Kemp归纳出了六种需求:(1)常模差距需求,指用国家标准衡量和识别的需求;(2)比较出来的需求,指与其他同类学校或平行班级比较,决定教学内容、设施、经费等方面的需求;(3)感觉需求,学生感到需要的,目前达不到但希望达到的能力或水平;(4)表达的需求,学生把感觉需求表达出来,希望能够得到满足的需求;(5)预测需求或将来需求,学生潜在的需求和未来将要发生的变化所带来的需求;(6)重大事故反映出来的需求,有些重大事故后对未来课程和教学提出的需求。Berwick把需求分为觉察需求和意识需求,前者指教育者以别人的学习经历为依据而设立的需求,而后者是指学习者本人的需求或愿望。
我国外语需求分析理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基础理论介绍和作用的研究等。首先,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研究外语需求分析的主要内容(夏纪梅、孔宪,1999;束定芳,2004)、需求分析的特性(倪传斌、刘治,2006)、国内外外语需求分析综述(陈冰冰,2009;陈冰冰、王欢,2009)等。其次,在需求分析的作用方面,束定芳总结外语需求分析至少有四大重要作用:(1)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2)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3)为外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4)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核心性着手,结合非英语专业学生当前对英语的学习状况,对问卷调查的情况进行评述,以期改善英语学习状况,促进英语双学位的发展。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及方式
本研究为个案研究,主要关注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选择英语双学位的情况。此次调查对象为我校选修英语双学位的学生,共100名。收回有效问卷70份,其中2014级学生32人,约占比46%,2013级学生38人,约占比54%。本次问卷主要调查学生对英语双学位的看法,以及对双学位课程的需求。
本次研究方式为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问卷由我自行设计,包含参与者年级、专业、性别等个人信息,以及部分选择题和部分主观问题。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70份。
2.2问卷调查参与者个人信息
本次共收集70份问卷,2013级学生38人,2014级学生32人,其中参与人员学院分布如下图所示。
从图表可以看出,文学与传媒学院、生物与制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气与新能源学院的学生选修英语双学位占比较多,这与他们本学院的专业需求是分不开的;而外国语学院和艺术学院学生较少,同样与其需求相关。具体选择内容如下。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本校范围内,绝大多数学生对于自己的本专业都是相当满意的,所以其中为大部分学生都是基于提升自我的目的选择学习双学位,正因为如此,他们基本会选择与自身专业相辅相成的双学位学习。事实上,两年专业的英语学习或多或少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收获和启迪,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极其有益的。并且,作为一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专业+英语”的双学士学位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生的认可。
(2)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国民文化水平、素质的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文化水平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学历、文凭就成了衡量人才的标准,也体现了个人地位及身份的一种标志、企事业单位实力和文化素质的象征。学历、文凭是去企事业单位就职、提升、调干的一个重要门槛,绝大部分受访者都表达了对英语四六级及其他外语类证书的重视。
(3)绝大部分同学对双学位办学模式是认同和满意的,占总人数的49%。学生普遍认为双学位是他们难得的学习经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巩固和强化了他们的英语能力,也期待双学位的学习能为他们将来考研、出国、找工作等增添筹码。比较满意的方面表现在,教学环境良好,教学设施等硬件完善,教师备课认真,上课尽心尽力;不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某些课程设置不合理,比如读写的课程过多,使得学生的听说能力不能得到更多锻炼。访谈中,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双学位课程虽然全面,但是由于课时有限,反而各方面都没得到锻炼。
(4)对学校双学位开设情况,59%的受访者提议开设小语种课程,包括英语、法语、日语、德语、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越南语等在内;30%的受访者提议增设英语口语表达锻炼课;15%的受访者提议开设外国文化课。
3.改善双学位教学的建议
双学士学位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多年来我们在本科人才培养上的单一模式,加强了学生的选择性和对成才道路的自我设计,拓宽了我校的人才培养渠道。双学士学位培养满足了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多元化需求,是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由上述数据分析可得,从需求角度看待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双学位的选择是明智的,无论基于提升自我还是辅助本专业的目的,选修英语双学位都能为本校学生带来不少助益。为了将需求分析和本校英语教学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外语需求分析理论学习。外语教学教师应加强对外语需求分析理论的学习,并且将其化为己用,扎实地运用于外语人才培养计划及课程设置与教学的方方面面,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是高度重视需求分析理论的实际运用。教师要运用需求分析理论,学会因材施教,摸清学生选择英语双学位的目的所在,根据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争取满足学生的主客观需求。例如医学院和水利与环境学院,两者都需要通过英语翻译一些专业术语,但行业要求又大不相同,面对这种状况,就可采取分学院“量身定做”相应课程。
三是完善英语双学位教学的工作机制。先是成立外语教学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英语双学位教学工作,通过定期会议和访谈相互沟通交流学生外语学习情况,制定学习政策;其次要搭建好师生之间的交流平台,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使得师生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让反馈更及时,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学习共同体。
总之,需求分析对外语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结合教学实际并重视需求分析,才能真正提高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双学位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Berwick, R. Needs Assessment in Language Program-m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A].In R. Johnson(ed.)The Second Language Curriculum [C]. Cambridge: CUP,1989.
[2]Kemp,J.et al. Desig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2nd ed.)[M].New Jersey: Prentice Hall,1996-1998.
[3]陈冰冰.国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2):125-130.
[4]倪传斌,刘治.外语需求的特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21-24.
[5]束定芳,陈素燕.大学英语成功之路——宁波诺丁汉大学“专业导向”英语教学模式调查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夏纪梅,孔宪.外语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初探[J].外语界,1999(1):26-31.
通讯作者:倪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