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 曲涛
甘油三酯、总胆固醇、γ-谷氨酰转肽酶检测对脂肪肝的临床意义
杨颖 曲涛
【摘要】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检测对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人2 174名,回顾性分析比较其生化结果与B超诊断结果。结果 B超诊断脂肪肝的患者有451人,其中TG升高289人(64.1%),TC升高206人(45.7%),γ-GGT升高296人(65.6%),发生率高于非脂肪肝人群(P<0.05)。脂肪肝患者的TG,TC,γ-GGT的测定结果高于非脂肪肝人群(P<0.05)。结论 TG、TC、γ-GGT是脂肪肝患者较为敏感的生化指标,需定期检查。
【关键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γ-谷氨酰转肽酶;脂肪肝
作者单位:830023 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中心医院检验科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在健康体检中经B超确诊为脂肪肝的65岁以上老年人的血生化指标TG,TC,γ-GGT,旨在探讨TG,TC,γ-GGT异常与脂肪肝的发生存在的关系,为老年人预防和控制脂肪肝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4~8月进行健康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人2 174名,年龄65~82岁,平均年龄(68.2±6.1)岁,其中男1 196例,女978例,其中经B超诊断为脂肪肝患者451人,作为脂肪肝组,其他未经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体检者为正常组。
1.2 脂肪肝的诊断标准[1]
采用超声诊断作为脂肪肝的主要手段,超声诊断标准:(1)肝区进场回声弥漫性增强,远场回声衰减;(2)肝内管腔结构模糊不清;(3)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5)肝右叶包膜及横隔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具备上述第一项外加后任意一项即可诊断为脂肪肝。
1.3 试剂与仪器
仪器选用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选用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TG、TC、γ-GGT检测试剂盒。
1.4 方法
体检科通知所有体检者正常饮食,体检当天空腹12 h后于次日清晨采集两组受检者静脉血3 ml,水浴20 min后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用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TG、TC、γ-GGT的测定,并对所有受检者进行B超检查,将脂肪肝组和正常组的TG、TC、γ-GGT生化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其中血清生化指标诊断依据为TG>1.71 mmol/L, TC>5.74 mmol/L,γ-GGT>40 IU/L。
1.5 统计学方法
2.1 脂肪肝的检出率与TG、TC、γ-GGT检测值的比较
在2 174例体检者中,发现脂肪肝患者451例,其中诊断为轻度脂肪肝234例,占51.9%,诊断为中度脂肪肝患者160例,占35.5%,诊断为重度脂肪肝患者57例,占12.6%。将脂肪肝组和正常组的TG、TC、γ-GGT生化指标进行比较与分析,TG、TC、γ-GGT均高于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化检验值的比较(±s)
表1 两组生化检验值的比较(±s)
组别 例数(例) TG(mmol/L) TC(mmol/L) γ-GGT(mmol/L)正常组 1 723 1.22±0.50 4.52±0.46 23.47±8.66脂肪肝组 451 2.56±0.71 5.99±0.79 55.71±9.94
2.2 脂肪肝的检出率与TG、TC、γ-GGT升高发生率的比较
脂肪肝组中TG、TC、γ-GGT升高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化检验值异常情况发生率的比较[例(%)]
肝脏对于脂类的吸收、消化、合成、分解和运输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肝脏是合成脂肪的器官,并非储存脂肪的器官[3],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其中含有磷脂、TG、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脂。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影响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称之为脂肪肝[4]。脂肪肝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现象,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5],包括脂肪变性,脂肪肝炎和肝硬化等病理改变。当脂肪含量超过10%,即为轻度脂肪肝,10%~25%为中度脂肪肝,25%~50%为重度脂肪肝。现代人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合理饮食结构,导致脂肪堆积,超过了肝脏代谢负荷,导致脂肪肝患者增多[6]。在此次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体检中,共发现脂肪肝患者451人,其发生率为20.75%,发病率较高,这是因为中老年人年龄偏大,肝脏对脂质的代谢功能下降,肝脏内脂肪堆积增加,分解和转运下降,导致肝脏内大量TG堆积变性[7],另外,由于肝脏细胞受脂肪变性而被破坏,肝脏内的酶就会逃逸到血液中而导致血清中γ-GGT活性增加[8],检测结果升高。本研究中,脂肪肝患者的TG,TC,γ-GGT指标异常升高及异常发生率均高于正常组,提示中老年脂肪肝患者应定期进行TG,TC,γ-GGT等相关生化检测,其测定值也可作为病情治疗与发展的评判标准之一。同时,希望中老年人加强体育锻炼并定期体检,对脂肪肝力求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并依据体检结果适时调整生活习惯,有效预防和控制脂肪肝。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和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161.
[2] 刘宁. 脂肪肝临床生化检测指标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0):1409-1410.
[3] 何晓玲,何建丽,徐茜,等. 2009年某大学教职工体检脂肪肝与血液生化指标分析[J]. 中国校医,2010,24(10):781,783.
[4] 李灵通. 中老年男性生化检查结果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9):112-113.
[5] 万俊平,范俊华. 山西省忻州市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检出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1):42.
[6] 金妙妙. 脂肪肝的临床生化检测指标及与其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J]. 生物技术世界,2014,11(8):139.
[7] 王豪. 代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0,2(3):24-28.
[8] 王萍玉,谢书阳,杜秀娟. 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肝功能等因素的Logistic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6):1024-1026.
Clinical Value of Detection of TG, TC and γ-GGT on Fatty Liver
YANG Ying QU Tao, Laboratory department, Central Hospital of Tunhe District, Urumqi 83002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etection of TG, TC and γ-GGT on fatty liver. Methods 2 174 cases of 65 ages which did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chosen. The biochemical results and B ultrasonic diagnosis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zed. Results 451 people were fatty liver diagnosed by B ultrasonic. Among these people, 289 people’s TG elevated (64.1%), 206 people’s TC elevated (45.7%), 296 people’s γ-GGT elevated (65.6%). The occurrence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n-fatty liver people’s (P<0.05). The TG, TC and γ-GGT of fatty liv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n-fatty liver people’s (P<0.05). Conclusion TG, TC, γ- GGT is relatively sensitive biochemical indicators for fatty liver patients and it need to be check regular.
[Key words]TG, TC, γ-GGT, Fatty liver
【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5-003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