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文 魁
结构性改革:资源配平新探索
文 文 魁
过剩也好、短缺也罢,主要是经济运行的供给方面出了问题。一方面,已经找不到市场的商品还在不断地扩大生产;另一方面,市场急需的商品和服务却不能满足需要。
由于长期的GDP驱动,中国已经进入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周期。生产过剩,既可以表现为产品过剩,也可以表现为生产能力过剩,俗称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危害要远远大于产品过剩,化解起来难度更大、代价也更大。据有关资料,中国有9大行业存在严重的生产过剩,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经营效益持续恶化。产能过剩既有高耗能的电解铝、钢铁制造,也有新兴产业的光伏太阳能和风电,以及造船和钢铁业中高端产品的硅钢。而且,在行情低迷的情况下,产能还在持续增强。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报告,2015年1至10月份,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达386.38亿元人民币,其中主营业务亏损720亿元。风电设备产能利用低于60%,水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降低为62.9%,电解铝2194万吨,过剩率超过30%。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产能过剩,如太阳能电池产能过剩达95%。
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结构性矛盾,不仅影响实体经济的正常循环和周转,而且可能会波及到金融和其他领域,带来系统性风险。
与过剩并存的是短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场经济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中国告别了计划经济时期物资匮乏的短缺经济,但同时也伴随出现了新的短缺经济。而且,短缺的程度与过剩的程度同步增长。中国的新短缺经济主要表现为:资源的普遍短缺甚至告罄、公共基础设施的短缺、公共用品的短缺、优质教育医疗服务的短缺、高品质的货真价实商品服务短缺、安全可靠的商品服务短缺、能够满足消费升级需要商品服务的短缺、适应职业与居住平衡条件的短缺、农民工进城居住条件的短缺、养老社保的短缺、良好生态环境的短缺以及无形的诚信、敬业精神的短缺等。直至过去经济学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空气也面临着严重的短缺。大量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还面临着资金的短缺。
过剩也好、短缺也罢,主要是经济运行的供给方面出了问题。一方面,已经找不到市场的商品还在不断地扩大生产;另一方面,市场急需的商品和服务却不能满足需要。中国消费者在境外的购物热情就充分证明只提升购买力是不够的,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提供有效供给。
针对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五大任务,概括起来就是要在供给方面取长补短,进行供给结构的调整。五大任务,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和问题的本质,折射出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把过剩产能所占有的资源释放出来,转移到那些供给不足的生产领域中来,把投资引向新领域,补齐短板,实现供给结构的平衡;同时,降低企业成本和融资风险,促进生产发展、提供更多的有效供给。
五大任务的落实,是一场硬仗。三个“去”字,哪一个都不是可以轻易实现的。特别是去产能,意味着要动很多人的奶酪,意味着利益的再分配和重组,会改变利益格局;意味着一批企业会淘汰、转产和破产,必须面对资产清算和职工再就业的压力,这确实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要顺利闯过这个历史关口,避免“砸三铁”曾经带来的风险,就必须面对一系列挑战和风险,考虑到各种可能性,深入分析、周密安排、谨慎行事。首先要进一步具体明确:去哪些产业、资源往哪儿转、怎么转、会遇到哪些阻碍和挑战、补哪些短板、怎么补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部分中央经济工作会已经做出导向性的政策安排,其余的还要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去产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
我们要特别注意中央提出的“要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系”。妥善安排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去”成本的分担。为避免带来过大的风险,要特别深入理解和贯彻中央提出的“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中央已经就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做出政策安排: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降低社会保险费、精简归并“五险一金”、降低企业财务成本等系列新政策。同时要求金融部门为实体经济让利,降低电力价格,要降低物流成本等改革举措。
去房地产库存,更是与住房需求结合起来。“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扩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特别是提出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及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等政策。
去杠杆化,主要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其实,就杠杆一词的原意来说,我以为应该是以少量的融资撬动更大的实体经济。但实际经济生活中,却出现了金融界脱离实体经济的自娱自乐,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也带来高风险。去杠杆化,就是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规范各类融资行为,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遏制非法集资蔓延势头,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同时,解决一方面资金过剩,一方面资金短缺的矛盾,实现资金供求的平衡。
什么是结构性改革?就具体任务看,结构性改革与结构调整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以改革替代调整的命名本身,就意味着更深刻的内涵。经济结构可以以不同标志来划分,也可以有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类别、不同角度的划分,但其源头的根据,是人的消费需要是成结构的。吃穿住用行的基本需要结构,派生出个体的、家庭的、社区的、地区的、民族的、国家的需求结构;人类的经济活动由此又会形成与之对应的产品结构、行业结构、产业结构等。在市场经济中,就表现为宏观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中间产品既可以表现为供给,同时也可以表现为需求。经济结构是一个大系统,包含着非常复杂的关系,大的方面,有供给侧结构,也有需求侧结构。所以,所谓结构性改革也是一个复杂系统的改革,既包括供给侧改革,也包括需求侧改革,还包括各个方面的结构性改革。这次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表现为供给侧改革。
结构性改革更为深刻的理论内涵是供给结构如何与需求结构相匹配,形成供求关系一一对应的整体经济结构。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完成资源配置,而结构平衡是资源配置的理想状态。为了更清晰表述这种状态,这里借用化学的配平概念,把这种理想的资源配置叫做资源配平。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就是实现资源配平。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特别是关于两大部类平衡关系的论述为资源配平意义上的结构性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将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价值和实物的实现,除在各自部类内部交换完成外,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双方的产品在实物形态上恰好是对方需要的,价值量又恰好相等,从而完成了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实现和实物实现。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对理解和指导结构性改革极具指导意义。
帕累托最优理论其实刻画的也是这样一个理想状态:消费最优是理想的需求结构。生产最优是理想的供给结构,而两个结构的匹配,则是整体结构组合的最优。今天,结构性改革追求的正是帕累托最优的理想状态。
理想状态的实现必须找到实现的途径和机制。按比例发展是任何一种社会化生产的必然规律,但如何实现这个规律,人类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探索。资本主义经济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在一定程度上烫平了过剩周期,使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但也未能避免一次比一次更为深刻的危机。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实践,预先决定比例,克服了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但又失去了经济活力,陷入发展停滞的困境。中国的改革开放,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引入市场经济,使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样遇到了资本主义经济早期碰到的同样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进行按比例发展规律实现新机制的探索。在完成今年五大任务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深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结构失衡?已经认识到的问题,也出台了政策,为什么迟迟解决不了?已经市场低迷,却依旧扩大产能?如何才能避免大的结构失衡?出现结构失衡的征兆后,如何才能防止继续恶化?
五中全会对“十三五”规划的新认识、新把握,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强调规划的指导性、约束性、控制性以及对其实现的坚定意志,应该说就是一种探索和创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五大任务及其政策措施也是一种探索和创新。随着“十三五”规划的推进和实现,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找到经济发展按比例规律的实现新机制。
作者系第十一届市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
责任编辑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