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金初
美好人生核心素养体系初探
——基于人生中心教育视角
文/李金初
>>七年制社会空间课程之“井冈山红色之旅”
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迅速发展,信息化、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这些都对教育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提出了新的要求。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陆续展开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致力于构建适合本国、本地区发展需求的人才素养体系,制定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标准并贯彻之。这也逐渐成为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上世纪末以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其中推行落实素质教育也是对这一趋势的回应。近二十年来,改革取得了成效。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北师大林崇德教授受教育部委托,带领其研究团队进行了“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整体框架研究”。这是国家推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标准的一次重大举措。在此基础上,中国教育学会于2016年2月公开向社会公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
综上,可以看出,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是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一次新的广泛探索,其目的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寻求课程的根源点,是新一轮课程改革高潮到来之前的理论先行。
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于2010年提出了人生中心教育。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建华实验学校自2013年起,就开始着手进行美好人生基本表现点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于2014年3月,形成相对完整的核心素养体系。
恰逢《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契机,本文愿将已有研究成果与社会分享,希望能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提供参考。
教育的基本命题是应当“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建华实验学校于2010年提出了人生中心教育,认为教育应当以人生为中心;任何人终其一生,有且只有三项内容,即做人、做事、生活;教育的作用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生活;然而人生是多种多样的,人生中心教育主张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即实现美好人生。因此教育的基本命题便转化为“准备什么人生”“如何准备人生”,这是人生中心教育的基本问题。
人生中心教育以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为最高追。道德品质是做人的根本,可以归入“人格”,因此优秀做人的核心和关键便是具备优秀人格;做事可以理解为从事某种工作或处理某项事情,衡量其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是否达到了预期结果。简而言之,成功能力就是能做事,并且能把事情做好;幸福是人性的自然追求,生活分为物质(衣、食、住、行)与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幸福生活的关键是使个体获得舒畅满足的主观感受,本文将其称为幸福心境。
本文基于人生中心教育,将核心素养理解为个体生存和健康发展所需必备、关键的“品格”、“能力”和“心境”,包括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并在此概念基础上,参考各个国家、地区、组织的核心素养相关研究,结合中国国情和人生中心教育,从不同角度对优秀人格、成功能力、幸福心境这三个领域所包含的核心素养进行归纳解析。
做人的基本问题是道德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提出“坚持德育为先”;党的十八大也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在个体层面,表现为比较稳定一贯的行为、思维特点及倾向。所以,本文将优秀人格解析为社会品格和个人品格。
社会品格就是如何对待他人,以及如何处理与国家、人类、社会、自然的关系。与他人合作,使之参与社会成为社会人;对他人、对社会的诚实,使人在社会中立足;对社会的责任,使人走出自我与狭隘;秉持正义,能制止邪恶;怀有理想,人便有了更高的目标与追求。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共同的理想可以起到增强民族、国家凝聚力的作用,从而引发新的、更高目标的创造动力,创新也将达到一个更高水平,对社会的贡献可以达到更高的程度。此外,仁爱是人之大德、大道,是优秀做人的核心要素;因此,社会品格应该包括合作、诚实、责任、正义、理想、创新、仁爱。
同理,个人品格的内涵在于怎样认识和对待自己。自主是个体出于自身真实意愿,在相应心智水平基础上,能动地处理自身事务及自身与外部关系的品性。这意味着,个体诚实地面对自身,不自欺;同时,在处理自身与外界关系时,更倾向于依靠自身而非他人,自食其力,这就意味着需要吃苦、耐劳、勤勉、自立、不占有,这些都可归并为勤劳、坚韧;对于个体来讲,理想为个体提供生活工作的动力与希望;然而理想并不是静态的,对人生的追求不应仅满足于自我平衡状态,而应不断创新,实现自我超越,追求卓越境界。所以,个人品格应包括自主、诚实、勤劳、坚韧、理想、创新、自我超越。
能力与知识密切相关。知识经济迅速发展,要求个体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相关知识储备。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包含物质工具和精神工具,被视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现代社会,这一概念一方面包含计算机之类的物质工具,也包含语言、符号、知识、信息等社会文化工具。工具不只是被动的媒介,也是个人与自身所处的环境之间积极的手段,以此来实现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互动地使用工具不只是指个人具有使用工具的能力,还包含个人能够认知、理解这些工具如何能改变个人与世界,同时,还要以适当的情感态度来利用这些工具达到更宽广的目的。因此,知识储备应至少包括语言、科技、信息、空间、思维、艺术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此外,对个体而言,现代社会的空前复杂性带来巨大挑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普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在很多领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但是,人类“无定式的复杂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始终“是计算机无法轻易替代的”。由此可见,是否掌握这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即具备综合性技能变得尤为重要。这种技能在人人互动、人与自我的互动过程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综合技能应至少包括实践、创造、意志、规划、交往。此外,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健康问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日益凸显,健康素养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也日益受到关注。因此,良好的健康素养,包括强健的体魄、必要的健康知识和健康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等,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应对各种挑战的基础与前提。
综上,成功能力至少应包括语言、科技、信息、空间、思维、艺术、健康、实践、创造、意志、规划、交往。
幸福心境是个体舒畅满足的主观感受。这是一种心理层面的动态均衡。人的幸福和快乐则包括三个方面:物质上的满足、精神的丰富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三者缺一不可,比例可以不同,但不能差别过大,否则就会处于不均衡状态,就会出问题。因此,本文将幸福心境划分为物质条件、精神追求和人际关系三个层面。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因此个体需要在理性的指导下,对利益、欲望、情感等进行控制调节,使之合理得当。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应该是一个自觉遵纪守法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人。在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社会财富不均的现象。这就要求人们怀有一颗乐施的心,尽自己的所能,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学会与他人分享,从而营造良好的心境。因此,物质条件至少应包括节制、乐施。
心境往往与生活境遇有关,拥有爱好和信念将有助于个体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爱好是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性,是兴趣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其引发的积极热情的态度与乐此不疲的劲头能够增强个体的幸福感。个体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会形成对未来社会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即信念,这是人们世界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秉持这种信念,最终达成目标,是成就感与幸福感的重要源泉。因此,精神追求应包含爱好、信念。
人际交往质量直接影响幸福心境的实现。人际交往的最低要求是“彼此的自尊”——自尊和尊他。只有在自我尊重和尊重别人的基础上,才能更加顺利地进行人际交往。拥有自尊的人,他们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和评价,能够制定恰当的目标,用鼓励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反馈,并能够成功地应对困难和挫折。健康的自尊除了自我认可之外,更是尊重他人和获得社会尊重的结果。在参与社会交往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用情感纽带来联结所有相关的人、事、物与行为的内容。以人来说,除了家人之外,可以放下武装、彼此推心置腹、互相支持同情、协助的同伴是非常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交友的范围、深度、持久度等等都会对个体的幸福体验造成影响。随着现代社会交往的不断发展,对良好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精神风尚,人们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将其称为文明。遵守这种公共的、潜在的规则是现代生活所倡导的。所以,人际关系至少应包含自尊、友谊、文明。
综上,在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美好人生核心素养的三大领域,即优秀人格、成功能力、幸福心境进行了细致解析,其下属层面和指标如图一所示。
这一体系以“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生活”为功能指向,实现对三项功能的全部覆盖,集中体现并回应了人生中心教育理论在具体实施层面的要求。
总之,人生中心教育提出的美好人生核心素养,以美好人生为根本追求,其最终功能在于教人“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本文试图使人生中心教育理论在具体实施层面得以落实,希望在教育理论与课程实施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并对国家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有所助益。
>>图一
(作者单位: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