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应然,道理释然

2016-06-21 02:37陈六一柯晓莉
江西教育B 2016年5期
关键词:钉子多边形预设

陈六一 柯晓莉

笔者聆听了某市优质课评比活动中的10节数学课,都暴露着一个同样的教学尴尬问题:在相同教学内容的处理中,教师们自认为应是水到渠成的预设,学生却不领情,始终走不进教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窘境?是学生的问题吗?我们该怎样反思与重构自己的课堂教学?

一、望:教学再现

【案例1】9加几

教师出示问题:盒子里有9个苹果,盒子外有4个苹果。提问: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学生回答:9+4=13。教师追问:你是怎样算出9+4等于13的?

生1:用脑袋算的。(听课教师和学生都笑了。)

师:能说说你是怎样用脑袋算的吗?

生1:用脑袋使劲算的。(听课教师和学生笑得更欢了。)

师:有不一样的算法吗?

生2:9+4,就是往9的后面数4个,10、11、12、13。

师: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生3:9+1=10,4-1=3,10+3=13。

生4:我用小棒代替苹果,先数9根,再数4根,一起数就是13根。

【案例2】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当学生完成上图任务后,教师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学生异口同声:多边形的面积=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2。教师引导小结:当a=1时,S=n÷2。接着出示内部钉子数为2枚的图形,并完成如下表格。

学生填写完毕,教师再次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

生:当a=2时,S=n÷2+a-1。(教师有点意外,顿时不知所措。)

二、问:教师答疑

纵观以上两个教学片段,教师预设目标非常明确,“9加几”希望学生能说出“凑十法”,“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则期望学生能看出“S=n÷2+1”的规律,可事与愿违。于是,赛课结束,笔者问道:凭什么认为你的预设一定生成?

教师的答案有这几种:第一,这是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同时也是教学目标。第二,自己回答这些问题,感觉“凑十法”和“S=n÷2+1”是最佳答案。而且教低段学生的教师指出,在新授课之前,有计算比赛,学生算8加几、7加几比算10加几要慢,那么10加几的快捷应该会在新知识的学习中有所迁移;教高段学生的教师也表示,当多边形内部为一枚钉子时,学生能一起发现S=n÷2的规律,那么当多边形内部为两枚钉子时,面积S= n÷2+1是最容易迁移的规律,学生不应该舍近求远。

教师们似乎有理有据,但案例中的教学目标毕竟没有达成。原来,课堂教学的艺术孕育于教学的科学,学生没有走进教师的预设,一定有一个为什么。

三、闻:应然诊断

1.简单计算是语言的提取。 教育心理学发现: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通常是语言的提取。也就是说,算9加几的结果,学生无需用上逻辑推理,而是技能自动化之后的语言记忆。所以“案例1”中教师问学生:“你是怎样算出9+4的?”学生回答“用脑袋算的”是真切的体现。至于生2和生4是被教师逼问,才有了解题的下策;尽管生3的回答最能体现“十进制”的优越性,且符合“多位数加减法其实是计数单位个数相加减”的本质,可是不属于先凑十再相加的既定套路,所以课堂中也就被“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和“请下一个同学回答”一笔带过了。教学尾声,教师们一般都会让学生观察“9+2、9+3、9+4……9+9”中个位数字与算式中后一个加数的规律,以帮助学生快速得出答案,其实也是为了实现脱口而出的计算效果。只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学生已经脱口而出了,教师却不做肯定,还让学生被动经历一个操作、观察、语言表达以及计算凑十的过程,再要求学生达到课堂开始的脱口而出,学生反而已被一个个“你是怎么想的”弄糊涂了。

2.缺乏图形支架容易滋生多种表象图式。“案例2”中学生没有得出教师认为的最容易的规律S=n÷2+1,其实都是数据惹的祸。由于缺乏动态图形的直观帮助,学生不易发现面积变化的本质:由于内部钉子数的增加,带来了面积的改变。这样只观察静态表格中“2、5、3.5”“ 2、6、4”“ 2、9、5.5”,学生自然会想到要把每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字都要用上,所以就有了S=(n+a)÷2的结论。当然,用“下一个”“再下一个”的方式,也一定会有学生说出S=n÷2+1。不过,当有学生答出S=n÷2+a-1时,说明这个学生已经建构了“当a=2时,S=n÷2+1”的模型,甚至类比出了当a=3时,S=n÷2+2;当a=4时,S=n÷2+3……从而抽象概括出了面积S的通项公式。显然,学生已经走得很远了,而我们的教学还停留在上一个阶段。

四、切:重构释然

1.怎样教基于怎样学

【重构1:9加几】

师:我怎么觉得9+4=12,是我算错了,还是你们错了?

生1:老师,你看,9+4,就是往9的后面数4个,10、11、12、13。

师:看来是我算错了,我最近老是算错,谁有什么办法帮帮我呀?

生2:把9看作10,然后把4少看1个,10+3你肯定不会算错的。

师:怎么10+3就不会错了?

生3: 10加几就是十几呀。

生4:9+1=10,4-1=3,10+3=13。

师:生2和生4都是想老师把9加4变成……

生5:10+3。

师:那我得到一个启发,是不是可以将9+5变成……

生6:10+4。

师:9+6?

生7:10+5。

师:哪来的10呀?

生8:从4、5、6里分一个给9就是10呀。

教师知道学生会算9+4=13,但是故意出错,诱导学生帮助教师改错,这样数数、摆小棒便不是案例1中无趣的动手,而是数学证明。“谁有什么办法帮帮教师呀”不是语言提醒就能实现的任务,需要一定的道理,“凑十”的预设也就得以实现。也许你觉得原本的教学片段和重构中的教学片段学生有相近的回答。不错!可是,一个是被动,一个是主动,一个操作是无奈的,一个操作是展示智慧的平台;更重要的,看似学生在帮助老师,其实是在无痕地给反应慢的、没有很好方法的学生一些示范;那些速度快的同学在教师“哪来的10呀”的问话中再做深层次的思考,这样“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合情推理基于演绎推理

【重构2: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师:我们把刚才研究的三角形再请回来。

生:三角形边上的钉子数没有增加,但是面积变大了,面积大了1平方厘米。

师:面积增加的地方在哪里?怎么就知道是1平方厘米?

生:面积增加在两个“翅膀”上,由于内部钉子数增加了1,那么“翅膀” 上的两个三角形底是1,高也是1,增加的面积就是(1×1÷2)×2=1平方厘米。

师:原来的面积可用S=n÷2+a-1表示,那现在的面积呢?

生:当a=2时,S=n÷2+1。

因为归纳推理是从特例出发,所以往往引发多种逻辑取向;如果在归纳的时候,辅以简单演绎,例如在重构2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学生直观感知了面积在增加,而且内部每增加1枚钉子,图形边上的钉子数不变的时候,面积逐步增大了1平方厘米。于是,多维猜测就变成了唯一可能。之后,整合S=n÷2+1,S=n÷2+2,S=n÷2+3……学生不但会类比出S=n÷2+a-1,还可以借助于图形说出a=1时,即当图形内部钉子数为1时,面积是S=n÷2,然后每增加一枚钉子,面积要增加1平方厘米。

3.教学有效基于数学本身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虽是至理,只是对数学文本的解读,不仅是对某一个教材例题知识点进行诠释,而且是教师要深度理解这一个知识点的“前世”和“未来”,以及在“前世”“当下”和“未来”的这条线中,哪一个点才是核心。

例如“9加几”的“前世”是数数,“未来”是多位数加减法的算理和加法结合律,其核心点确实是“凑十”。不过,这里的“十”并不是简单的十个“一”,而是一个不同于“一”的计数单位, 9加几的学习,其“凑十”的实质是“满十进一”,将多个1用两种计算单位组合,是计数的扩张,即数学本身发展的需求。再例如“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其“前世”是多边形面积计算,“未来”是“格点上的面积”,即皮克定理,其核心点是面积规律的逐步概括。但是,这个规律对于其最初的发现者皮克来说,是一个智力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钉子板上的多边形”的学习是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总之,尽管本文的两个教学案例并不属于同一个维度,但是带给教师的教学困惑是一样的,学生的理解与回答,与教师的所谓精心预设不合拍。当然,由于是不同的教学内容,所以“不合拍”的具体理由自然也是不一样的,却带给了我们相似的启发:教学预设要讲道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数学本身。

猜你喜欢
钉子多边形预设
多边形中的“一个角”问题
当钉子邂逅毛线
少了颗钉子
钉子
多边形的艺术
解多边形题的转化思想
多边形的镶嵌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