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超
【摘要】在初中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一门重要课程,政治教育实际是一种情意的培养过程,情意对一个人的行为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政治教育中,要特别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部分。教育领域随着新形势变化不断变革,中学生的需要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情感教育在初中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明显。教师应当采用丰富的授课形式,加强对初中生的情感教育部分,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过程,帮助初中生树立良好的情感意识。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育 情感教育 剖析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78-02
在初中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当不断传授初中生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这个过程应当是开启学生心灵之窗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从认知到行动是一个转化的过程,这期间离不开情感教育的中介作用。对于提高初中生的整体素质来说,情感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将情感因素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用情感实施教育,用理论说服学生,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上感受到情感体验,着重培养初中生的情感道德及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
对于人类来说,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有一种态度体验,这便是情感,它也可以称之为认识事物的一种动机,是经过对事物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对于初中生来说,情感教育是他们成长规律中不可或缺的真实需求,也是初中生智力教育的一种补充,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体验身心愉悦的感觉。初中学生已经是有思想的独立情感个体,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情感教育是其教学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独立和尊严。
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情感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
对于初中生而言,思想品德教育、马列主义教育及社会科学等的相关常识教育都是初中阶段思想教育的重要方面,他们共同组成了德育教育的阵地,是初中生接手时向同学交流的重要方式。情感教育对于外在行为及规范转变的内在道德方面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作为情感的内在驱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也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一项重要课程。
2.情感教育是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需要
现阶段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集中于说教阶段,政治教师将很多政治理论通过讲授灌输给初中生,学生此时所扮演的角色是被动听讲,有时教师讲授的内容过于乏味,学生听时难免会感觉枯燥。这样的教学方式便是没有将情感教育投入到理论教育中。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融入很多情感因素,将会提高教学效率,调动起初中生的情绪情感及积极性。
三、在初中政治教育中应当采用情感教育原则
1.应用寓教于乐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寓教于乐的学习原则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情感教育的优势,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接受重视教育的同时感到身心愉悦,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2.采取用情教育的原则
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一定要积极采用情感去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活动自身的魅力。教政治教育的内容经过情感加工处理,设置一定的情境来加强教学内容的情感元素。教师要不断调整学生的情绪,用热情的学习态度去面对政治课程以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融原则
在初中政治教育中,教师应当充分爱护、信任和尊重学生,学生和教师间的情感可以帮助教师完善教学内容,让师生关系和谐发展,使学生对自己的课程产生好感和景仰的心情,可以优化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初中政治教育如何运用情感教育
1.营造愉快的情感氛围,让师生关系变得民主。教师应当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而不应当以居高临下的位置面对学生,平易近人的、以诚相见的教师才是受学生欢迎的政治教师,和学生做朋友,有助于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感受学生的心理思想。通过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这是帮助初中生完善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
2.激发初中生的情感需要,要应用情感教育法。在初中政治教育课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好情感的表达方式,以情来感化学生。单纯的初中政治教育课程的理论非常枯燥,如果教师准确地运用好抑扬顿挫的语言,将枯燥无味的理论课程加以情感表达,再配合上和蔼可亲的表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最终可以达到以情育人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政治教育课程非常需要情感教育,如果脱离了情感教育则失去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情感教育对初中生的重要性,将具体的情感教育落实到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才能将初中政治教学的效果体现出来,进一步提高培养初中生综合素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明新.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J].科技信息.20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