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秀梅 袁玉萍 齐 洁
中药浸泡加外敷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形成的影响
罗秀梅袁玉萍齐洁
212002镇江市江苏省镇江市中西结合医院肾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浸泡加外敷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准备行动静脉内瘘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浸泡加外敷的方法干预2周。结果:观察组血管内径、血流量明显增加,造瘘术后失败情况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浸泡加外敷能提高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成功率。
关键词中药浸泡加外敷;动静脉内瘘术;影响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1.069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永久性血管通路,而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差,动静脉内瘘术成功率较年轻人低[1]。我科在老年患者常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给于中药干预,对提高老年患者动静脉内瘘术成功率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准备行动静脉内瘘术的老年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男22例,女18例。年龄(63.8±6.2)岁。均排除手术部位血管畸形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手术者。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术前准备。(1)抓握握力器训练2周。(2)监测血压,避免血压异常。(3)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减轻水肿,预防感染。(4)心、肺、肾及凝血功能评估,传染病4项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浸泡加外敷的方法。将黄芪10 g、丹参10 g、红花10 g加水煎制成中药汁200 ml,放置在专用浸泡容器中至35~40 ℃备用,将术肢部位浸泡30 min,在药液浸泡等待的过程中,将新鲜芦荟叶2~3根洗净,去掉外皮后,将透明叶肉捣成糊状与蜂胶搅匀后备用。当浸泡完毕擦干术肢后,立即将搅匀的糊状芦荟涂抹于术肢上,直至芦荟内液汁和蜂胶完全吸收(需要30~40 min),每日2次直至术日。
1.3评价标准(1)患者均在术前实施2周后给予多普勒超声血管检查,评定血管管径及血流改善的情况。(2)内瘘成熟表现为静脉扩张,管壁增厚,4~6周血流量基本达到200 ml/min,能顺利完成第1次血液透析,否则均为内瘘失败。内瘘失败可表现为手术当时动静脉连接不成功、以及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导致术后6周后内瘘不能使用。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桡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量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桡动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量比较±s)
2.2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6周效果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6周效果比较(例)
注:对照组1例为手术当时失败,3例为术后急性血栓形成,1例为动静脉吻合口破裂出血,2例为6周后内瘘不能使用;观察组1例切口感染导致内瘘失败
3讨论
3.1影响内瘘成功的因素需要做动静脉内瘘的老年患者,往往血管动脉硬化,造瘘的血管内径太细、缺乏弹性,造成手术时动静脉内膜对位不好,形成吻合口狭窄、产生血栓,使内瘘并发症增加。内瘘并发症有近期与远期并发症[2],这里主要指近期并发症,近期并发症有术后急性血栓形成、动静脉吻合口破裂出血、急性心功能不全、切口感染。故血管内径及弹性是影响内瘘成功的重要因素。Schinstock等[3]报道,术前桡动脉内径<1.5 mm较>1.5 mm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内瘘失败。所以术前尽可能将血管内径扩张到>1.5 mm效果为佳。有报道认为[4],术前动脉血流量会影响内瘘预后,术前桡动脉血流量达到20 ml/min,术后内瘘血流量即可超过200 ml/min,因而术前桡动脉血流量达20 ml/min为佳。结果显示,观察组能明显提高血管内径,增加血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中药综合干预的效果药理学研究中指出,黄芪、丹参、红花[5-6]都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度、提高纤溶酶活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同时黄芪对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有激活和促进作用。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在加强心肌收缩力同时并不增加心肌耗氧量,红花也具有扩张血管作用。将3种中药合煎在一起,在浸泡的过程中,借助药力和热力作用,通过皮肤毛孔吸收,经络传递,使机体气血运行通畅,增强功效,作用互补,不断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微循环,同时血脉通畅后,药物随热而行,乘热吸收可以进一步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强血流动力源的功效,增大血管内径的同时提高局部血流量。芦荟具有软化血管功效,使血管变得有弹性不易破裂[7]。细胞重生,使损伤和硬化的组织得以恢复,并促进血液循环,清除人体内毒素。蜂胶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能够明显排除血管内壁沉积物,净化血液,降低血液黏滞度,同时也可改善血管壁的弹性和渗透性,软化血管。通过将两者搅拌在一起在浸泡后敷于局部,使局部药物处于高渗透压状态,促进吸收,进一步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利于术中动静脉内膜对位吻合,减少动静脉吻合口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的概率,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成功率(P<0.05)。同时本研究所采用的中药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患者无痛苦,易于接受,且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蒋藴琴.平行向心穿刺法在老年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启用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00-101.
[2]候卫洪,陈翠杰,袁士仿,等.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原因探讨及护理干预[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4):122-123.
[3]Schinstock CA,Albright RC,Williams AW,et al.Outcomes of arteriovenous fistula creation after the Fistula Frist Initiative[J].Clin J Am Soc Nephrol,2011,6(8):1996-2002.
[4]周民煜,王琦,孙劲野,等.老年糖尿病性肾衰患者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的临床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133-134.
[5]陈国英.黄芪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北方医学,2013,10(10):53.
[6]李卫祥.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北方医学,2013,10(3):34-35.
[7]孙培.芦荟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4):79-81.
(本文编辑冯晓倩)
(收稿日期:2014-11-12)
罗秀梅: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中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