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形势对当前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

2016-06-28 17:21张妍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就业形势高等教育大学生

张妍珲

摘 要 本文从大学生自身方面,高等院校方面,以及社会用人单位方面对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生源数量方面,生源质量方面,以及专业设置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对当前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形势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1大学生就业形势

据相关资料统计,近几年的毕业季,大学生的就业率有持续下降趋势,虽然偶尔会有小幅回升,但总体仍然呈下降趋势。自2006年起,由于我国就业机制的全方位市场化的发展,在毕业季一次性就业率仅仅达到67.3%左右,比起实施高校扩招前一年的就业率都下降了5.3%。2003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该年普通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高达212万,相比于上一年增加了46%。由于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导致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相较于2002年,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季的就业率下降了14.7%。9月上旬,就业率增加到70%左右,但是,仍然有近30%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2004年9月份上旬统计的就业率也只有73%。2011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会达到643万,2013年将达到667万,2015年将达到691万,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就业的青年人数越来越多,在接下来的这几年中,大学毕业生,农民工以及就业困难人员这三大社会群体间的就业矛盾将逐渐激化。

2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从大学毕业生本身来讲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总是对自己的职业要求高于自己的实际情况,总是期望找到一份高薪且轻松的工作,却不想付出对应于高收入的高付出,想要获得高薪的工作,自身的能力却又达不到。而且大部分大学毕业生更希望去到国企、政府部门、公立学校以及大公司就业,不太愿意到中小型企业工作,更加不会考虑去到边远地区工作,因此会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宁肯待在家中也不想到中小型企业工作,更不用说边远地区了。毕业生的自我认识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2.2从毕业院校来讲

首先,从2003年第一批扩招大学生毕业起,我国的人才市场需求从原来的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一批批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走入就业市场;其次,当今社会市场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但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在综合能力方面大都有所欠缺;另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收到广泛关注,很多高校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因为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所以某些高校还在传达政策和整理信息的初步阶段,其指导工作远不能达到适应就业形势变化以及就业制度改革的要求。

2.3从社会用人单位来讲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结构逐渐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用人要求也处于成熟稳定阶段,需要招收的人才有限。国家大力支持并发展的新型企业以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要部分,所需要招收的是精英技术人才,但是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主要为应用型人才。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以接受大学毕业生为主的中小型企业破产,勉强生存下来的企业为减少成本,开始不断裁员,导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3就业形势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影响

自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全球各大企业开始实行大裁员,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各个高校的大学生们的就业压力也在日益增加,很多大学生将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窘境。由于愈演愈烈的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研究大学生就业形势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影响和冲击已是刻不容缓。

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影响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生源数量。由于经济危机爆发,“毕业即失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这种状况会导致高中生及其家长们对于要不要继续上大学这一决定进行了再思考,在上大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就业的思想指导下,大学生就业难对于高校生源数量的影响不可小觑。

(2)影响生源质量。教育本是实现自我完善与自我提升的途径,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高等教育却被迫承担了更多的功利性。

(3)影响高校专业设置。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某些专业的毕业生身上尤为明显。因此,这就值得高校和教育部门进行反思,对现有的专业设置及课程选择进行改进。

4改善当前就业形势的方法

4.1大学生要树立积极正确的就业观,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放宽就业范围,降低期望值。大学生在择业时,应该从自身出发,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寻找合适的求职目标。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以前“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思想已经不再继续适用于现在的就业状况,再就业也是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要用平常心对待第一次择业,要有“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的心态。

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和道德素养。

4.2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提高毕业生的有效供给

教育机构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淘汰和增设相应的专业,并不断调整所设专业及其课程选择,达到学生素质全面化和精进化,使学生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

解决专业趋同问题。在各个高等院校中存在同样专业的重复设置,由于专业趋同,使得高校间没有突出的特点,各个高校趋于一致。这种现象使得名校毕业生有就业优势,普通院校的毕业生处于劣势。高校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专业,有效避免专业趋同问题。

参考文献

[1] 文丰安.大学生就业形势对当前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2(10):113-116.

[2] 何仕.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就业形势高等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与对策简析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