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政+薛文娟
摘 要 在学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将面临新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明确化、培养模式体系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 “双师型” 认定标准 培养模式 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全国已有22个省市确定了100多所高校作为转型试点学校。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应用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师,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转型的必然选择。在当前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面临着新的趋势。
1“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明确化
作为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中的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各方面都区别于普通本科高校,对于教师队伍结构也是如此。什么样的教师具备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与资格,即我们所说的“双师型”教师,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区别于普通高校教师的标准。
纵观国外,许多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师资格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并用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标准。如美国除了要求具备学士学位之外,还要对所教技术课程有1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如果有5年以上相关技术领域经验可以代替学士学位要求;德国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受过高等教育,具备5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要想取得任职资格,还要接受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通过两次国家考试,到学院实习两年以后,方能取得执教资格;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对职教教师也都有非常严格的资格条件。在这样严格标准之下培养出来的教师既具有专业的理论素养,又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形成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我国现有的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尚没有对“双师型”教师提出单独的认定标准。除了学历及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之外,对于“双师型”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实际工作经历、实践教学能力尚无规定。在当前我国大力倡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普通高校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制定明确“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把好入口关,对保证教师队伍质量,建设一支适应学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需要具有长远的意义。
2“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体系化
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键,目前国内“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是通过引进具有企业行业背景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是通过培养使教师转变为“双师型”,这里的培养包括到企业挂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然而,“双师型”教师培养尚没有形成自己的模式与体系。
国外许多国家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模式已发展的比较成熟。如美国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模式分为职前培养阶段和职后发展阶段,职前培养阶段除了通过培训获取资格证之外,对于接受师范教育机构培养的职业教育教师,在职前阶段需要接受专业训练和广泛的职业技术教育训练。职后发展阶段则包括新任教师培训和教师职后培训,主要方式为到企业实习等;德国设有专门的机构领导和管理职教教师的在职培训,并具有严格的进修制度,职教教师入职后还须定期去企业进行实践并参加企业的培训。
国内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自主培养为主,且大部分为职后培养,对于教师的职前培养较为缺乏。当前,许多有志成为高校教师的大学毕业生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企业行业实际经历;而许多拥有行业背景的优秀人才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也有所欠缺。通过职前培训,使他们具备双师素质,可在来源上保障教师的水平与素质。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时刻满足社会需要,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学习,紧跟时代步伐,教师的职后培训成为必然选择。如教师在入职之后,要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习新技术、接受新信息等,同时也要通过进修,更新专业理论知识。建立职前培养与职后培养相结合的培养体系,是建立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
3“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规范化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区别于普通教师,它更强调教师的实际经历与实践教学能力。因此在管理上,应有所区别。如在考核评价上,一般是以教师的教学效果和科研水平为标准,未能体现出“双师型”教师的特点,可将教师的实践教学环节纳入考核评价的范围,而相应的对“双师型”教师的科研要求应更注重应用型科研,与企业合作开展研究等。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中,也应考虑到“双师型”教师的特点,规定相应的条件。
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学校的转型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薪酬待遇上又没有区别,相应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向“双师型”转变的积极主动性不高,是阻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大因素。国外许多国家虽然对职教教师的资格要求非常严格,但与高标准相对应的是教师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如在德国,一旦获得职教资格,就相当于成为了公务员,工资水平比普通教师工资水平高12%。除此之外,针对“双师型”教师的评优评先、奖励政策等激励机制的完善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学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将日益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尤其在资格认定标准、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其目的是朝着保证双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的趋势发展,并最终建立一支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转型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好连.双元制背景下德国职教教师资格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汪文婷.我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