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2016-06-25 21:27姜玉梅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赏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

姜玉梅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赏识教育在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分析了中学生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当前在中学生中实施赏识教育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在中学生中具体实施赏识教育。

关键词 中学生 赏识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当今的中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是他们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如自我意识强、心理脆弱、抵抗打击能力差等。这使他们拒绝简单的理论说教。如何结合他们的实际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不断提升,并能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1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1.1赏识教育有利于使中学生充满自信

从心理学看,在校中学生的平均年龄一般都在17岁左右,自我意识不断提高,喜欢得到身边的人特别是老师的表扬、赞许和关注,担心被他人看不起。这就要求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变化,发现自己学生身上的亮点,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并克服自身的弱点,充满自信。

1.2赏识教育有利于塑造中学生的个性

中学生都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自己充分地展现在他人面前,体现自己的个性。作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学会正确赏识学生的个性特点,促使学生自我的个性塑造逐步得到完善,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要让学生学会说不,明白什么时候说不,把握机会充分地展现和认识自我;要学会有的放矢地激发学生的灵感,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自由发展。

1.3赏识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心理学实验结果表明:一个缺乏激励的人,其能力仅能发挥出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以上。随着其自身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都在逐步提高,特别是随着知识面的迅速扩张,学生的理论性抽象逻辑思维和批判性的逻辑思维模式也正在逐步增强并得以表现,喜欢“自以为是”、大胆创新、奇思妙想。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适时巧妙地给予学生欣赏,从而使中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充分提高。

2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施赏识教育面临的挑战

2.1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挑战赏识教育

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得网络文化对于整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价值观念都带来了不同种度的挑战与冲击。网络世界是一个主张人人平等、言论自由的世界,网络中没有阶级层次、没有职位高低、没有分数多少等各种观念,更不存在各种学习压力。在这个虚拟世界中,中学生可以拥有各种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当代中学生将同时面临现实生活和网络虚幻世界的双重考验。

2.2学生心理压力挑战赏识教育

调查发现,在校中学生中的20%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新的就业理念和价值观念过早地把中学生推向了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这使得中学生,一方面,为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而兴奋不已,促使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加倍努力刻苦地学习,不断全面提高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担心自己在公平竞争和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下会受到暗箱操作等不公平待遇。这就给中学生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

3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赏识教育的具体运用

3.1以课堂学习为重点,进行学习赏识

在中学生的学习中,新课改理念提倡教育者要结合学生实际适时改变自我角色,把握课堂,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交流情感、心灵与心灵对话,有利于教师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更有利于师生共同探讨问题、挖掘世界的奥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其教育教学过程中认识每一名学生的一言一行,适时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赏识和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进行行动赏识

和谐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够陶冶中学生的情操,使中学生身心愉悦,充满激情和活力。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我才华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发掘和展现自身的各种能力,使学生树立信心,能够自我赏识,从而把自我赏识带来的力量转化为学习的力量,激励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3.3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引导,进行个性赏识

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比较注重关心的。其为赏识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方法指导、理念导航和具体的操作建议。从教学的过程和目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过程都贯穿了赏识教育的思想与理念,换句话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赏识教育,有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才使得赏识教育中学生的实行更有保障,更加系统完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充分肯定的心理暗示运用赏识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中学生拥有不断进取的信心和动力,让其在失败中感受到将来成功的自我,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对待自己的不足,从而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