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网络交际的内容及言语特点

2016-06-28 00:45罗琼丝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理据共性闺蜜

罗琼丝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广州 510006)

闺蜜网络交际的内容及言语特点

罗琼丝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广州 510006)

摘要:根据从微信、QQ收集到的80份闺蜜间的聊天记录,探讨“闺蜜”一词形成的理据及其网络交际的内容和言语特点,比较男女闺蜜和女女闺蜜的网络言语交际差异,揭示闺蜜网络交际内容及其言语表达上的独特性。

关键词:闺蜜;网络交际;理据;共性;差异

“闺蜜”,即闺中密友,形容情同姐妹的朋友,对女性而言,是一种超越友情爱情之外的第三种情感。“闺蜜”一词原本是用来专指女性好朋友之间的感情的,“可如今随着男女关系平等化,和异性友谊的深化,也出现了女性的男闺蜜”[1]。可见,“闺蜜”一词不仅可以用来指称女性的同性好朋友,也可以用来指称女性的异性好朋友。为研究闺蜜网络交际的内容及其言语特点,笔者通过微信和QQ好友收集了80份闺蜜间的聊天记录,其中40份为女女闺蜜的聊天记录,40份为男女闺蜜的聊天记录。①在中国大陆,微信和QQ作为新的网络交际平台,是当下最流行的沟通工具,语料收集相对容易。由于其具备“即时非现场性”的特点,故话轮的转换长度较长、内容较为完整,便于比较研究。本文拟以具体语料为依据,对闺蜜网络交际的内容进行简要分类,并对男女和女女闺蜜的网络言语交际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一、闺蜜网络交际的特点及分类

网络聊天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闺蜜之间的聊天也不例外。闺蜜一般是无话不说的,彼此之间几乎不存在秘密,甚至可以说 “话题内容的私密性”是闺蜜间言语交际内容的主要特点。这种私密性既指私密化的表达方式,也指话语性质的私密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叙述主体即倾诉者是一个“小我”;二是叙述内容是“我”的个人经验和意识;三是“我”倾诉的动力只是个人的心理需要,有时是一种无意识的表达冲动和倾诉欲望。[2]由此可见,“私密话语”是“小我”所表达的一种个人经验和个人意识,具有“非公开性”的特点,所以我只能且只愿跟“我”愿意对其倾诉的人说。“我”所说的话无须发挥引导社会大众的作用,也不愿向他人公开,而纯粹是一种与“私密人”进行的“秘密分享行动”,受倾诉欲望的驱使。当然,这种私密性在网络平台上还是具有一定的“非私人性”的。这方面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网络平台对一些“敏感话题”的筛选、屏蔽和过滤,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对闺蜜话题内容私密性的探讨。以下笔者将闺蜜聊天内容分为五个大类进行分析,并从中梳理出其有别于普通聊天的一些特点。

(一)感情类

笔者通过分析收集到的80份闺蜜间的聊天记录发现,无论是女女闺蜜还是男女闺蜜,感情都是其网聊的热门话题,且涉及的私密程度比普通朋友之间高得多(见表1)。普通男女朋友在聊天过程中即使涉及感情问题,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相互之间不会探究或分享彼此的感情细节。而男性在面临问题时倾向于“解决问题”,女性在面临问题时倾向于“表示同情”,这一特点在男女闺蜜网聊的过程中体现得很充分。

表1 “感情类”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感情”不仅指爱情,而且包括友情、亲情等。其中爱情所占的比重最大,且聊天内容多涉及失恋的痛苦、对男(女)朋友的怀疑、与男(女)朋友相处的近况、对爱情的看法等,或许这也跟被调查者的年龄段为18~29岁有关。

一般来说,女性喜欢聊感情生活类话题,但真正了解感情内幕的一般只有闺蜜。女性喜欢将自己的秘密与闺蜜分享,无论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甚至一些隐秘的细节,也会毫无忌讳地说出来。因此,笔者在分析闺蜜聊天记录的过程中,发现男性与女性在聊到感情问题时的一个显著特点:女性述说感情问题时细节性内容较多,而男性则较少。

以下是一组闺蜜间有关感情话题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出闺蜜间在涉及感情内容时的私密程度及男性和女性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

网聊记录(女女闺蜜)②

A:惠惠我不开心

出门前看见胖子的手机亮着,因为他是没有自动锁屏的

然后我看见他和一个喜欢他的师妹的聊天记录

哈哈哈我是不是要有危机感了

B:那聊天内容呢

还有聊天的频密程度

A:就是那个女的比较热情

然后他问是不是打电话给他了

她说是

胖子说我在中国

B:这女的真不要脸喔

A:如果我接的话你会产生很多电话费

因为我很善良所以不接

B:然后呢

A:然后女的就说谢谢

胖子说睡吧

她就说好晚安

胖子说有趣的李有趣

她叫李有趣

然后就没了

以前的记录胖子删了

B:这个事情已经让你不开心那说明是真的不OK了因为我们不是无理取闹的人

A:为什么我的男人都这么抢手

B:除非胖子想出轨

但是跟普通的朋友我们觉得OK啊

说明他们优秀咯

A:每个身边都有这样不要脸的人

烦死

B:我师兄都很多师妹粉丝

但是他的态度都是很冷漠

因为他明白不喜欢别人就别给希望别人

如果胖子还给回应就是给希望其实对她来说是种伤害

A:好的

我知道了

我今晚和他说说

B:嗯!

保持理性不要发脾气好好谈谈

A:嗯!

这段网聊记录的内容是闺蜜A对男朋友的怀疑。A偷看男友“胖子”的手机,发现他跟一个喜欢他的师妹关系比较紧密,A“不开心”,于是将自己的烦恼与闺蜜B分享。A在分享的过程中说出了偷看的细节,还完整复述了男友与另一个女生的聊天内容,涉及到了叙述主体“我”与男朋友的一些私生活情况,叙述动力是“我”不开心,想跟闺蜜倾诉。可见她们聊天的私密程度较高。

而闺蜜B在听了闺蜜A的烦恼并在得知聊天内容和聊天频密程度后,首先表示“同情”,然后把自己的亲身亲历与闺蜜A分享,最后得出结论:不喜欢别人就别给别人希望,只有在最后的时候才说出了一点解决方法:保持理性,不要发脾气,好好谈谈。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带有明显的“女性特征”。刘艳春在《语言交际概论》中提出:“每个人都会遇到问题,男性和女性在交际中对对方所提问题的回应也很不相同。一般而言,女性倾向于在听到对方的问题时,反过来将自己的问题告诉对方,以此来表明她们理解对方的处境,并对其表示最大限度的同情。男性则更倾向于将问题看成是别人寻求帮助的信号,因此无论是否可行,他们都会尽力提出一个解决的方案”。[3]

网聊记录(男女闺蜜,B为男性,A为女性)

B:心累?

A:不知道怎么办

身体还不好

B:每天定期锻炼吧

A:怎么老是被各种东西折磨着?

我真的只想简简单单,安安静静地活着

B: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针对性行动才实际点

我知道

但系既然发生左就要想办法面对

(粤语表达,意思是:但是既然发生了就要想办法面对)

反正有空,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吧,至少你做了

A:面对着,努力不去后悔,不去想

我要准备考会计

B:嗯~

会话中A女向B男诉苦,说自己“感觉心累”的时候,B男马上给A女提出了建议,这就契合了前面提到的:男性更倾向于将问题看成是别人寻求帮助的信号,因此无论是否可行,他们都会尽力提出一个解决的方案。

(二)约伴类

闺蜜之间的聊天内容,“约伴类”是一个常见的话题。在笔者收集到的80份聊天记录中,除了“感情类”话题外,“约伴类”的话题所占的比例也比较大(见表2)。

表2 “约伴类”话题

那么,闺蜜间的聊天是如何通过网络实现“约伴目的”的呢?网络是一种实时的交际工具。所谓实时,指人们能在短时间内利用这种工具查询信息、储存信息、交流互动等。这种交流互动的特点为“即时非现场性”,交际双方可以在短时间内接收和回复信息,但与“面对面”交流的“即时现场性”又有所不同。“面对面”的口语会话是用有声的分音节言语进行,有“即时现场性”的特点,话轮的转换是按照“A—B—A—B—A—B”的方式进行的。当A说出一句话后,B必须做出一定的反应,A才能继续这个话题或者进行下一个话题,否则对话就无法顺利进行。而网络会话则打破了这样的模式。网络会话虽然与“面对面”的交际效果相比显出滞后性,却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微信和QQ作为新型的网络交际方式,其本身必然也具备这种“实时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为闺蜜通过微信和QQ的方式进行约伴提供了可能,代替了以往的通话方式和短信方式。当然,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际工具,其所具有的新颖性、实用性和便捷性,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心理需求特征,也是当下年轻人乐于选择微信或者QQ约伴的重要原因。

网聊记录(女女闺蜜)

A:小妞妞~今周星期日是我家年例呀!清明节放假回家的话,你记得过来食年例哇~(嗤笑)实在来不了的话记得提前告诉我一声噢要不就不跟你玩泥沙巴了(嗤笑)(太阳)我也叫了春霞噶(嗤笑)

B:5号年例

A:对呀就是清明那天噢你记得过来哈春霞我也叫了噶你还在家那边么

B:我要在家过节啊,亲,一般都不出去的,加上我家还要做生意呐…(可爱,可爱)所以我过不了啦

A:就你这妞最坏了(大哭)

这段网聊记录的是闺蜜A约闺蜜B到她家里食年例——广东茂名地区的一种习俗,还告诉闺蜜B到时会邀请另外一位女孩子参加,甚至提出“威胁”:如果B不来,就不跟她“玩泥沙巴了”。闺蜜B在确认闺蜜A家里的年例是“5号”以后,作出“参加不了”的回应,并给出原因,A约伴失败。在这段网聊记录中,闺蜜A提供了约伴的时间(5号)、地点(A家里)和娱乐方式(食年例)。

“约伴类”话题之所以成为闺蜜之间谈话的主题,有以下几个因素:其一,需要倾诉。部分受访者表示,“当压力比较大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就会想到闺蜜,因为闺蜜让我放松”。其二,缓解精神压力。大多数人毕业后都成了上班族,朝九晚五的生活有时会让人身心疲惫,而和闺蜜相约外出可以缓解这种精神压力,“放空自己”。部分受访者表示,“闺蜜有净化心灵的作用”。其三,渴望分享。部分受访者表示,“心情好和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第一个想到闺蜜”。除此之外,部分受访者还表示,“有时想和闺蜜出去并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单纯想聚聚,觉得和闺蜜在一起会很开心”。

(三)关怀类

在闺蜜聊天内容中,“关怀类”是另一热门话题(具体占比见表3)。所谓“关怀类”,即闺蜜A通过微信或QQ问候闺蜜B。每个人都是“社会人”,无论是出世的“智者”,还是入世的“凡人”,都无法完全脱离社会而生活。生活在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怀和被关怀。闺蜜对女性而言是一种超越了友情爱情之外的第三种感情,是女性的男性好朋友和女性好朋友,故更需要关怀对方和被对方关怀。

表3 “关怀类”话题

网聊记录(女女闺蜜)

A:冯老师,你就不能好好的吗?(流泪)保重身体阿。(拥抱,飞吻)

B:唉,我都服了我自己了

放心吧,阿超,我会好起来的(好没有底气地说)

A:(拥抱)会很快好起来的。

是不是太累?

B:可能吧

主要是天气的问题

之前太潮湿了

地铁一时闷热一时开空调

(流泪)

A:一冷一热,难怪你会不舒服(拥抱)

B:对啊,你也要保重身体啊

同事说是因为中了金羊,所以财多身子弱。(偷笑)

A:恩恩,我会保重身体的。没有这种说法吧。(偷笑)

在这段网聊记录中,闺蜜A的身体出状况了,闺蜜B了解了闺蜜A的近况后要求她注意身体,并安慰她“同事说是因为中了金羊,所以财多身子弱”。从以上会话中,我们可以再一次感受到女性感情的细腻以及男女交际风格的不同。

(四)怀旧类

在闺蜜聊天的内容中,“怀旧类”也是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具体占比见表4)。其中,有怀念“同窗共读”的中学时光的,有怀念“同一屋檐下生活”的大学时光的,有怀念“小时候一起玩耍”的童年时光的,有怀念“曾经一起做过的某件事”的,等等。

表4 “怀旧类”话题

网聊记录(男女闺蜜)

A:我隔离间学校嘎铃声同经中一模一样

(粤语表达,下同。意思是:我隔壁那个学校的铃声和经中的一模一样,“经中”是一所学校的名字)

B:经中这么多年都不会换铃声吗(破涕为笑)

A:广播体操还是第八套的

这段网聊中的闺蜜A和闺蜜B一起回忆了中学时学校的铃声和广播体操。尽管男女闺蜜和女女闺蜜之间都会谈到“怀旧”的话题,但男女闺蜜怀旧的内容长度相对较短,如会话所示;情感波动也没有女女闺蜜强烈。20世纪末,心理学上普遍认同“怀旧”是一种情绪体验,但这种情绪倾向究竟是积极、消极或是苦乐参半的,学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笔者认同“怀旧是一种苦乐参半的情绪体验”的观点,成年人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怀旧心理”,是因为“这种矛盾的情绪体验根源在于对现状的不满,和将现实与美好过去的对比”。[4]

闺蜜之间的网聊内容除了上述四类话题之外,还有“学习交流类”、“请求帮助类”、“闲聊类”等。有两点需要引起我们注意:其一,每一种分类都不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单独存在的。换句话说,“感情类”的内容可能包含“关怀”,故也可以归入“关怀类”,而“关怀类”的内容可能包含着“怀念”“感情”,故也可以归入“怀旧类”“感情类”等。其二,同一组交际者在聊天的过程中话题的跳跃度较大。同一则网聊记录既出现“感情类”话题,又出现“约伴类”“怀念类”“关怀类”话题是完全可能的。上述分类主要是为了分析对比的方便,我们不必过分拘泥于此。

二、闺蜜聊天的网络言语共性

(一)言语的习惯性

这里所讲的网络言语的习惯性,主要是指“同一个人习惯使用同一种或几种表情符号。”言语具有“约定俗成”的特性,一旦约定俗成,便很难再改变。同理,言语习惯也是一种难于改变的东西。言语习惯包括使用字体、字号、间距的习惯,也包括使用表情符号的习惯。

笔者通过对收集到的80份闺蜜之间的聊天记录的分析,发现“闺蜜”之间的网络言语交际存在一个共同点,即同一个人习惯使用同一种表情符号。表情符号的使用跟聊天内容、聊天习惯等有关,不同的聊天内容使用的表情符号的种类也不一样。如QQ表情中的“流泪”、“大哭”、“快哭了”等就适用于缅怀、悲伤、难过等聊天内容中。当出现相似的话题时,聊天者所使用的表情符号大多是某一类或几类。

值得注意的是,“流泪”、“大哭”、“快哭了”等在QQ或微信中所表达的情绪激烈度已被“淡化”,通常我们所理解的“极度难过才‘大哭’”,在QQ或微信中使用时可能并没有“很难过”。也就是说,QQ或微信中的“表情”的使用只能表示当时的大致心情。

(二)言语的即时非现场性

网络聊天“即时非现场性”的特征,加上每个人的网速、输入速度以及时间空闲段的差别,消息的接收和回复会呈现出“滞后性”的特点,有时还会导致几个话题同时进行并导致会话一方的误解。网络会话是通过文字输入、接收完成的。即使是像微信、QQ这种具备语音功能的聊天工具,也会由于双方的时间空闲情况、话语的非现场性而与我们面对面的交谈不同。比如,A给B发出了一段语音,使用的同样是有声的分音节言语,但B可能在听到语音后几个小时才有空闲回复A,或者几十分钟后才看到微信和QQ,抑或当时不知道如何回复A,假装没听到语音。但所有的这些情况在面对面的会话中均不可能出现,B不可能在听到A的提问或说话后几个小时才做出回复,也不可能假装没听到,而在网络聊天中这种情形会经常出现。

(三)詈语的“非詈性”

网络交际的双方在互动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詈语”,即我们所说的“粗口”。这种粗口不同于我们在面对面的会话中直接用言语表达的粗口,它是通过使用谐音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比如:“你妈”用“尼玛”表示,“傻逼”用“煞笔”表示等。这种表达方式或许是为了换一种大众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激动等情感。文字给人带来的视觉效应比语音给人带来的声音效应要迟钝得多,我们在听到对方说“尼玛”时可能觉得“忍无可忍”,但在看到“尼玛”这两个字时却没有那么强烈的受讽感。聊天者在使用这些谐音化“詈语”表达自己的感情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说粗口,而仅仅是个人的口头禅或为了表达自己激烈的感情。这种网络言语现象导致一些本为“詈语”的词呈现出“非詈”性,“粗口”的意味逐渐被淡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仔细分析80份闺蜜间的聊天记录后,笔者发现男女闺蜜语料中出现了22处“詈语”,女女闺蜜语料中出现了13处“詈语”,并且这13处“詈语”只是分布在几则网聊记录中,这可能跟当时的语境有关——若是发话人当时处于一种愤怒的语境,则很可能“詈语连篇”。

(四)言语的随意性

由于网络聊天较为随意且多以文字为主,所以在会话的过程中产生偏误在所难免,比如错别字、几个表情符号连续使用或者表情符号所使用的意义与官方所定义的意义不符、不用标点、用空格代表标点、标点不符合正式语体规范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网络聊天的随意性较大,作为闺蜜的交际双方在一个相对自由、放松的环境里,心情也较为放松;另一方面,是由汉字的表意特性和交际双方的“母体字”为汉字决定的。汉字的表意功能大家都较为熟悉,这里不再赘述。那么,什么是“母体字”?以“汉字”为例,长期生活在汉语环境里的人,他们的“母体字”便是汉字。网络言语的随意性、汉字表意的特性及交际双方对“母体字”的自信(即认为次要部件和个别字的错误不会影响理解)使聊天过程产生了不少偏误。实际上,我们上面曾提到的“同一个人习惯使用同一种表情”、“话语接受和回复的间隔性”、“使用谐音”等都与网络聊天的随意性有关。当然,这也涉及一个人使用习惯的问题。

注释:

①男女闺蜜40份,女女闺蜜40份,共80份,共计字数30739个。

②聊天记录是以微信和QQ截图的方式收集的,然后整理成word文档形式。会话中的A和B代表会话的两个人,括号中的文字表示表情或网友自创图片的含义。所有的例子均出自笔者收集的80份语料。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闺蜜[EB/OL].(2006-06-08)[2015-5-29].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66169/5064209.htm#viewPageContent.

[2]靳翠萍.解读大众传媒私密话语的“非私密性”[J].理论月刊,2010(10):127-130.

[3]刘艳春.语言交际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2.

[4]杨肖.成年人怀旧心理、疏离感和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于湘]

收稿日期:2016-03-15

作者简介:罗琼丝(1991-),女,广东雷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90(2016)03-0054-05

猜你喜欢
理据共性闺蜜
好闺蜜
我的闺蜜
共性
从理据出发展开高品质评价——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走进文言文深处
“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引领和推动共性使能技术在中小企业推广应用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
英语中爱情隐喻及其认知理据分析
靠谱闺蜜
备孕别全听闺蜜的
全译繁化机制的内涵、理据与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