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尝试实践培养创新意识

2016-06-24 21:11徐亚红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6年6期
关键词:圆面积尝试途径

徐亚红

[摘 要]创新来源于实践,实践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途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创造及尝试探究的各种机会,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尝试 实践活动 创新意识 目标 时空 过程 方向 契机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8-041

创新是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因此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从小抓起。课堂是教师施教与学生求知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尝试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提出尝试目标,明确创新方向

引导学生尝试是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有效方法。教师应在学生尝试过程中,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提出学习新知的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出示以下两组题目。

第一组:

① 2∶4=( ),②4∶8=( ),③1∶2=( )。

要求学生:

1.求出各比的比值,并比较这些比值的大小。

2.将题①和题②进行比较,并思考:它们的前项和后项有什么变化?题③和题②(或题①)相比呢?

3.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第二组:

①( )∶6=,②8∶( )=,③( )∶( ) =,④6∶12=( )∶( )。

师:题④的答案是什么?同时说明理由。

生1:填3∶6,因为把前项与后项同时除以2,比值不变。

生2:因为6∶12可以看作6÷12,根据商不变规律,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5倍,也就是6÷12=30÷60,而30÷60=30∶60,所以可以填30∶60。

有的学生甚至一口气写出几个比来验证自己的结果,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由于教学是一步一步地扣紧教学目标设计的,探索方向明确,因此学生探索新知积极主动、思维活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留给尝试时空,提供创新契机

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现实不同,所以教师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与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交流、探索和感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从而解决问题,发展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圆面积的推导”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复习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公式及推导方法,为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做好铺垫。然后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进行探究。学生把圆平均分成8份或16份之后,自由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有的把它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有的把它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有的把它拼成梯形……学生积极操作,拼法不一。在学生操作后,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拼的过程以及所拼图形的面积与圆面积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剪、拼、说(思维外显)、推等途径,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发掘了他们的创造潜能。

三、注重尝试过程,寻求创新途径

学生在尝试过程中,需要对自己的方法进行不断的调整,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反思尝试的过程,归纳尝试过程的得失及其中独特的想法,使尝试过程成为培养创新思维的途径,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出示这样一道练习题:“把正方形卡片平均分成4份,怎样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产生了以下几种不同的等分方法。

对于学生探索的思维成果,教师予以充分的肯定,但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鼓励学生继续动手操作,看看谁能找出其他的方法。学生经过思考和尝试后,又出现了新的分法(如图1、图2),这些方法唤起了学生的创造欲望。而当一名学生给出另一种分法后(如图3),其他学生无异于发现新大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成功的喜悦,探索新知的热情极高。这时,教师既要注意保护学生创新性的求异思维,又要激励其他学生勇于探索。

总之,普通人和天才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问题是缺少一把打开沟通之门的钥匙。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创造及尝试探究的各种机会,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圆面积尝试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圆环面积门诊室
用物理方法推导圆面积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