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旭峰
摘 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现阶段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将以此为切口,结合真实情境,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教师资格认定”向“教师资质认可”迁移的重要意义及切实举措。
关键词:基础教育;德育;教师资格;教师资质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提出要求,也勾勒愿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个人层面播下“德”之种;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从社会层面开出“德”之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国家层面结下“德”之果。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说:“少年强则国强。”稍加换化,“少年有德则国有德”。这种因果关系,提醒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重回教育的原点。
一、探——基础教育阶段德育的形与状
道德是一种观念,属于伦理范畴。一个人从牙牙学语开始会受到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道德影响,进而开启最基本的是非评判模式,最终能在复杂境况下做出合“理”选择。从这个角度而言,所谓德育(道德教育),就是将道德观念具体化并功能化的过程。然而,在基础教育阶段,道德教育不同于任何一门学科,没有哪门学科像它一样,受干扰因素繁多的同时,影响面又如此广大。
1.特殊性
(1)对象决定尺度。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区间为6~15岁,正从儿童期走入青春期。按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将依次经历“他律阶段”“自律阶段”和“公正阶段”。一方面,他们不断尝试各种新的行为方式,不再单纯地服从,而开始学着将自身行为与外在规则加以比对,试图自己寻找真相;另一方面,由于能力不足,经验匮乏,又极易陷入道德的泥沼中无法自拔,亟须外力的干预。教师需要在“帮”与“不帮”间把准尺度,既不“袖手旁观”,又不“拔苗助长”。
(2)内涵决定方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道德判断机制逐步改进,教师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与编排上必须切合学生成长规律。但是,纯粹的理论灌输终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具有明显效力。此时,我们需要理清德育的独特内涵,进而确定德育方式。
2.现实困境
两千多年前孔子以“复礼”为形式,把“仁”“义”作为正“道”加以讨论。经后继者不断丰富与传播,它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尚德”传统,至今我们仍习惯于向世界介绍自己是“礼仪之邦”。然而置身今日的中国,你不难发现,“尚德”的传统虽在,却趋于一种“纯内在”的意识观念——“知道”是一回事,“行动”是另一回事,知行的关系日渐吊诡。
“学校德育,一般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这一概念指明了多样的德育形式赋予了德育内容更强的生命力,适度的教导强于“一言堂”式的指令。可见,德育既需理论的高度,也要有应用的广度,尤其注重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校层面德育工作的困境,也正在于理论与实践的不同一。
二、究——中国教师资格认定之因与果
1.现行教师资格认定流程
2015年国家对教师资格证考试进行改革,不论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国考成为获取从教资格的唯一途径。认定流程分考试、体检两个步骤,考试形式又分笔试与面试。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笔试主要考查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十四条规定:“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与改革前相比,改革后的考试流程基本不变,但考查的内容更加全面,难度也有所提升。且师范生不再享受“专业优待”,要想获得资格,必须付出更多努力。这些变化都大大提高了教师准入门槛,使整个选拔显得更公正,也更科学。
2.现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局限
归根结底,新的资格认定制度还是以各类考试为主要手段,依然是一个量化的过程——考试量化了知识水平及能力范围,体检量化了身体状态。记忆力强,临场应变能力尚可的人,就可能通过这样的测试。但能否由此推定,一个会考试的人就一定具备了教师应有的专业素养?一个熟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人就一定具备了教师应有的道德修养?知识储备可以检测,身体健康可以检查,然而一个人真实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心理状态与道德水平,并不是简单的理论测试,或者所谓的情景模拟就能轻松验得的。
近年来,教师违背师德的案例时有发生,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度有所下降。其中虽有缺乏理性的偏见,但也不可忽略教师队伍建设自身的因素。在追求效率与质量并重的大环境下,考试机制不断完善,却仍不可避免地暴露一些客观局限: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 轻品质;重结果,轻过程。如以“学校德育”为立足点,怎样的教师有资格立德育人?理论不是标准,知识不是目的,结果不是终点。一个“好”教师的自我评价,应用变化的眼光,跳出数据的束缚,不落形式的俗套。
三、论——教师资质认可的行与质
今天,教师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越来越多,培训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这其中绝大多数是理论性课程,对从教多年的老教师而言,或许有助其提高专业理论修养,与时俱进。而对于新教师,可能助益甚少,他们刚从理论的海洋探出头来,渴望看到岸上真实的情形。事实上,从“教师资格认定”向“教师资质认可”迁移,并不依赖高深的理论,而应向具体可操作的行为方式过渡。
1.引导基于观察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提出:“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静”与“潜” 的内涵不仅要求教师沉心静气,埋头修炼,更应抬起头来,勤于发现。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带行李箱到校报到:一类学生无视门框门槛,拖拽行李横冲直撞;另一类学生则侧转行李箱,轻轻提起,入门后再轻轻放下。同样的目的,不同的行为方式,实际上反映出两者不同的道德意识。与此类似的细节还有如下方面。
(1)进出门时是否轻开轻关。
(2)借阅图书时是否轻拿轻取。
(3)使用后的椅子是否放回原位。
(4)洗手后有没有乱甩乱擦。
(5)用过的雨伞有没有乱扔乱放。
(6)听课时坐姿是否得体,发言时言语是否合礼。
……
教师应多多关注学生自由状态下的表现——不仅关注课堂的四十分钟,更关注课余的十分钟;不仅观察他们对“物”的行为习惯,更观察他们与人的相处方式;不仅把握全局,更不忽视任何细节。
2.评价基于换位
公共场合不惩罚任何一个孩子,不明真相时不批评任何一个学生。拒绝简单粗暴的有效方法可归结为“三多”。
(1)多想一步。棋道高手,不仅关注局面,更关注局势。局面是已有的呈现,局势是对未来的预判,是否多想一步,关乎胜负。教育学生,无非在既定中寻找未定的可能。我们不应将那些无法适应集体的“伪问题学生”视为影响教学质量、班风班纪的老鼠屎。再不济的学生总有自己的长处,不妨挖掘他们潜在的能量,以趣导情,以情得理。
(2)多问一句。不少教师熟谙提问技巧,长于断学生退路。譬如这样一个情境。
生未完成作业,师心想:若我直接问他为什么,岂不太容易找理由?于是转而问:“昨晚人不舒服?”生答:“没有。”一条退路断矣,还不足够。“昨晚家里有事?”“没有。”再断一条……如是四五问,自以为学生已无不做作业的退路,就没了顾忌,开始道德指责与价值批判。这样的多问不如不问,因它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相反,教师要适当为学生寻找退路,提供台阶。不做作业的原因,上学迟到的原因,违反纪律的原因,都可能缀连着一系列问题,不应以合情推理替代事实真相。
(3)多等一会。学生发生冲突,教师忙于手中事务,又不能放任事态恶化,于是“各打五十大板”,草草了结。
在学生眼中,教师是“公正”“公平”的代言人,所以他们无法判定一件事的是非时,往往会向教师求助。在这一过程中,为师者不应急于求得结果。盲目判定只会使教师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下降,出现“心服口不服”的教育结果。小打小闹没有必要“高火爆炒”,何不多点耐心,给学生“降温冷却”的时间。
3.育人必先育己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并未完全形成独立的是非价值观,在交往中的模仿活动容易产生同化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时需要教师介入,起引导作用。许多教师常不经意地将自己的陋习展现在学生面前,只教书不育人,或者说一套做一套,都易造成学生智育与德育发展不同步。学生有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按时完成学业;教师也应有教育行为规范——认真落实本职工作。尤其涉及德育时,更该把“身教”放到比“言传”更高的位置来看待,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此,育己的第一个层面是“律己”,属于规则范畴。
综上所述,教师选拔或者师资培训,业务固然重要,师德应在首位;理论固然重要,实践应紧跟步伐。教师资质认可并非单独存在,它建立在教师资格认定的基础上,是对教师专业素养、道德修养的拓展延伸,是以后天养成弥补先天不足。如果说资格是一道门槛,跳一跳就能过去,那么资质就是一条不断向上的山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由这条路上行,往往越走越孤独,却也必然使你遇见未见之壮景。
参考文献:
[1]陈 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151/201309/156643.html.
[4]朱绍禹.理解和尊重学生是成功教育的前提[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