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青
(1.神华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北京 10001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083)
煤矿风险预控体系评估指标重要度实证研究
孙青1,2
(1.神华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北京 10001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北京 100083)
摘要:2011年研究形成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为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一套全面风险管控策略,并在行业内得到了快速推广。目前关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估的实证研究非常少,本文以某中央直管特大型能源集团为例,首先对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14个考查方面包含的56项评估指标进行了结构特点分析;接着,在对56项评估指标进行信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案例集团以上56项指标的重要度排序;最后,结合每项评估指标的实际评估结果,分别从考查方面、评估指标以及PDCA三个维度出发确定了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评估最需要关注的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实证研究的结果不但可以为案例集团提升和改善该套体系的运行效果提供管理依据和管理抓手,也可以为国内应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体系的企业实施效果评估提供重要的应用参考。
关键词: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主成分分析法;重要度;实证研究
目前,关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大类:理论分析类[1-4]与经验介绍类[5-8]。对某一系统的实证研究将有助于改善和优化该系统的运行效果,目前关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实证研究非常少,对该体系运行效果评估的研究更少。但与此同时,许多专家学者[9-11]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利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有价值的实证研究。
本文以某中央直管特大型能源集团为例,结合案例集团实际情况,借鉴已有的实证研究中用到的方法,对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评估指标的重要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1体系运行评估指标重要度评价分析
1.1评估指标的确定及其特点分析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以危险源辨识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的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法。自从2011年神华集团、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与中国矿业大学三家单位联合起草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2011)[12]”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以来,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都实施了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目前,尽管有很多煤炭企业应用了该体系,但无论是科研院所、企业自身,还是政府煤矿安全监管机构均未能给出统一的运行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实际应用考虑,本文选用案例集团实际采用的体系运行评估指标,以期通过对指标的重要度分析确定案例集团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进而为其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管理依据和管理抓手。
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的体系运行评估指标共有56项,分别对应于14个考查方面。14个考查方面用Vi(i=1,2,…,14)表示,它们分别是: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组织机构、职责与权限;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安全培训;承包商安全控制;合规生产控制;安全监督检查;重大隐患治理;生产企业体系推进;安全资金;职业健康;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文化。
经过分析可知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体系运行评估指标有如下特点:①涵盖了“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1093-2011)”所有管理要素;②每个考查方面都包含4项评估指标,并都可以归结为PDCA循环模式。比如,以“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考查方面为例,它要求企业“每年初,正式发文下达年度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可归于计划(P)类;要求企业“按照计划组织落实安全管理方案中各项工作”,可归于执行(D)类;要求企业“按月检查和统计安全目标、指标和项目完成情况,保留检查和统计的记录”,可归于检查(C)类;要求企业“在月度安全例会上通报和分析当月安全目标、指标和项目完成情况,形成纪要,并按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可归于提升(A)类。
如前述,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体系运行评估中14个考查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有计划(P)、执行(D)、检查(C)、与提升(A)四类指标。鉴于敏感性原因,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体系运行评估中14个考查方面包含的56项评估指标不具体列出,仅用简称代替其实际含义,用Vij(i=1,2,…,14;j=1,2,3,4) 表示第i个考查方面的第j类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案例集团体系运行评估指标
1.2体系运行评估指标重要度计算方法
1.2.1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文数据来源于案例集团2013年底参加“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的27家分子公司的评估结果。评估结果是27家公司56项指标的得分率,即指标的实际得分与设计得分的比率。
1.2.2评估结果的信度分析
通过对某一测试结果进行信度分析可确定该测试本身是否可靠与稳定。信度分析包括内在信度分析和外在信度分析,由于内在信度度量的是一组测试结果之间是否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本文对案例集团体系评估指标结果进行内在信度分析。本文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来度量“结果数据”的一致性程度。通常认为,某测试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如果在0.9以上,表示该测试的信度很好;在0.8~0.9之间,表示该测试的信度可以接受;在0.7~0.8之间,表示该测试有些项目需要修订;在0.7以下,表示该测试有些项目需要抛弃。
1.2.3指标权重确定
在客观确定指标权重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通过将多项指标转化为少数互不相关、又能保留原有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的几个综合指标,使问题得到简化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由于它能够根据指标数据自身的特征来确定指标的权重,可以较好的避免指标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和权重确定的主观性,故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体系运行评估指标重要度进行度量。
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时,需要考虑是通过相关系数矩阵还是协方差矩阵来求取主成分。由于本文对数据进行了均值化处理,且有研究表明均值化处理后利用协方差矩阵方法提取主成分,信息损失量最小[13],所以本文采用协方差矩阵来求取相应的主成分。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有很多文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不再赘述。
2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体系运行评估指标重要度排序实证分析
本文以国内某中央直管特大型能源集团为例,2013年度共有27家分子公司参与了体系运行效果评估。本文选取27家分子公司的56项评估指标的得分率数据为原始数据,对指标的重要度进行分析。鉴于敏感性原因,所有的原始评估数据不单独列出。
2.1案例集团56项评估指标均值与信度分析
利用SPSS 19.0对案例集团27家分子公司的56项评估指标得分率数据进行分析,可得56项指标对应的均值,如表2所示。
表2 案例集团56项评估指标得分率均值
从表2中可以看出,该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2013年度56项评估指标得分最高的指标是V91,即生产企业体系推进的计划类指标;得分最低的指标是V134,即事故管理方面的提升类指标;其余54项指标的运行效果得分均处于两者之间。
利用SPSS 19.0对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56项评估指标均值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均值化处理后的数据对应的可靠性统计量见表3。
表3 案例集团56项评估指标数据的可靠性统计量
表3中的“Cronbach’s Alpha”与“基于标准化项的Cronbach’s Alpha”两项系数均在0.90以上,说明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的56项评估指标数据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即评估指标数据可信度很高。
2.2案例集团56项评估指标重要度确定及排名
采用前述提取主成分的方法,利用SPSS 19.0对案例集团56项评估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结果中,部分主成分特征值与累积贡献率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前12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6%以上,即保留了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评估数据反应的绝大部分信息,故本文选取12个主成分。
表4 案例集团考核指标数据的特征值与累积贡献率
结合对应的特征值与成分矩阵,并以每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全部主成分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系数,可得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该体系运行效果的综合评价模型;将该模型中所有评估指标的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可得案例集团56项评估指标的权重或重要度以及相应排名,如表5所示。
表5 案例集团56项评估指标权重及排名
3结果分析与建议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能够确定哪些评估指标是需要重点改善和提升的,那么将为案例集团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提供管理依据和管理抓手。结合前面对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体系运行的56项评估指标的重要度分析结果,本文将从考查方面、评估指标以及评估指标的PDCA三个维度出发,来为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确定那些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并提出建议。
3.1体系运行评估考查方面维度
将表2中56项评估指标的均值与表5中56项评估指标的权重,分别导入体系运行评估的14个考查方面中,以每一个考查方面的4项评估指标权重的均值与平均得分率的均值为界,可得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体系运行评估指标中“相对重要且得分较低”的指标有:V12、V14、V33、V44、V52、V54、V64、V83、V103、V112、V124、V134与V143等13项评估指标。
在这13项指标中,除了没有组织机构、职责与权限(V2)、安全监督检查(V7)和生产企业体系推进(V9)3个考查方面的评估指标外,其余11个考查方面均有评估指标涉及;而且部分考查方面需要重点关注的评估指标有两项,比如承包商安全控制(V5),就有V52与V54两项指标需要重点关注。
3.2体系运行评估指标维度
参照表2中56项评估指标的均值与表5中56项评估指标的权重,以56项评估指标权重的均值与平均得分率的均值为界,可以得到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体系运行评估指标中“相对重要且得分较低”的指标有:V14、V22、V31、V33、V44、V52、V53、V54、V61、V71、V73、V74、V123、V124与V134等15项评估指标。
在这15项指标中,除了没有重大隐患治理(V8)、生产企业体系推进(V9)、安全资金(V10)、职业健康(V11)、安全文化(V14)5个考查方面的评估指标外,其余9个考查方面均有涉及;而且部分考查方面的评估指标有多项,比如承包商安全控制(V5),就有V52、V53与V54等3项指标需要重点关注。
3.3体系运行评估指标PDCA维度
基于表2中56项评估指标均值与表5中56项评估指标的权重,将56项评估指标归结为计划(P)、执行(D)、检查(C)与提升(A)四大类,以每一类中对应指标权重均值与平均得分率均值为界,可得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体系运行评估指标中“相对重要且得分较低”的指标有: V31、V41、V61、V71、V52、V33与V134等7项评估指标。
在这7项指标中,除了计划(P)类有V31、V41、V61与V71等4项指标外,执行(D)、检查(C)与提升(A)三大类中均只有1项指标需要重点关注。
3.4案例集团需要重点关注指标的确定及建议
本文从三个维度确定了三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集,将在以上三个指标集合中出现过两次及以上的指标确定为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需要“特别重点关注的指标”;将仅出现过一次的指标,确定为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
综合来看以上三个维度确定的需要重点关注的三个指标集合,可以发现:部分指标,如V14、V31、V33、V44、V52、V54、V61、V71、V124与V134等10项指标都出现过两次及以上,这就表明这10项指标对于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的体系运行效果非常重要,是需要特别重点关注的指标,所以建议案例集团的煤矿安全风险归口管理部门仔细分析查找失分原因;从集团层面针对这10项指标制定改善、提升的计划与措施;督导分子公司有效执行改善和提升措施,以确保这10项指标得到有效提升与改善。同时,也可以发现,包括V12、V22、V41、V53、V64、V73、V74、V83、V103、V112、V123与V143在内的12项指标都只出现过一次,为了确保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案例集团分子公司层面的体系运行效果,建议案例集团在完成提升前述10项指标后,也针对这12项指标制定有效的改善计划与措施,并督导分子公司有效的执行,确保取得实效。
4结论
从系统敏感性分析的角度看,由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指标的重要度的不同,对该体系运行效果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本文以国内某中央直管特大型能源集团为例,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集团分子公司层面体系运行评估的56项指标的重要度排序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考查方面、评估指标与评估指标PDCA”三个维度确定了需要重点关注的评估指标,最终为案例集团确定了10项需要“特别重点关注的指标”、12项需要“重点关注的指标”,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案例集团提升和改善该套体系的运行效果提供了管理依据和管理抓手,也为同样应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体系的企业实施效果评估提供必要的应用参考。
参考文献
[1]孟现飞,宋学锋,张炎治.煤矿风险预控连续统一体理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8):90-94.
[2]何国家,杨春宁,黎体发.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技术在我国煤矿生产实际中的理论方法研究[J].中国煤炭,2011,37(8):89-92.
[3]李新春,马浩东,李贤功.浅析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J].煤矿工程,2010,4:118-119.
[4]张建平,闫夏.灰色预测模型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系统中的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0,18(2):84-87.
[5]郝贵.风险预控管理是切实抓好隐患查治的最佳办法[J].中国煤炭,2011,37(12):86-88.
[6]杨勇.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模式的研究[J].煤矿开采,2012,17(4): 102-104.
[7]李振国.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上湾煤矿的应用[J].煤矿安全,2013,44(6):227-229.
[8]乔国厚,谢忠.义煤集团践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方法与措施[J].煤矿工程,2013(10):134-136.
[9]钞小静,任保平.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11(4):26-40.
[10]管七海.违约率评估因素与指标确定及其重要度排序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05(4):39-43.
[11]刘丽英.基于PCA 和DEA方法的北京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32(2):202-210.
[1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AQ/T1093-201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
[13]白雪梅,赵松山.对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统计研究,1995(6):47-51.
Empirical study on the weightiness of evaluation indices of the RPMSCS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SUN Qing1,2
(1.Postdoctoral Work Station,Shenhua Group Corporation Limited,Beijing 100011,China;2.Postdoctoral Mobile Research St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Risk pre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of coal mines safety (RPMSCS) was creatively established in 2011,which provides a set of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coal mines safety and has been rapid implemented among the coal enterprises of China,however,few evaluation researches o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the RPMSCS can be found.This paper,taking one large-scale state-owned energy group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for example,firstly analyzes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PMSCS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branch companies of the studied group involving 14 aspects with 56 indices,and then employ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calculate the weightiness of these evaluation indices based on conducting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from the studied group.Based on finding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es by considering the real evaluation results and the corresponding weightiness from the views of evaluation fields,indices and the PDCA aspects,the specific suggestion for the studied group is put forward.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not only the management basis and the key for the studied group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RPMSCS,but also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other related enterprises.
Key words:risk pre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eightiness;empirical study
收稿日期:2014-07-13
作者简介:孙青(1982-),男,博士,2010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于神华集团博士后工作站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煤矿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hhgsunqing@163.com。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6)01-00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