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本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策略

2016-06-27 17:38李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微课应用微课

李芳

摘 要 “微课”,作为一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资源,对现代化教育的影响日益显著。自从2011年国内首次提出“微课”概念以来,“微课”逐渐兴起,并且它带动着教学模式的改变,尤其是在当今移动学习时代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影响显著。文章从高校校本“微课”开发应用的意义及价值入手,逐步探索微课的开发以及其应用策略。

关键词 高校校本“微课” 微课开发 微课应用

1高校校本微课的意义及价值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教学资源,逐渐被人们所青睐。微课这一概念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近几年对微课的开发及研究的学者逐年在增长,它的诞生意味着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产生。为了更好地开发及推广应用微课程,相关的微课比赛也应运而生。自2012年9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首届“中国微课大赛”以来,类似的比赛越来越多,但现在微课更多的只是出现在比赛场合,适用于高校课程化、专题化、体系化的校本微课程仍亟待开发及应用。

高校校本“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是微课的未来发展趋势所在,在高校教学领域的巨大需求之下,高校校本“微课”的开发与应用将会孕育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无论是对微课教学、微课的使用者还是微课的提供者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从微课教学层面来看,校本“微课”可以对微课的开发标准、开发成本、开发效果评估建立起一套系统的体系,如此一来,微课的开发,教学应用将会更加规范化,同时能够带动教学模式的升级,使课堂教学不在像以往“一讲堂”式的枯燥乏味;微课可深化课前预习效果,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可提升课后巩固复习强度。从微课的使用者而言,校本“微课”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不同定制相对应的标准化微课课程产品,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除此之外,高校校本“微课”可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和理解消化,以微课的形式教学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其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微课的提供者而言,通过高校校本“微课”的体系开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微课开发标准及开发流程,使微课的开发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使微课在高校教学领域中以一种新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校本微课的开发大多有参与实际教学的教师来完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信息化的全方位发展。所以,高校校本“微课”的开发与应用对高校现代化教育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2高校校本微课的开发策略

由于“微课”这一概念在我国提出的时间不是很长,所以目前对微课的开发建设也只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高校校本“微课”的开发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它得有一套完成的开发程序及策略。由于多届“微课大赛”的举办,到目前为止微课作品已有非常多,但这些微课作品都没有按照一个统一的模式规范化,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同时这些微课作品大多是以参赛为目的,所以其实用价值在某些层面不是很大。所以,高校校本“微课”的开发需建立在一定的机制体系之下,按照一定的开发模式,制作出规范化、适用于教学的作品。

2.1构建健全的校本微课平台,完善技术

健全的校本微课平台是高校校本微课开发与应用的有力保障,在高校教学当中这点尤为重要,校本微课的教学质量及效率直接或间接被微课平台所影响。健全微课平台最终是要实现资源的完美共建共享,所以平台不仅需要满足教师上传、修改、发布微课以及对微课资源的评估、技术培训等基本要求,还需要从学习者与以学习为中心的角度出发,使微课平台拥有交互式功能,如在线测试诊断功能、师生交流互动功能和虚拟社区信息反馈功能。由于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所以校本微课平台应更好地兼容各式各样的移动终端使用,这样方便微课使用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微课程的学习。微课平台需为微课提供者及使用者提供管理、应用、学习一站式服务,使微课充分发挥其作用。

2.2搭建校本微课整体设计制作框架

高校校本“微课”主要面向对象是高校学生,所以针对面不同,需建设一套完善的校本微课整体设计制作框架。高校校本“微课”整体设计应首先对各方面需求进行分析以明确目标,然后是对内容进行选择,在确定内容之后就要对微课的表现方式、结构、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再根据设计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制作,最后要关注微课资源的完整性完成配套资源建构。具体而言,根据课程的内容需要分类开发。第一步是知识点微课程,一个微课程只包含一个知识点,然后利用每个点都连接成某一系列知识的线,最后通过这些线来构建出这门学科的面,这样不仅层次清晰,同时又能够突出重点所在;第二步是习题微课程,通过知识点的学习再来针对每一知识点来练习并讲解对应的习题,以此微课程可包括一个或两个习题,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有针对性;第三步是拓展微课程,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知识点;第四步是反馈微课程,针对教学活动的讲解,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以采取不同的改进措施。

2.3把握校本微课设计原则

高校校本微课不同于常规校本课程,它从开始的思路设计到中间阶段的课程录制,技术实现及最后教学应用上都与常规课程在制作形式、原则及思路上都有差别。要开发出具有体系化的校本微课则必须把握高校校本微课的设计原则。首先,校本微课需把握住实用教育性原则,不同于参加比赛的微课作品,校本微课是以教学为目的,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达到或超出常规课程教学要求的效果,一次微课主要针对某一知识点、某一特定的技能点等一方面内容。然后,校本微课需遵守目的性原则,由于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那么这就必须要求单次校本微课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或针对某课程某一知识点,或针对对应知识点的习题练习讲解,或针对某次实践训练的试验操作,把握好每次微课的主题,以目的性为导向去开发校本微课。其次,校本微课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校本微课是近几年新兴的教学资源及产物,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在微课目的性明确、内容完整的基础上使其更加生动,具象化,否则它同普通课程的形式没有多大差别。最后,校本微课要有一定的应用性,开发校本微课的初衷是以一种新的教学资源的形式去完成教学或学习任务,最终要应用于实际,所以这便要求校本微课突出其短小精悍、易于网络传播、在线或下载学习的特点。把握好校本微课的设计原则是其开发的前提要素。

2.4制定相应机制,健全开发体系

高校校本“微课”的开发需建立相应机制。通过制定相应的开发管理机制来规范校本微课的制作,后期完善审核及评价制度,使校本微课从制作初期至线上发布共享阶段都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相应的,为激发教师们对校本微课开发的热情,提高教师们信息化能力素养,可指定相应的鼓励机制,如对好的微课课程评优评先。通过制定相应的规范体制,完善开发体系,促使校本微课全面发展。

3高校校本微课的应用策略

高校校本“微课”开发的最终目的要达到和常规校本课程相同的效果,其核心价值即体现在了应用之上。高校校本“微课”主要应用于教学之上,它所带来的变化是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来体现。通过发挥微课时间短、内容明确、容量小以及资源结构情景化等一系列优点来优化现有教学模式并不断创新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及方法。

3.1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由于校本微课的特点,可将其作为翻转课堂式教学资源。利用好这种教学资源,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传统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式里有一个预习阶段,与之相比,当微课作为一种翻转课堂教学资源时,它可将预学习效果最大化,课前对某一知识点的几个或一系列微课进行学习,记录难点重点,然后予以一定的师生互动,这样在课中教师则可以根据反馈情况调整教学重点,同时更多的侧重解惑答疑,知识运用等环节。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还能够减轻教师教学负担,使教学更加有目的性,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

3.2差异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实际课堂中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或章节模块的消化吸收能力不一,学习程度的差异性,那么校本微课可以在这种差异化教学模式中起到作用。在传统的校本课程教授及学习过程中,学习某一新知识关键是在那某一节课堂中,所以一旦学生在课上无法真正学会或弄清楚这一知识点,课下可能会花费不少时间去钻研琢磨。校本微课可解决这一问题,当某一知识点没弄清楚,可以在课下反复观课微课视频,直至消化吸收。同时它还能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相关知识及概念,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3.3课后复习强化的应用

在前面高校校本“微课”的开发中提到,在开发校本微课时可分类开发,针对不同目的及需求开发制作相对应功能性的校本微课。那么,可以通过录制习题微课程、答疑微课程及拓展微课程等微课来强化学习。通过教学中的反馈及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制作目的性更明确的答疑辅助微课课程,这样能够帮助学习存在困难的自主学习的学生,对没有问题的学生帮助他们巩固及强化。

4总结

高校校本“微课”是在信息化教学时代下的新产物,高校校本“微课”的教学是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它在高校中的开发与应用正再从理论阶段向实践环节迈进。在我国,由于校本微课的开发及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其开发体系还有待完善及健全,在这个阶段应该以用促建,以高校教学需求任务及应用实践为导向,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做好高校校本“微课”的开发与应用。高校校本“微课”的开发是微课未来的发展趋势,诸如微课开发的成本、效率及体系标准等问题都能够伴随着校本微课的开发而得到解决。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及教研的模式,校本微课为高校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导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1(10):61-65.

[2] 韩凤英.高职校本微课开发与应用探索——以C语言课程为例[J].职业时空,2015(06):40-41+44.

[3] 李婉嘉,徐晶.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3(11):85-87.

[4] 肖凤艳.我国微课资源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现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11):66-68.

[5] 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5-13.

[6] 王竹立.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4(05):34-40.

[7] 田娟.高职校本“微课”开发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5-7.

猜你喜欢
微课应用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应用微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可行性
录屏式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