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文坛吃货”

2016-06-29 02:55王刚
烹调知识 2016年7期
关键词:黄侃蔡澜文坛

王刚

如果你翻遍一个女孩子所有的相册,却没有发现一张全身照,那么不用怀疑,她一定是个胖子。

有一回,半夜里饿醒,怎么也睡不着,随手捞过一本书,看到书中描写的美食,竟然真真切切地馋哭,没出息。

虽说“君子远庖厨”,可老子不也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吗?好吧,换个话题,不会做还不会吃吗?每次有好吃的,你的第一时间会想起和谁分享?

文坛吃货是不是个贬义词?至少在我看来不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熟悉巴黎的每一家馆子,以至于巴黎所有的服务生都认识他。“好吃”到这种空前绝后的地步,却丝毫不影响到他文坛巨擘的地位。

无独有偶,钱钟书对吃的见解是:“这个世界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在夫人杨绛眼里,钱钟书是一个很懂得吃的人,他喜欢带家人去品尝各种馆子,亲自点菜,而且绝对不会失手,这也可算得上是一大本事了。

国学大师章太炎,最爱吃的是带有臭气的卤制品。他特别爱好臭腐乳,直臭到满屋掩鼻。有一位画家就经常拿臭制品来换他的字,再以每条10元售出,小赚了一把。

古文大师黄侃,对吃乐此不疲。平生只要得知有某物自己未曾品尝,黄侃必千方百计得到,以饱口福,并且为了吃上这些美味佳肴不惜出尽洋相。

史学大师傅斯年,人称“傅胖子”,是一个标准的大吃货。由于患高血压,老婆很少让他吃肉。有一天,傅斯年看到秘书饭盒里的肉,顾不得面子,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手抓起来塞到嘴里。秘书被他的馋相逗乐了,但大笑之后又觉得几丝心酸。

梁实秋同样对吃颇有研究,可称老饕。多少年过去了,店铺几经流转,而他的《雅舍谈吃》却仍然百读不厌。

古代的袁枚、李渔、张岱对于食物的描写,大家已经有目共睹了,曹雪芹所著《红楼梦》里菜品之讲究,若非亲见,绝非常人所能杜撰。而很少有人意识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里写吃亦是精到细致,而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写吃也同样漂亮绝伦。时过境迁,这些历史尘烟中的美食有了一个独具的名称——文人菜,以区别于一般美食。

对食物典故的研究,要数唐鲁孙、逯耀东、王敦煌三位先生。唐先生是满清贵裔,逯先生是钱穆弟子兼学者,王前辈其父是王世襄先生,更是世家子弟,知识渊博,能聊善侃。比如唐先生写“天梯鹅掌”、王先生写羊肉和打卤面的讲究,一奢一简,但都写得极有身份。至于逯耀东先生,写台北牛肉面更是一绝。

对食物细节的描写上,汪曾祺、林斤澜、陆文夫、老舍等人则是不遑多让的名家。这几位写吃,不在见多识广,而在写得真切细致。汪先生对淮扬民间食品、云南食物的见地,滋味尽在。陆先生对苏州饮食的精通,老舍先生对北京食物的信手拈来,光《骆驼祥子》里吃豆腐那段就是神来之笔。

朱自清写冬天吃豆腐,刘绍棠的《榆钱饭》,还有鲁迅《社戏》里的罗汉豆,叶广芩的《豆汁记》,以及余华《许三观卖血记》里对于吃的贫苦记忆,也是各有特色。

起先是在港台有作家,比如蔡澜在报纸上写美食专栏,后来大陆有了馋佬沈宏非,这个脑满肠肥的家伙在《南方周末》上首开美食专栏,又陆续出版了专栏结集,大名鼎鼎的蔡澜、沈宏非比起前列诸位,几乎是专业写食,堪称“写食作家”,而非“作家写食”了。再后来,以刘仪伟为首的各种电视节目上“炊烟四起”,直到导演陈晓卿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尝遍大江南北,火了。

民以食为天,只有吃的味道是人类对这个世界最真实的记忆。

猜你喜欢
黄侃蔡澜文坛
拆包裹和挑盖头
言论
黄侃拜师
当先锋不再先锋
蔡澜杀价
永远不能出价
哭正中老
《南方文坛》2018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
狠,有时是一种爱
识别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