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穴位敷贴预防哮喘处方经穴及药物规律探析*

2016-06-28 03:02史红丽刘小平楚佳梅包烨华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0053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浙江杭州30007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3期
关键词:白芥子腧穴数据挖掘

史红丽 刘小平 楚佳梅 包烨华(.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0053;2.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浙江杭州30007)



基于数据挖掘的穴位敷贴预防哮喘处方经穴及药物规律探析*

史红丽1刘小平1楚佳梅2△包烨华2△
(1.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2.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7)

【摘要】目的应用数据挖掘的关联规则,探索穴位敷贴预防哮喘穴位及药物的选取规律。方法从1991年至2015年涉及穴位敷贴预防哮喘内容的文献中收集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提炼穴位、药物、赋形剂。结果经统计分析,肺俞和膻中、肺俞和定喘、肾俞和肺俞、膈俞和肺俞、脾俞和肺俞、膏盲和肺俞、大椎和肺俞、心俞和肺俞依次为最常用配穴;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督脉为最常用经络。白芥子和细辛、白芥子和甘遂、细辛和甘遂、延胡索和甘遂、延胡索和细辛依次为最常用配伍药物。生姜汁、蜂蜜、凡士林为常用到的赋形剂。结论采用关联规则,开展现代医学文献开展研究,具备可行性。

【关键词】关联规则穴位敷贴哮喘数据挖掘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1]。目前,全球哮喘患者约3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哮喘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穴位敷贴法是指在某些穴位上敷贴药物,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其中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如毛莨、斑蝥、白芥子等)捣烂或研末,敷贴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则又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泡疗法.若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若将药物贴敷于涌泉穴,通过足部吸收或刺激足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足心疗法或脚心疗法、涌泉疗法[2]。

数据挖掘(DM),又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DD),是指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最终可被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3]。在中医文献研究领域中,数据挖掘技术已经有了一定应用,如任玉兰等[4]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探索临床疾病的经穴规律;詹倩等[5]用关联规则方法探索眩晕的针灸处方配伍规律;陈莉等[6]针灸治疗失眠处方取穴规律现代文献研究。本文通过查阅1991年1月至2015年9月年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有关哮喘的文献,利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其穴位敷处方的穴位及药物运用特点进行初步探究,为穴位敷贴临床预防哮喘提供科学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选择1)纳入标准:(1)文献纳入类型:国内所有关于穴位敷贴临床研究论文的全文,论文至少有自身前后对照的疗效分析结果。(2)文献研究对象: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在2013年制订的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哮喘”的患者;(3)干预措施与比较措施:治疗组以穴位敷贴疗法为主,可同时使用其他中西医疗法,结果突出穴位敷贴优于其他疗法的文献。(4)结局指标:目前穴位敷贴预防哮喘疗效评定标准多样化,本研究接受所有纳入文献采用的疗效评定标准。2)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穴位贴敷配合灸法;(3)穴位贴敷配合针刺;(4)穴位贴敷配合梅花针;(5)穴位贴敷配合拔罐;(6)总有效率低于50%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者;(7)非名老中医的、未取得广泛共识,仅作为作者个人自拟的外用方,且作者本人为职称较低的医师及所在单位在社区或民间单位的。

1.2文献来源采用计算机检索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CBM)、维普资讯、读秀资源,选择1991年1月至2015年9月国内有关穴位敷贴预防哮喘的文章。

1.3检索式检索式为:哮喘and(天灸or自灸or冷灸or穴位贴敷or穴位敷贴or冬病夏治or发泡灸+药物灸+敷脐+脐疗)and(临床研究or临床经验or临床疗效or临床观察or Meta分析or名老中医or随机对照试验)。

1.4文献的筛选及数据库的构建课题组成员依据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对数据库文献进行了统计、归纳、整理;经课题小组审核符合纳入标准后,作为课题研究数据,存入数据库。小组成员持有异议的文献,由小组讨论后决定纳入或舍弃。

1.5文献纳入情况本研究依据检索式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共655篇。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后,纳入分析的“预防哮喘”的文献共61篇。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文献有14篇,但没有明确列出治疗效果明显的案例数或者平均值;其余47篇文献详细列明采取预防措施后,预防效果明显的病例数量,经统计分析,47篇文献治疗总有效率平均值为88.89%

1.6数据处理本研究数据预处理工作主要包括腧穴名称的规范处理。腧穴名称的规范:本研究依据《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手册》[7]、《中国针灸穴位通鉴》[8]和2006年版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9](GB/T12346-2006)建立《腧穴知识表》,涵盖361个正经穴位的穴名、国际代码、所属经络、别名、特定穴名称等。所有腧穴名称以及涉及到的特定穴名称表达均参照此表加以规范。

1.7数据挖掘方法通过频数分析和支持度对比,挖掘穴位敷贴预防哮喘处方的用穴规律、选经特点。频数分析是了解数据分布状况的统计方法;频数分析是了解数据分布状况的统计方法;支持度(support degree)是指项集出现的概率,用来描述该项集的重要性。关联规则反映了一个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和关联性[10]。其支持度(rule support)是在总事物集中同时包含A与B的事物数百分比;而置信度(confidence)是在总事物集中包含A的事物同时也包含B的百分比[11]。它们是描述关联规则兴趣度的度量,分别反映了规则的有用性和可信性。

1.8建立数据库对录用的61条穴位敷贴预防哮喘的现代数据,采用Excel建立数据表,包括序号、著作年代、作者、著作名、腧穴名称、归经、穴位计数、药物名称、药物计数、赋形剂名称、计数、疗程、样本量、治疗时间、贴敷时间、剂型、不良事件、皮肤破损事例、贴敷禁忌。建立药剂配伍与腧穴配伍的数据库时,将每个药物与穴位出现的频次量化,在每个案例中,出现记作1,不出现记作0,然后分析统计每个要素出现的频次。在Excel中,采用VBA语言编写宏程序,分析药剂配伍、腧穴配伍的支持度及置信度。

2 结 果

2.1腧穴运用分析结果在收集的现代文献中,共搜索出穴位敷贴预防哮喘且有确切名称的腧穴24个,使用频次共268次。按照用穴频数和支持度排名顺序见表1,由表中可得,肺俞、定喘、膻中、肾俞、膈俞出现的频次高,支持度为93.44、42.62、42.62、34.43、34.43,说明此5穴位是预防哮喘的最常用穴位。

表1 穴位敷贴预防哮喘腧穴运用频次排序

2.2腧穴-经络关联分析结果除外奇穴包括定喘(26个)、百劳(2个)之外,其余腧穴所在经络分布详见表2。7经脉腧穴的频次和支持度,其中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督脉出现预防哮喘的穴位敷贴处方中的频次依次为164次、49次、19次;频率依次为68.33%、20.42%、7.92%。说明这3条经络为常用经络。

表2 穴位敷贴预防哮喘的腧穴-经络关联统计

2.3穴位敷贴预防哮喘穴位配伍关联统计见表3。支持度表示所治疗病证的非单穴处方穴位的出现概率;而置信度表示数个穴位配伍同时出现在含有其中某个穴位的处方中的概率。排在前5的分别是:膻中→肺俞、肺俞→膻中、定喘→肺俞、肺俞→定喘、肾俞→肺俞;其频次依次为26、26、25、25、20;支持度依次为42.62%、42.62%、40.98%、40.98%、32.79%;置信度依次为45.61%、100.00%、43.86%、96.15%、35.09%。说明穴位敷贴预防哮喘的常用穴位配伍为:肺俞和膻中、肺俞和定喘、肾俞和肺俞。

表3 穴位敷贴预防哮喘穴位配伍关联统计

2.4穴位敷贴预防哮喘药物运用频次排序见表4。药物运用分析旨在提供穴位敷贴治疗某一疾病选用的药物及其频繁程度。由表4得知:共搜索出穴位敷贴预防哮喘且有确切名称的药物63个,使用频次338次。其中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的频数在40~59之间,支持度在65.57~96.72之间,说明这些药物是穴位敷贴预防哮喘的常用药物。

表4 穴位敷贴预防哮喘药物运用频次排序

2.5穴位敷贴预防哮喘药物配伍关联统计见表5。支持度表示所治疗病症的非单味药处方药物的出现百分比;而置信度表示数个药物配伍同时出现在含有其中某个药物的处方中的概率。由表5得知排在前5的分别是:细辛→白芥子、白芥子→细辛、甘遂→白芥子、白芥子→甘遂、甘遂→细辛;其频次依次为50、50、45、45、42;支持度依次为81.97%、83.33%、73.77%、73.77%、70.00%;置信度依次为84.75%、100.00%、76.27%、100.00%、84.00%。数据分析表明,白芥子和细辛、白芥子和甘遂、细辛和甘遂、延胡索和甘遂、延胡索和细辛为穴位敷贴预防哮喘的常用药物配伍,并且根据置信度分析可得,在一个处方中出现细辛,白芥子随之出现,甘遂与白芥子同样符合此规律。

表5 穴位敷贴预防哮喘药物配伍关联统计

2.6穴位敷贴预防哮喘赋形剂统计由表6得知,生姜汁出现的频次48次,频次最高,其次为蜂蜜、凡士林。由数据可得,此3种赋形剂为预防哮喘的穴位敷贴处方最常用到的赋形剂。

表6 穴位敷贴预防哮喘赋形剂统计

3 讨 论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是在古代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基础上,结合《内经》春夏养阳的治疗理论,在盛夏三伏之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主要在冬季发作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12]。其是中医学的特色疗法。夏季人体阳气充盛,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夏季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三伏天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扶助人体阳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贴敷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联络脏腑,沟通表里,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正如《理瀹骈文》所言“切于皮肤,彻于肉里,摄入吸气,融入渗液”。腧穴配伍与药物配伍是穴位敷贴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此关系着临床的疗效[13]。穴位敷贴预防哮喘的药物组成大多来源于清代张璐[14]《张氏医通》的冷哮方“冷哮,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医家根据各自的临床经验进行加减而成,形成相对固定的院内制剂或自备制剂。文中通过数据挖掘得出穴位敷贴预防哮喘的主要腧穴是肺俞、定喘、膻中、肾俞、膈俞、大椎,其中肺俞是基本腧穴,研究表明针刺、艾灸肺俞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如赵宁侠等[14]针刺正常人肺俞穴后肺功能的变化,张压西等[15]针刺肺俞穴改善肺功能时效关系研究;常用药物是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白芥子具有温肺祛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16];,其治疗哮喘效果已有不少报道,如施小敏等[17]采用豚鼠离体试验和小鼠在体咳嗽模型研究自拟复方白芥子散外敷治疗哮喘的效果;常用的腧穴配伍是肺俞和膻中、肺俞和定喘、肾俞和肺俞、膈俞和肺俞、脾俞和肺俞、膏盲和肺俞、大椎和肺俞、心俞和肺俞;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督脉为最常用经络;常用配伍药物为白芥子和细辛、白芥子和甘遂、细辛和甘遂、延胡索和甘遂、延胡索和细辛;生姜汁、蜂蜜、凡士林为常用到的赋形剂。

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方法,为中医文献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具备较高可行性的研究思路。文中量化中医学文献的取穴、药物配伍等主要参数,采用数据关联规则挖掘取穴、药剂配置之间的隐形关联,统计归纳规律。本文仅针对预防哮喘的处方数据开展了基于关联规则的药剂配伍、穴位配伍的数据挖掘。文中的文献研究尚存诸多不足之处,其一是因课题的纳入标准严格,符合要求的文献数量比较少;其二是研究建立的穴位敷贴预防哮喘数据库只纳入了国内的临床研究文献,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仍待进一步总结。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9.

[2]陆寿康.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56.

[3]Gregory Piatetsky-Shapiro,Padhraic Smyth,and Ramasamy Uthurusamy[M].Advances i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AAAI/MIT Press,1996.

[4]吴粮葶,李瑛,任玉兰.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穴特点[J].中国针灸,2013,33(2):125-130.

[5]詹倩,陈华德.用关联规则方法探索眩晕的针灸处方配伍规律[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5):468-471.

[6]陈莉,孙丽丽,王欣,等.针灸治疗失眠处方取穴规律现代文献研究[J].中医杂志,2012,53(12):1051-1054.

[7]王德深.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8]王德深.中国针灸针灸穴位通鉴[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2006)[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0]张承江.医学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69.

[11]徐荣谦.冬病夏治外敷中药疗法治疗寒哮之我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6):1338-1340.

[12]马喜凤,张士卿,吴丽萍.冬病夏治咳喘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4):75-76.

[13]张璐.张氏医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5.

[14]赵宁侠,季宝琴,史恒军,等.针刺正常人肺俞穴后肺功能的变化[J].针刺研究,2000,25(4):290-291.

[15]张压西,陈友梅,余红缨.针刺肺俞穴改善肺功能时效关系研究[J].中国针灸,1997,(10):581-582.

[16]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10-111.

[17]施小敏,唐运涛,董琰,等.自拟复方白芥子散外敷治疗哮喘的实验室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28-30.

中图分类号:R2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45X(2016)03-0421-05

doi:10.3969/j.issn.1004-745X.2016.03.015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项目[SATCM-2015-BZ(341)]

通信作者△(电子邮箱:byh@hz.cn)

收稿日期(2015-10-26)

Exploration on the Rules of Meridian Points and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Preventive Treatmeat of Asth-ma with Point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Data Mining Technology

SHI Hongli,LIU Xiaoping,CHU Jiamei,et al.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Zhejiang,Hangzhou 31005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laws of meridian points and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ng asthma from occurring with point application in modern times with Association Rules.Methods:The relevant data about Point Application preventing the appearance of asthma was collected to set up database from1991 to 2015,and acupuncture point,Chinese Medicine and excipient were epurated by data-mining.Results: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following points was in turn the most common distribution points:Feishu(BL13)and Danzhong (CV17),Feishu and Dingchuan(EX-B1),Shenshu(BL23)and Feishu(BL13),Geshu(BL17)and Feishu (BL13),Pishu(BL29)and Feishu(BL13),Gaomang(BL43)and Feishu(BL13),Dazhui(DU14)(BL13)and Feishu(BL13),Xinshu(BL15)and Feishu(BL13).Foot-Taiyang,Ren meridian,Du meridian we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ridian groups.Seeds of Brassica Alba and Asarum herb,seeds of Brassica Alba and Kansui root,Asarum herb and Kansui root,rhizoma corydalis and Kansui root,rhizoma corydalis and Asarum herb we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ompatibil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ginger juice,honey,vaseline we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excipient.Conclusion:Using association rules and carrying out modern medical literature research is feasible.

【Key words】Association rules;Point application;Asthma;Data mining

猜你喜欢
白芥子腧穴数据挖掘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从白芥子古今外治研究探寻中药“内病外治”机理的新思路
白芥子(李源恒)《人间有味是清欢》《暂放尘心游物外》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探讨人工智能与数据挖掘发展趋势
《辨证奇闻》中白芥子的运用规律探讨
数据挖掘技术在打击倒卖OBU逃费中的应用浅析
旅途止泻按脾腧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治咳嗽痰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