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康复科
郭克勤 李常法△(邢台 054000)
针灸学研究
刃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顽固性肩周炎临床研究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康复科
郭克勤李常法△(邢台 054000)
提要目的:研究刃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肩周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刃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常规腧穴治疗,每组40例。治疗组每周2次连续治疗5周;对照组每日1次每周5次(周六周日休息),连续治疗5周。连续治疗5周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刃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确切。
关键词刃针;肩周炎;毫针;关节松动术;肩痹;冻结肩;漏肩风
肩周炎是以肩肱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疼痛和肩肱关节活动受限为临床表现的一组临床证候群,[1]是肩部软组织退行性变,又因过度劳累,局部受凉,引起肩关节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发生的一种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软组织广泛黏连,限制了肩关节的活动,因此有“冻结肩”“凝肩”之称。因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又有“五十肩”之称。笔者采用刃针结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便捷,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所有病例均为非急性期,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病程0.5~ 6个月,年龄40 ~ 70岁。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制定:(1)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多于男。(2)肩周疼痛,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甚则肩臂肌肉萎缩。肩峰下广泛压痛,肩关节外展上举后伸搭肩受限。(3)有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或外伤史。
1.3纳入标准(1)符合肩周炎诊断标准;(2)性别不限,年龄在40~70岁之间;(3)冻结期。
1.4排除标准 (1)高血压患者血压超过160/110 mmHg者;(2)严重神经或精神系统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3)内脏疾患牵涉肩部疼痛者;(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者;(5)空腹血糖超过11 mmol/L或餐后血糖超过14 mmol/L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1.1刃针治疗:刃针选用北京第二手术器械厂制造的,其规格如下:刀柄长30 mm、扁平、宽3 mm、高1.5 mm,刀身长18 mm,刀身直径0.5 mm。根据肩周炎患者肩关节三个运动方向功能障碍所选治疗点如下:⑴ 上举外展动作障碍:治疗部位为肱骨大结节,肩胛骨内上角。 ⑵ 搭肩动作障碍:喙突、肱骨大结节点。 ⑶ 后伸摸背动作障碍:盂下结节、肱骨大小结节点、喙突点。肩胛骨内上角:平胸2棘突,在肩胛岗与肩胛骨内侧缘交角处,向外下方进针。喙突:锁骨下外1/3,肱骨头内缘交界处软组织下骨性突起,进针向外上方。大结节:位于肩峰外下方的突起。小结节:大结节稍内侧的突起。大、小结节均向后外方进针。盂下结节:就是臑俞穴,向后上方进针。刃针治疗过程中,两手配合,先用左手拇指找准结节后,顺着该结节处肌纤维走向,右手持针垂直刺入,来回提插切割。如结节过大,可扇形向结节切割2~3刀,直至左手拇指感到指下结节平缓或消失才出刀。进刀深度最多不超过1 cm,一般进刀深度为0.3~0.5 cm。进刀时应认真体会其中切割时的落空感,一旦阻力感消失或切割时的咔咔声消失,立即停止进刀,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即可。
2.1.2手法治疗:(1)解除上举位的黏连:患者取仰卧位,医生站在患侧,助手固定骨盆,患者屈肘,掌心向内,慢慢上举活动数次,医生用手托住患者肘部,尽量将患肢靠近耳侧,慢慢加压,趁患者上举之势,顺其自然,迅速将患臂压扳到床,一次到位。(2)解除内收位的黏连:患者取侧卧位,患侧朝上,医生一手托住患肩,一手将患肘屈曲内收,使其手达对侧肩胛部,上下活动数次,最后对患者进行推拿放松。休息30 min后进行爬墙活动10个,然后让患者健手从背后牵拉患手被动摸背10个。同时嘱患者每天练习爬墙和牵拉患手被动摸背5~8次,每次各10个。刃针结合关节松动术每周治疗2次,连续治疗5周。
2.2对照组针刺常规穴治疗[按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针灸学》(供中医类专业用)]取穴:肩髃、肩贞、臂臑、曲池、外关、天宗、条口透承山,均取患侧。先针刺条口透承山,得气后用强刺激泻法,同时嘱患者活动肩关节,幅度由小到大,活动10 min后再针其余各穴,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次30 min,每日1次,同时嘱患者每天活动肩关节5~8次。每周治疗5次(周六周日休息),连续治疗5周。
3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度分级:0级:无疼痛;1~3级:轻度疼痛,但仍可从事正常工作;4~6级: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但能生活自理;7~9级:严重疼痛,生活不能自理;10级:剧烈疼痛,无法忍受。
3.2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突然消失,功能活动范围恢复正常,疼痛分级0级; 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或前屈外展提高30°,后伸提高15°,内旋提高10°,疼痛分级1~3级; 有效:症状体征减轻,功能活动稍有改善或前屈外展提高10°,后伸、内旋各提高5°,疼痛分级4~6级; 无效:症状体征、功能活动无改善,疼痛分级7~10级。
3.3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u检验。
3.4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讨论
肩周炎属于中医学“肩痹” “冻结肩” “漏肩风”的范畴。中医认为是人体正气不足、营卫渐虚、筋骨衰颓,复因肩部感受风寒,或劳累闪挫,或习惯偏侧而卧,筋脉受到长期压迫,遂致气血阻滞不通而形成肩周炎。[3]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最灵活、又最不稳定的关节,最容易受损伤,关节靠周围众多的肌肉、韧带、滑囊等组织结构使其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和最大的运动功能。其前面有肱二头肌,长头在大小结节沟内穿过,止于关节盂上缘,短头止于喙突。肩胛下肌起自肩胛下窝,止于肱骨小结节。上面有冈上肌,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后上方有冈下肌,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后方有小圆肌,止于肱骨大结节下部。喙肱肌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中部内侧。后面肱三头肌,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另外肩胛提肌也与肩关节运动密切相关,止于肩胛骨脊柱缘内侧角的上部。
胡超伟认为刃针疗法是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动作或引起疼痛的姿势,结合解剖医学理论,判断出劳损肌肉,最后找出治疗点加以松解。它是依据运动医学诊断及有效地切割力学失衡系统的肌筋膜,使肌肉的力学平衡迅速地恢复,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根据胡超伟的弓弦理论,[4]肩关节的弓由肩胛骨、锁骨、肱骨组成,弦由关节束、肌肉、韧带构成。当肩关节受到长期的慢性劳损时,弓弦结合部所受的应力最大,其结合部主要是肌腱和骨的连接面,主要是骨膜部位发生炎症反应,人体自行修复的过程中会发生结疤和黏连,出现筋膜增生或肥厚及钙质沉着,最后在劳损部位形成结节,此结节就是治疗点。肩周炎患者以肩关节上举外展功能受限、后伸摸背功能受限、上肢搭肩功能受限为主,所以治疗上就以以上3个功能受限动作来选定治疗肌肉,从而确定治疗点。(1)肩关节上举外展的主动肌为三角肌和冈上肌,根据同一动作的参与肌群中,力量小、肌块小的肌肉易于劳损的特点,从受限动作的参与肌群中选择力量小的冈上肌作为治疗肌肉。因肩胛提肌为肩关节外展的拮抗肌,所以我们确定冈上肌和肩胛提肌为需要治疗的肌肉。因冈上肌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肩胛提肌止于肩胛骨内上角,根据弓弦理论肩胛骨内上角痛性结节点和肱骨大结节痛性结节点为其治疗点。(2)肩关节后伸摸背的主动肌为肱三头肌、大圆肌。其拮抗肌为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肱三头肌长头起点为关节盂下结节,大圆肌止点为肱骨小结节,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共同的起点都在喙突点,所以肱骨小结节、关节盂下结节和喙突处的痛性结节为肩关节后伸摸背动作受限的治疗点。(3)肩关节搭肩的主动肌是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它们的起点都是喙突点,拮抗肌为冈下肌、小圆肌、肱三头肌,冈下肌和小圆肌都止于肱骨大结节,肱三头肌起于盂下结节,所以其治疗点为喙突点、肱骨大结节和盂下结节的痛性结节点。
刃针是直径0.5 mm,进针深度0.5 cm,刀口小,切割深度浅,病人痛苦小,所以不用麻药。对深层的神经血管及重要的脏器都不会造成伤害,所以医疗风险极小。[5]刃针通过对治疗点增生的筋膜进行疏通,解除了黏连、挛缩,从而使肌肉之间的运动空间增大,纠正生物力学异常形态,解除了过大应力,使卡压的血管得以释放,改善血液循环,代谢产物也随之被血液带走,加速了炎症的消除,促进了病变软组织的修复,从而缓解了肩关节疼痛,改善了肩关节活动度。
刃针结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结合解剖及生物力学的诊疗思路,疗效快而迅捷,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树椿,孙之镐.中医筋伤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2
[2]李春生,杨艳红,刘文权,等.神经阻滞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05,27(3):202-203
[3]黄公怡.肩关节周围炎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特点[J].临床医学杂志,1990(1):3-5
[4]胡超伟.超微针刀疗法[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2012.191-192
[5]田纪钧.刃针疗法[M].香港:世界医药出版社,2001.5
(2015-11-07收稿)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615(2016)01-0038-03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针灸科(石家庄 05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