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家长临时“抱佛脚”:多考一分是一分

2016-06-20 01:00
教育家 2016年18期
关键词:家教女士中考



考生家长临时“抱佛脚”:多考一分是一分

在孩子的教育投入上,多数家长不吝钱财。“我家孩子今年初三,眼看马上就中考了,可体测成绩还是达不到优秀。”焦急的郑女士是一位15岁男孩的母亲,她坦言:“价格贵一点没关系,报名(参加体育训练班)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尽可能地提高体育分数,多考一分是一分!” 面对家长“只要出成绩,贵点算啥”的“不差钱”心态,乐见其成的体育培训学校更是挣得盆满钵满。

“在学校达不到锻炼目的,不给开小灶不行啊”

孩子训练,有的家长就选择在一旁“督战”,廖先生就是一名学生家长,训练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儿子偷懒,他还不忘训斥两句。

比起还差一两个月再让孩子“抱佛脚”的家长,廖先生显然准备得更加充分,他的儿子从寒假开始就报了一个中考体育班,而谈到报班的原因,廖先生也是颇为无奈:“孩子在学校达不到锻炼目的。”

“现在孩子每周有三节体育课,还有两天有学校组织的统练,但说实话感觉孩子在学校练得不怎么样,不给开小灶不行啊。”廖先生说,学校的体育课毕竟是一个老师对着四五十个学生,真正能专门辅导单个学生的机会很少,而自己的孩子本身就不太爱动,也不太受老师关注。而相比于体育课,统练是一个年级的学生都来操场活动,孩子就更没什么动的机会了。

廖先生在孩子初一时曾尝试报过篮球兴趣班,但孩子练了半年就不练了。“他的年龄比较尴尬,一起报初级班的都是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他在里面算大的,和别人玩不到一块去。和他一个年龄的孩子基本上之前都有过基础,上的都是提高班,他的水平又上不了。”

有了这次失败经历,廖先生也不强求孩子去培养什么体育兴趣了,转而让他去专心“学业”,直到孩子上了初三,即将面对中考体育加试这个难题,廖先生才又动了报班的心思,只不过这回他现实了许多。“别人说有这种中考体育班,我觉得报报也可以,要在正式中考前因为体育先比别人多丢几分那也太亏了。”

未雨绸缪,初二学生也来“提前感受”

中考体育班,主要面向的自然是即将中考的初三学生,但在实际报班的学生里,竟然还有初二的孩子来“提前感受”。

高女士的孩子就是一名初二学生,据她介绍,这种“提前预习式”的报班情况在家长圈里并不少见。“我们家长有微信群,初二上学期有家长就说她家孩子在上一个中考体育班,好多家长都响应。”在带头家长的推荐下,高女士加入了一个名为“北京中考体育家长交流”的QQ群。“不加不知道,整个群里有1000多人呢!看名字几乎都是孩子的家长。”联系好教练和班级后,高女士就带孩子开始了每周一次的训练。“我们班人少,就两个,另一个孩子也是初二的。”

在高女士看来,虽然这个班的名字是中考体育班,显得有些功利,但社会舆论也没必要太过苛责。“中考要考的项目,像跑步扔实心球这种,考察的是孩子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这种班就是要强化这些能力,对孩子本身也是有帮助的。”

但高女士同时也表示,自己最终选择中考体育班也是有私心的。“因为孩子要上别的主科班,还得留出时间休息,最后只剩下周六下午这一点时间可以给他报个兴趣类的活动了。”高女士曾在给孩子报游泳班还是篮球班之间犹豫过,在经历了微信群的那次讨论后,她最终选择了中考班。“百分之八十是为了孩子锻炼,百分之二十也确实想让孩子明年在体育考试方面轻松一点。”

专家观点:不要把体育测试当作应试手段

北京市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林卫民:家教给我们的印象往往和功利性连在一起,它是应试的副产品,单纯为了提高孩子体育测试水平而参加体育家教训练是不可取的;同时,家教作为一种补偿性教育,能够兼顾孩子能力欠缺的培养,需要辩证看待。他建议,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兴趣、提高孩子技能水平的教育指导是提倡的,家长需把握分寸,给予孩子全方面的培养。

(来源: 《北京晚报》)

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家长为孩子扎堆报体育家教班,是不符合青少年身体发育发展规律的“集训”。短期的体育培训或许可以提高测试成绩,但对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是有限甚至有害的,不能把体育测试当作应试手段。同样,也引起我们思考将体育纳入中高考的意义。

猜你喜欢
家教女士中考
女士不停买衣服的背后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这位女士一个月读了100本书
全年目录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女士找茬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