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讲道理”

2016-06-19 18:19:50朱凤书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讲道理例子画图

◇朱凤书

引导学生“讲道理”

◇朱凤书

2016年第1期公布的“讨论吧”话题,引起了我的思考。学生“用结论解释结论”的现象经常发生,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学生不知道怎样讲道理所致。利用导学案教学时,教师要坚定地“退”下来,要有耐心,给学生“说理”的机会。

在学习“整十整百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全班交流时,出现了这样的争论:

生1:80÷20=4(个)。因为这两个0可以去掉,所以8÷2=4(个),80元能够买4个书包。

生2:我有疑问:你怎么能够保证去掉两个0,得数和80÷20还相等呢?

生3:(走上来帮忙解释)因为最初是8和2,后面都添了一个0,所以成了两位数。如果只去掉2后面的0,结果就是40了。

(同学们没有反应,显然不满意这种解释)

生4:我来帮他说,因为它们两个(80和20)都有0,所以这个0就可以都去掉。

生5:以前我们学过乘法,如计算80×20时就可以先把0去掉,计算8×2后再添上两个0,所以我觉得除法也可以把两个0去掉。

生2:(立即回应)那你为什么不像乘法计算那样把两个0添回来呢?

生5:因为这是除法。

10岁左右的学生似乎很想“讲道理”,很喜欢推理,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上述现象:说者认为自己理由充分,可听者是一头雾水。可以看出,学生是“用形式解释形式”。

当学生讲不清道理时,可提示学生使用一些辅助材料或工具来说明。这时,老师可以问:“你们能不能拿出小棒来讲一讲其中的道理?”学生通过“有80根小棒,每人分20根,能分给几人”和“有8捆小棒(每捆10根),每人分2捆(每捆10根),能分给几人”的例子,从而发现80÷20和8÷2的得数是一样的。

如果抛开现实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将思考的起点往后退,退到思考“80里面有几个20”和“8里面有几个2”这两个问题,并通过画图的方式进行理解。

也就是说,当面对学生的争论时,教师可适时介入,为学生纠缠不清的论证指一条明路。比如引导学生通过画图、举例子、列数据、排除等方法来说明道理。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

猜你喜欢
讲道理例子画图
“讲道理”的面包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12-02 02:43:09
怎样画图
画图比多少
画图理解“同样多”
《团圆之后》:“戏改”的“一个鲜明的例子”
中华戏曲(2020年1期)2020-02-12 02:29:00
怎么跟孩子讲道理?
海峡姐妹(2019年7期)2019-07-26 00:50:48
画图理解“多多少”
初中英语课堂妙用“举例子”
讲理的八大戒律
故事会(2017年24期)2017-12-26 12:18:42
用通俗的例子打比方
快乐语文(2016年10期)2016-11-07 09: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