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丹
摘 要: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负面效果,从情境性资源的挖掘,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挑战性资源的挖掘,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培养的动力;魅力性内容的挖掘,为学生营造欣赏美和感受美的情景三个方面,研究精心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乐学情感。在数学教学中,情感可以使教材亲近化、使教师亲切化、使课堂生动化、使学生情境化。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材资源;乐学;情感
中图分类号:G420;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92-02
目前数学教学的现状是教师“勤”于收集习题,注重系统训练,关注知识的梳理和结构掌握,并进行多样的“变式训练”,通过“做题”来巩固和强化知识。“多练多讲”成为数学教师教学的普遍模式。而过多的测试和高强度的解题训练,使得较多学生有“失败者” 的心态,轻者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重者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负面效果,教师应精心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乐学情感,构建有效课堂。
有关浙江省温岭市淋川中学的报道《理解——来自淋川中学“办适合学生教育的学校”》中的一些观点,是站在情感因素的角度提出来的。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整体素质、乐学会学,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乐教善教,建立民主平等、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学校提出的“真诚对话教材,不仅仅理解教材结构,把握重点难点,更要明确教材设计的目的和开展活动的意义,明确教材设计者为教师教学留下的空间和余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教材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要使教材内容产生吸引力,就要深挖、挖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可以从情境性、挑战性、魅力性这三个方面去进一步挖掘、拓展。
一、挖掘情境性资源,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数学的学习往往离不开具体的情境,而现行的新课程教材恰好是将一些知识点都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只要将这些内容处理好了,学生学习起来自然会兴趣盎然,也会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这样,课堂教学的有序高效性就有了保障,整个课堂的推进将会水到渠成。
(1)运用教材提供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教学中运用插图,是课堂中最方便、最经济的教学手段。在条件差的农村学校,或设备不完善的地方,可以充分挖掘插图资源。新课程教材所提供的情境具有现实意义,也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或者极富童趣,往往能很好地提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起来如鱼得水。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圆”,垂直于弦的直径中的情境引入是这样的:你知道赵州桥吗?它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我国隋代建造的石拱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的主拱桥是圆弧形,它的跨度(弧所对的弦的长)为37.4 m,拱高(弧的中点到弦的距离)为7.2 m,你能求出赵州桥主拱桥的半径吗?课文插图,是配合文字的理解而添加的图片。许多插图新颖独特,富有情趣,不仅增加了习题的趣味性、形象性,对解读题目内涵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学生在语文课中已经学过了《赵州桥》这篇文章,对赵州桥已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动用学过的知识,把已有知识迁移到其他学科中,可以较好地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2)替换教材提供的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材中的有些情境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时,教师可以舍弃教材情境,寻求贴近学生生活的生动情境,这样可以更好地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对接。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中的例2: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到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船、码头、顺流、逆流等词在很多学生的生活中极为少见,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在讲解此例题时,可以采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在有风情况时往返学校,顺风时的车速=车在无风时的速度+风速,逆风时的车速=车在无风时的速度-风速,而往返学校时的路程不变,借此类比顺流、逆流的船速及其中的等量关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不仅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题目,提高课堂效率。以此为契机,教师可以让学生拓展思维,在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寻找更多关于这个类型的数学题,更有效地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懂得迁移运用,由此及彼地学习。
(3)化用教材提供的情境,注重数学实践。教材中的情境是静止的,很难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虚拟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参与其中,寓教于乐。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圆”第二单元,探究两圆的位置关系。书本上的图形都是静止的,在教学时可以画出动态的图形,在运动的过程中根据交点的个数更好地得出两圆的位置关系。这样既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又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一单元中的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书本中的情境引入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懂。为了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在教学时可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梨与苹果。比如,2个苹果+3个苹果=( )个苹果,2个梨+3个梨=( )个梨,2个苹果+3个梨=( )个苹果或( )个梨。由此,学生很容易发现2个苹果+3个梨是不能得出结果的,以此类比可以得出同类项的定义及能合并的条件。这样既让教材中抽象的定义、法则形象化,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让学习与生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将学习融入到生活,将生活实际迁移到课堂中,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二、挖掘挑战性资源,提供创新思维培养动力
争强好胜是很多学生共同的特点,数学中的一些难题、拓展题,往往很符合他们的味口。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现行课本上、作业本上的问题都很容易解决,提出一些难题让学生解决,往往使他们呈现出“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
(1)用好教材现有思考题,铺垫新知学习。教材所提供的思考题,一般都是根据教学内容编制的。学生们已具有相应的知识背景作为支撑,这些思考题虽有一定的难度,但也不是特别高。在这类习题的教学中,应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尽可能地让学生们体验成功,增强解决难题的兴趣与信心。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第二单元课后练习第10题:10个棱长为a的正方体摆放成如图的形状(图略),这个图形的表面积是多少?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数面的方法得出表面积。在此基础上,提示学生可以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个图形,把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来,由此可得知前后两个方向、左右两个方向、上下两个方向的正方形个数相等,再求出这个图形的表面积。这既解决了本题,又为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进行了铺垫,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2)补充难度适宜思考题,满足不同需求。教材中的思考题编排相对不是很充裕,无法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补充一定量的思考题。同时,可以进行适当拓展,采用一题多变,逐渐增加难度,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可运用分层教学,把思考题分成两种程度——易和难。让学生自主选择难易程度,促使学生挑战自我,不让他们游离在课堂之外,形成全员学习,全员参与的氛围。这个小小的细节处理,会让学生得益于分层教学的益处,使之有能力、有机会融入课堂。教师还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对思考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结束后,如果有学生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思路,教师要随即捕捉学生“感悟”的火花,去点燃其他学生的思想。
三、挖掘数学的内在魅力,营造欣赏美和感受美的情境
数学本身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变化而统一的内在形式、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和人文气息,它充满了无穷无尽的魅力和美。
(1)注重讲述数学史,感受数学历史文化的熏陶。数学教材中有许多数学史的内容,比如七年级教材中有世界著名数学家、《九章算术》、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的产生等;八年级有勾股定理的证明、《几何原本》、七桥问题、黄金分割等;九年级有海伦—秦九韶公式、赵州桥的拱桥问题等。这些都不应只让学生自学或简单地了解一下,有些可以让学生进行操作与探究,感受其思想与方法的奇妙之处,最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悠久的历史和动人心弦的文化气息。
(2)注重数学中的美感,享受美的教育。数学教材中有一个经典情境是桥洞。卢沟桥联拱的桥洞,使其在发洪水时能依然屹立至今;赵州桥,能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中永葆其坚固,其中更是蕴含了设计者李春的精密的科学计算。形式优美的赵州桥,如“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横跨在河面上。其肩上的两个小拱除了增强它的美观性外,还可以减轻桥身的重量,增强桥的抗压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加过水量,减少洪水的冲击力,从而增加桥的稳固性。还有教学中的各色各样的图形——运用基本图形的拼拆创造出各种各样精美的图形,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可以体验到数学中一种美的创造。
四、挖掘师生间的情感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没有情感的教育,是死寂沉沉的教育。没有学生与教师情感融合的课堂,必然也是死寂沉沉的课堂。因此,在教学中,情感必然要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使教材亲近化、使教师亲切化、使课堂生动化、使学生情境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在其著作《有效教学》中指出:教学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受各种情感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进行着各种情感活动;教学过程产生各种情感的结果。
(2)情感教育可以对教师起到促进作用。情感教育可以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注重情理交融,把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也可以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教材”,智慧地处理好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教师把自己学习数学的心得体会渗透到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应用知识,这样的教学才是名副其实的艺术,这样的课堂才能呈现意想不到的精彩,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让学生激情飞扬。同时,教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数学中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创设一个活泼、宽松、愉悦的数学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自主平等地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形成乐观向上的人格,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
五、结束语
在当前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带来的负面效果,要注重情境性资源的挖掘,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注重挑战性资源的挖掘,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培养的动力;注重魅力性内容的挖掘,为学生营造欣赏美和感受美的情景,从而使教材亲近化、教师亲切化、课堂生动化,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郑轶群.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
[3]顾继玲,张新华.初中数学教材探究活动设计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2(03).
[4]张奠宙,等.数学教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郑毓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J].课程·教材·教法,2007(07).
[6]曹一鸣.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