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术和胃丸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研究*

2016-06-24 06:03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胃轻瘫排空脾胃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陈立新 齐建永 姬小云 张 军 冯 艳 于晓东(唐山 064000)

参术和胃丸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研究*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陈立新齐建永姬小云张军冯艳于晓东(唐山 064000)

提要目的:观察参术和胃丸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60例确诊为糖尿病胃轻瘫的患者,并同时符合中医证型为脾胃虚弱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的同时,加用多潘立酮;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术和胃丸,治疗4周,观察胃排空的变化、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5%,对照组67.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胃排空率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参术和胃丸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显著、确切。

关键词参术和胃丸;糖尿病胃轻瘫;消渴;胃痞;中医辨证;胃排空率;脾胃虚弱型;多潘立酮

目前,随着我国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患者寿命的延长,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日渐减少,而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日益成为糖尿病患者必须面对的主要生命危险和经济负担。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自2010年以来我院内分泌科对病史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胃排空筛查,笔者发现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患者胃排空异常的发生率在35%以上。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临症多见上腹胀满、餐后饱胀、早饱、嗳气等症状,同时伴有乏力。我科采用健脾化浊降逆方(人参、白术、苍术各10 g,茯苓12 g,莪术、没药、半夏、厚朴、黄连、苏叶、甘草各10 g )中药汤剂口服,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有部分患者因不能耐受中药汤剂气味,或因中药汤剂携带不便,不能坚持足够疗程服用,影响了这部分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我科以健脾化浊降逆方为基础,研制了参术和胃丸,现将参术和胃丸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0例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均为我院内分泌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门诊患者92例,住院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30~66岁,平均(56.2±8.1)岁;糖尿病病程5~14.1年,平均(10.8±3.2)年,糖尿病胃轻瘫病程0.8~3年,平均1.2年。对照组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29~66岁,平均(55.6±8.2)岁;糖尿病病程6~13.1年,平均(9.9±2.6)年,糖尿病胃轻瘫病程0.7~3.1年,平均1.2年。两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参照2013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胃轻瘫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理化检查:⑴有嗳气、腹胀、食欲不振、早饱、恶心,严重者甚至呕吐等不适症状,持续4周以上;⑵震水声阳性,胃部饱满;⑶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示胃蠕动减慢,胃排空延迟;⑷除外因系统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引起上述症状者;⑸上消化道造影、超声或胃镜检查,同时结合生化检查除外肝胆胰胃十二指肠器质性病变,并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不全者;[1]中医辨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脾胃虚弱型胃痞主症:胃脘痞满,餐后加重,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次症:大便稀溏,恶心欲吐,舌淡或暗淡,苔白或腻,脉沉细。

1.3纳入标准符合上述糖尿病诊断标准和胃轻瘫诊断标准,同时符合脾胃虚弱型胃痞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主症1项或1项以上、或有次症3项或3项以上;年龄≥20岁,≤66岁。

1.4排除标准1型糖尿病患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者、慢性胃炎等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合并多种糖尿病并发症者;有严重心、脑、肾及造血系统疾病者;年龄<20岁或>66岁患者;过敏体质和精神病患者;哺乳期女性患者;准备妊娠及妊娠者;依从性差的患者。

1.5治疗方法(1)对所有患者进行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并予糖尿病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具体指导,继续应用降糖药控制血糖,使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5~7.5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6.5~11 mmol/L。(2)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03,2002-04-29)每次10 mg,每日3次,餐前15 min口服。(3)治疗组:给予参术和胃丸(由我院制剂室提供),方药组成:人参60 g,炒白术50 g,茯苓、炙甘草、莪术各20 g,黄连12 g,厚朴、炒枳实各40 g,法半夏20 g,苏叶8 g,丹参20 g。上药水泛为丸,6 g。 2次/日,早晚温水送服。2组均4周为1疗程。2组患者各服药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6观察指标观察胃排空率,胃排空率检测参照Marzio提出的B超单切面法确定。检查方法:患者空腹12 h以上,半卧位(45°)行超声检查,测定空腹基础截面积,2 min饮温开水500 mL,立即测定胃窦最大截面积(Dm),再测定饮水后60 min时胃窦最大截面积(Dt)。胃排空率=(Dm-Dt)/Dm×100%);同时观察中医临床症候改善情况。

1.7疗效标准治愈:胃排空率在90%以上,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显效:胃排空率提高40%以上,主要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积分减少70%以上。有效:胃排空率提高20~39%,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减轻,积分减少30%以上。无效:胃排空率提高小于20%或无改变,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证候分级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有关中医症状量化分级标准,将症状分为轻、中、重3级。脾胃虚弱证主症轻度计3分,中度计6分,重度计9分;次症轻度计1分,中度计2分,重度计3分,舌苔、脉象均计1分。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  (例)

M: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平均胃排空率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平均胃排空率为(72.59±6.58),治疗后为(83.92±8.92);对照组治疗前平均胃排空率(73.61±5.49),治疗后为(79.13±8.71)。两组治疗前平均胃排空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平均胃排空率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胃排空率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为(37.1±11.3),治疗后为(30.5±8.1);对照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为(35.2±10.1),治疗后为(34.3±7.9)。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的更为显著;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讨论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糖尿病大国,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为11.3%。[3]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不达标,逐渐引起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之一。1945 年Rundel 首次清楚描述了胃排空延迟与糖尿病之间关系,并认为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运动障碍主要原因。这种长期慢性高血糖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使胃壁平滑肌收缩无力,胃蠕动功能降低,胃窦无张力,幽门收缩时间延长,最终形成胃排空延迟,临床可见上腹部胀满、早饱、餐后胀满加重,严重者可出现恶心、甚至呕吐不能进食。主要特点是胃扩张、胃蠕动减慢和排空延迟。[4]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因为对所摄入食物不能进行正常节律的排空和消化,使葡萄糖不能按正常规律被吸收入血液,从而使血糖忽高忽低,容易出现血糖曲线的较大波动,使血糖难以控制,可以表现为餐后低血糖、餐前高血糖,甚至出现严重低血糖而诱发心肌梗死、心绞痛、脑梗死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严重的低血糖或诱发心血管事件,可能使糖友之前的控糖努力全都白费”。[5]严重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可表现食入即吐,甚者长期不能正常进食,而形成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抵抗力极度下降,并发各种感染或多脏器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胃轻瘫的筛查、预防和积极治疗应该引起糖尿病医生和患者的足够重视,以提高糖尿病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延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

糖尿病胃轻瘫属于中医学“消渴”“胃痞”范畴。中医学对消渴病及胃痞论述颇多,如《灵枢·五变篇》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阴亏者最易罹患消渴病。《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兰室秘藏》曰:“脾湿有余,腹满食不化。”《丹溪心法·痞》中认为“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脾气不和,中央痞塞,皆土邪之所为也”。《注解伤寒论》曰:“脾,坤土也。脾助胃气消磨水谷,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消磨。”《脾胃论》中指出:“呕吐哕皆属于脾胃虚弱,或寒热所侵,或饮食所伤,致气上逆而食不下”。消渴病发生常与血瘀有关,如《血证论·发渴》篇说:“消渴发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于肾水……有瘀血,则气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能随气上布,是以发渴。” 由此可见本病病机是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湿浊内生,气机不利,升降失常所致。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血内生,阻于脉络,故血瘀贯穿于糖尿病胃轻瘫始终。本病证属本虚标实:脾胃虚弱为本,气滞、食积、痰湿、血瘀为标。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糖尿病胃轻瘫的病机脾虚胃弱、痰湿、瘀血内阻,瘀血贯穿疾病始终。以健脾燥湿、和胃降逆、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了参术和胃丸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取得了满意疗效。

参术和胃丸中以人参、炒白术、茯苓为君药,人参益气健脾,炒白术、茯苓健脾淡渗利湿;苏叶、法半夏、厚朴为臣药,其中苏叶和胃止呕、理气宽中,法半夏燥湿、降逆止呕,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莪术、黄连、枳实、丹参为佐药,莪术、枳实行气消积止痛,方中用枳实替换原健脾化浊降逆方中的苍术,意在加强行气活血之效,黄连苦寒清热佐君药防止辛温过度,久病多虚多瘀,故用丹参代替原健脾化浊降逆方中的没药,重在活血养血;甘草为使药,补益脾气、缓和药性。组方中笔者应用莪术取其活血化瘀之效,《日华子本草》指出莪术是“治一切气,开胃消食,通月经,消瘀血,止扑损痛,下血及内损恶血等。”现代研究[6]:人参对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均有增强作用,能增强神经活动的灵活性,白术对肠管有双向调节作用,茯苓有降糖作用,枳实可使胃肠收缩节律增加,莪术[7]含挥发油,对消化道能兴奋胃肠平滑肌。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思路广阔, 但疗程均较长,非一日或一周能治愈。健脾化浊降逆方在应用过程中虽取得较好效果,可是部分患者不能坚持长期服用中药汤剂,导致中途停药而影响了疗效,更有患者因不能耐受中药汤剂气味开始即拒绝选用,故我们改变了中药剂型。由我院制剂室将健脾化浊降逆方研制成参术和胃丸:将炙甘草、莪术、厚朴、炒枳实、苏叶、丹参6味中药加十倍水浸泡6 h后进行提取(压力为0.9 kPa,温度为98 ℃),虑过收集药汁,再进行第二次加水提取药汁,两次药汁浓缩成清膏,再将人参、炒白术、茯苓、黄连、法半夏5味中药粉碎成粗粉,清膏与粗粉混合烘干粉碎制丸,整粒,成水泛丸。患者携带服用方便,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通过临床观察,参术和胃丸疗效确切。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之一,威胁着患者的健康,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常用的药物有胃肠动力药物:甲氧氯普安、多潘立酮、伊托必利等;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多。如甲氧氯普胺可能因阻断多巴胺受体,使胆碱能受体相对亢进而导致椎体外系反应;多潘立酮可能引起心律失常;长期服用红霉素可能引起菌群失调,故不能长期服用。相比之下,中药在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中凸现一定优势。参术和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显著,价格低廉,服用方便,未见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池肇春.实用临床胃肠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811-812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02.135-139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年版[S].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10

[4]吴波,郑长青,林连捷,等.糖尿病性胃肠病变患者血浆P物质和胃动素的水平及意义[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3,11: 367-368

[5]郭立新,李泉.一次严重低血糖 控糖努力全白费[J].百姓生活, 2012(6):69-69

[6]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2-430

[7]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19

(2015-08-20收稿)

中图分类号:R25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615(2016)01-0020-03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No.2011191

猜你喜欢
胃轻瘫排空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治疗胃轻瘫研究进展
脾胃不和的人,夏季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哺乳完宝宝,乳房还要排空吗?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超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邱保国教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