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节课看教师的教学能力

2016-06-28 16:13:00岳德明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整数定律

◇岳德明

从三节课看教师的教学能力

◇岳德明

最近,笔者接连听了三节“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上教版五上)的课,觉得很有意思。

【甲课】

1.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回忆:已经学过哪些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达?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交换律:a×b=b×a。

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b+a×c。

2.接着,教师让学生先算一算,再看一看,下面每组题中的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3.然后,教师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能使计算简便;小数乘法也可以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也能用于小数……教师表扬后揭示课题并板书(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也适用于小数乘法。

4.最后,教师要求学生用运算定律对一些小数乘法算式进行简便运算。

【乙课】

乙课前两个教学环节与甲课大致相仿。但当教学至第三个环节时,老师并没有将学生的“发现”视作是一种“真正的发现”,而是把它看作是学生的一种“猜想”。因此,教师接着让学生自己举一些像上面这样的小数乘法例子,再算一算,以对“猜想”加以“验证”。学生交流例子,教师板书:

紧接着,教师再跟进、板书(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也适用于小数乘法。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用乘法运算定律对一些小数乘法算式进行简便运算。

【丙课】

丙课的前三个教学环节与乙课大致相仿,但在呈现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也适用于小数乘法”之后,丙课教师又回到课首的整数乘法的三个运算定律的字母表达式上,指着a、b、c三个字母,追问学生:现在a、b、c可以表示哪些数了?学生认为除了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教师跟进:对!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整数、小数乘法都适用。

通过对以上三节课教学的比较,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也就显现出来了。

甲课,教师知道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并知道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的学科知识;也知道学生通过迁移能“发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的教学知识。

乙课,教师除了知道甲课老师的那些学科知识、教学知识,还知道一个例子不能轻易归纳出结论的“不完全归纳法”的学科知识。

丙课,教师除了知道乙课老师的那些学科知识、教学知识,还知道帮助学生建构新的“乘法运算定律”认知结构的学科教学知识。

一位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由什么决定?当代学科教学法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由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PCK)决定,包括学科知识、教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学生知识等)以及教学这些学科知识的教学知识,它是教师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对学科教学的理解表征。

由此看出,一位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更好地解决学科教学问题,也就反映出这位教师的教学能力越强。从上面三节课的教学情况来看,丙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强,其次是乙课教师,再次是甲课教师。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整数定律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参花(上)(2023年2期)2023-03-06 03:54:09
品读
多一盎司定律和多一圈定律
倒霉定律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中等数学(2018年12期)2018-02-16 07:48:40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中国德育(2017年17期)2017-09-15 22:00:23
万有引力定律
聚焦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耐人寻味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