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红,欧晓静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国内创新驱动理论研究综述*
苏国红,欧晓静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近年来,创新驱动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根据创新驱动理论研究的时期、内容及其数量,把创新驱动理论研究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初期研究阶段、集中研究阶段、深入研究阶段。对这几个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比较分析,追寻学界对创新驱动战略关注的重点和研究轨迹,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一是要加强创新驱动战略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二是要强化创新驱动的多氛围、多学科研究;三是要加强对创新驱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关系研究;四是要加强对马克思创新驱动思想的研究。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战略;创新驱动思想;发展战略
自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以来,学界关于创新驱动的研究渐入高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2]文章把创新驱动理论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研究初期,主要是从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创新”思想开始,学术界在对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的研究基础上,初步触及创新驱动的思想,并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为后面创新驱动的发展演进奠定思想基础。第二个阶段为集中研究阶段,是指我们党提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为国家战略,引发了学术界对创新驱动的关注,这一阶段学术界将研究的焦点汇聚到创新驱动上。第三个阶段为深入研究阶段,主要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驱动”,到十八大明确提出创新驱动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阶段,这以后学术界对创新驱动的研究更加深入。本文在每一个阶段,选取相关专家学者的代表性论文,拟从不同的层面加以概括、总结、梳理,抛砖引玉,梳理国内对创新驱动研究的学术脉络和关注问题,以期推动对该问题的研究,为我国成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一、创新驱动理论初期研究阶段(2005年以前)
早在20世纪末,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思想。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将“创新”思想凝练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一部分,认为“与时俱进”就是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并且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2005年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原有的“创新”理论完善和具体化为“自主创新”理论,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这一时期直接研究创新驱动的论文数量较少。根据设定的条件,从中国知网有期刊文献记录的1915年到2005年,共检索出论文19篇。*注:设定的检索条件,具体以中国知网为基础平台,在期刊板块以“创新驱动”为主题关键词,选择“精确”检索。同时,为保证论文的学术性、权威性,来源类别仅选择“全部期刊”“CSSCI”。下同。其中,1996年,袁洪川的论文《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子模型——分层创新驱动战略》首次在标题中使用“创新驱动”概念。但从正文看,作者主要关注政企分开背景下企业如何分层实现技术创新,但并未研究创新驱动战略。[3]其余论文当中,绝大多数是在探讨科技发展、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等问题时简要提及创新驱动,或将创新作为改进工作的一种手段,或将创新驱动视为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一般概念,此类文章主旨并非研究创新驱动理论本身。少数论文专题论述创新驱动的具体领域。如孙孝科关注高校科技创新驱动因素,将之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分析了这些因素的类型、表征,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调适,认为高校科技创新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与调适,有效地促进了高校科技创新的良性运行。[4]但此类论文数量极少。
总的来讲,这一阶段的创新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围绕“创新”思想展开了思考与分析,高度关注创新的作用,将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关注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对“创新驱动”的初步认识。但也有不足之处,如:研究的对象相对分散,对创新驱动理论尚未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也没有明确把创新驱动提升至国家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
二、集中研究阶段(2006—2010年)
2005年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2006年初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使得“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尤其是当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首次系统阐述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了整个创新理论研究的发展。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高度。
这一时段关于创新驱动的论文较2005年前有大幅度增加,利用相同检索方法,共检索出论文147篇。这反映出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出台,学术界对创新驱动理论的关注度在急速提升。这一时期的研究者结合中国自身国情,以较为宽广的学术视野对创新驱动理论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初步研究,既有针对创新驱动的专题理论研究,也有针对实际问题的实证研究;既有围绕国家发展政策的宏观研究,也有关注企业、行业发展的微观研究。学科分布如表1:
表1
注:因有些论文跨越不同学科,被重复统计,导致上表论文总数大于147篇。学科领域分布来源于知网的统计。
如表1所示,这一时期创新驱动研究的学科领域主要集中在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经济及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从宏观层面来看,主要分布在经济领域,说明学者们在这一阶段主要关注创新驱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具体而言,主要关注的问题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驱动的基础理论研究
2006年,柳卸林基于地区科技与创新的统计资料,对当时中国创新的驱动因素作了一个量化分析。该研究发现,在推动中国技术创新中,外国直接投资、政府的科技投资和教育支出是最重要的驱动力;而在产品创新中,外国直接投资、企业自身的研究开发活动和大学、科研院所与产业的联系是最重要的驱动力;在不同地区中,跨国公司的作用在东部非常突出,而在中西部,企业自主研究开发投入是创新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中国呈现出了一种二元的创新体系。[5]夏天借鉴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创新驱动阶段的进入条件,研究了创新驱动过程的规律,并就我国城市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的战略路径进行了探讨。[6]杨轶通过分析以技术为核心的传统产业政策的局限性,提出以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代替传统产业政策的必要性,阐述了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以及制定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应把握的若干问题。[7]2009年,蒋玉涛、招富刚从创新型区域的定义出发,构建了创新驱动过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创新型区域构成要素和创建型区域评价指标体系。[8]李柏洲、朱晓霞运用协整方法,对区域创新系统(RIS)创新驱动力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政府的直接干预对 RIS 创新绩效有正的显著影响,产学研的联系强度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并没体现出来,而中小企业在 RIS 中的研发投入弹性在短期内并不显著,但从长期看在各创新主体中其弹性最大。[9]此外,朱晓霞还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区域创新系统(RIS)创新驱动力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从创新资金的直接来源上看,还是从政府对各创新主体的支持效果上看,中小企业的投入均对RIS的产出绩效影响最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10]
这一阶段关于创新驱动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创新驱动的内在机制,即研究中国创新的驱动因素、进入创新驱动的路径、创新驱动产业政策、创新驱动过程模型及评价指标、创新驱动力等,为进一步丰富创新驱动理论提供了更宽阔的理论基础,也为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
(二)实施创新驱动的必要性
实施创新驱动是综合考察当前中国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发展阶段、发展方式等因素后所形成的必然选择。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阐述,基本没有歧见。
创新驱动对于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后危机时代,要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要着力解决结构失衡状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内需主导、消费支撑、创新驱动、均衡共享”的发展模式,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和民间投资需求,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制度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11]此外,创新驱动型经济在自主创新、抗经济周期、较强的创新维系能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启示。[12]从资源环境状况分析,有学者认为引导资源型企业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有助于化解和减轻资源诅咒对资源型经济地区的伤害。[13]还有学者结合相关国家历史实践,通过实证分析,论证实施创新驱动的必要性。如付娟等人通过建立数字回归模型,考察在投资和创新驱动型产业表现突出的21个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问题,认为FDI、基础设施和技术引进等因素并未对这21个国家的经济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核心技术仍牢牢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国内生产所用的技术仍相对落后,能对经济增长起到较大促进作用的技术进步须靠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14]从经济特区优惠政策演变趋势分析,创新驱动是特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许经勇指出,经济特区创建伊始,经济特区和特殊优惠政策曾经一度相辅相成,但当我国市场取向改革演变到一定阶段,特殊优惠政策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凸现,客观上要求必须从特殊优惠向普遍优惠转变。当经济特区告别特殊优惠政策,其功能就必然从政策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15]还有学者结合具体产业分析实施创新驱动的必要性。譬如,农业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严重制约因素。有学者认为,技术创新驱动模式一般分为市场需求推动模式、技术发展推动模式和联合组织驱动模式,中国的农业技术进步应以市场作为根本动力,采用联合驱动模式。[16]
总体来说,这个时期的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的必要性,这些研究为推动实施创新驱动是当前我国面临的必然选择的共识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实施创新驱动的路径研究
如何实施创新驱动,这是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宏观政策和制度层面,很多学者不约而同地强调政府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创新成为产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政府在创新驱动产业转型过程中作用显著,从创新投入、产业技术政策、产学研合作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等方面为产业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徐峰等学者归纳总结这些经验,并就中国政府应对产业转型与发展问题给出若干建议。[17]梁运文等人认为在产业全球网络分割背景下,中国创新驱动力面临发达国家政府、国际大购买商和跨国生产型公司“三重围堵”而断裂的困境,中国发展要突破“创新驱动”断裂的宏观战略:一是建立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传导保障机制;二是以CAFTA为切入点,拓展中国“创新驱动”的地理空间,进行创新驱动发展“全球借势”。[18]汪青松认为,要使中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道路,必须进行行政体制转型,从无限政府转为有限政府,从全能政府转为责任政府,从管制政府转为服务政府,从人治政府转为法治政府。[19]
郭玉清关注政府财政与创新驱动的关系,认为中国传统的投资驱动增长方式难以长期持续,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处于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财政目标应从配合传统增长方式转移到创新驱动增长方式所强调的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制度四个环节上来,为实现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20]除突出政府的作用外,制度创新对于实施创新驱动的巨大意义也为学者所关注。技术、制度都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创新要素,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依存、相互推动,共同构成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当前中国制度创新滞后已成为我国创新系统矛盾运动的主要方面,亟需摒弃传统的重视技术创新而忽视制度创新的不良思想倾向,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加快与技术创新相容的制度创新步伐,实现二者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我国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21]梅永红从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角度思考如何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认为要将创新能力内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要将“以市场换技术”转变为“以市场促创新”,要将“制度力”作为创新原动力。[22]
在微观层面,企业和区域经济如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也受到学者关注。孙青青等人概括了企业可持续创新的概念,指出企业可持续创新具有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促进生态和社会环境持续改善、企业创新与发展能持续较长时间几个基本特征。企业可持续创新包括瓶颈驱动、政策驱动和文化驱动3种驱动模式。中小规模企业的可持续创新通常受发展瓶颈驱动;大型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创新通常受政策驱动;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创新通常受可持续创新文化驱动。可持续创新文化驱动下的企业更具有生命力,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23]杨耀武等学者从产业集群、区域合作、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入手,构建了产业、技术和区域“三维整合”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框架模型,探讨了创新驱动型产业集群从“集聚”到“集成”再到“集群”的发展路线图,分析了两省一市若干产业集群及其协同创新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点→线→面”相结合的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及其对策建议。[24]
还有学者以较为系统全面的视角看待创新驱动的实施路径问题。如有学者认为鉴于目前我国创新主体尚未确立、科技领域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创新的环境氛围有待形成的实际,指出要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应确立企业作为产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加速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界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攻关力度,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充分发挥政府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职能,为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构建制度平台,同时,要建立健全自主创新的市场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25]杨煜等学者专题研究了区域研发联盟的价值与作用,认为区域研发联盟作为自主创新载体,在知识存量水平尚不足以支撑创新驱动的区域经济增长时,可以通过创新主体在区域层面上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提升创新能力,改善创新绩效,促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26]
(四)创新驱动的实证研究
20世纪末,柳州市坚持技术更新,走出了一条依托技术创新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路,并推动经济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加快柳州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努力实现从“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的历史性跨越。2006年,于挨福、孙加臣分析介绍了老工业基地柳州的自主创新之路。[27]关于创新驱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苏依依、周长辉吸收和整合企业行为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基于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2002—2003年的年度数据,探讨产业集群对企业创新的驱动作用。[28]方健雯等人以2000—2005年度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该地区创新的驱动因素作了一个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科技支出、FDI、全社会R&D投入以及企业科技经费支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显著。据此结论,文章对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29]葛红岩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对企业文化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找出了企业文化驱动技术创新的路径。研究指出,制造业企业文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显著,有着明显的正向驱动作用。[30]此外,在企业债券、服务业、汽车产业、油气勘探开发等研究领域,也有学者基于地区或行业的发展数据,对相关领域的创新驱动影响因素展开实证分析,但论文数量十分有限,学者群较少。
总体上讲,这一阶段关于创新驱动的研究有了较大的飞跃,首先,研究成果的数量较萌芽阶段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其次,研究的视野较萌芽阶段有了较广阔的拓展,如,这一时期,有了创新驱动的基础理论研究、必要性研究、路径研究、实证研究等其他方面的研究,使其研究领域进一步开阔。这为深入研究阶段及十八大把“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框架支撑。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有一些不足,如:第一,专题研究成果依然较少,许多论文同前一阶段一样,是在探讨其他问题时,将创新驱动作为一种手段或目标,其主旨仍不是对创新驱动作专题研究。第二,虽然研究的涉及面较广,但就某一问题,学者之间并未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第三,推进创新驱动应解决的问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未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关于创新驱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深入研究阶段(2011—2015年)
2010年10月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首次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创新驱动”一词在中央全会上被明确提出,创新驱动理论开始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2012年7月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同年11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被写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摆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自此,创新驱动理论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话题,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从2012年起出现井喷式增长局面。
根据相同检索方式,2011年到2015年8月27日,共有1 813篇论文符合条件。主要学科分布如下:
表2
注:因有些论文跨越不同学科,被重复统计,导致上表论文总数大于1 813篇。学科领域分布来源于知网的统计。
如表2所示,这一时期创新驱动研究的学科分布仍然集中在经济领域,可喜的是,与表1比较,在科学研究、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人才学、文化等学科领域也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创新驱动战略被更多的学者关注,且成为多学科研究的问题之一,核心战略的地位逐步凸显,具体来说,主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驱动的内涵研究
创新驱动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介绍了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财富驱动阶段。[31]洪银兴认为:“创新驱动即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要素和投资由创新来带动。”[32]张银银、邓玲等认为,创新驱动战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根据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前端驱动阶段,是以知识的创造和积累为主,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制高点;第二个阶段:中端驱动阶段,主要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第三个阶段:后端驱动阶段,主要以面向市场为主。这三个驱动阶段同步性逐渐增强,且其各要素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复杂多样的创新生态系统。[33]陈勇星、屠文娟等人把创新驱动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类型,广义的创新驱动过程是从资源投入创新活动、再到驱动活动,最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狭义的创新驱动过程包括创新和驱动两个子过程,先有创新后有驱动,创新是驱动的前提条件,驱动是创新的必然结果。[34]
综上所述,这一时期,学者们对创新驱动的内涵研究比较深入,对创新驱动内涵的各个层面都作了较全面的阐释。
(二)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研究
与上一个阶段学术界对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的关注点不同,这一时期不只关注宏观政策与制度层面,也研究了责任主体、环境、产业等多层面的作用。譬如:李东兴从制度、主体、金融和环境等四个维度来阐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35]辜胜祖、刘江日等认为,城镇化如果要持续发展,必须改变路径依赖: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同步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智慧城市,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36]任保平等认为,创新驱动的实现路径即为“改善供给”,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产品供给”;“发展创新型经济,改善技术供给”;“推动制度创新,改善制度供给。”[37]张来武认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深化改革,需要回归“多层参与、公共治理”来呼应“顶层设计”。[38]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径研究相较于前面的各个时期,研究范围更广泛,研究内容更深入,研究的问题更全面。
(三)创新驱动的实证研究
也有学者把创新驱动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分析了创新驱动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所起的推动作用。江苏在全国较早提出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目前总体上仍处于初始阶段。因此,江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壁垒,创新路径,深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39]就东北地区而言,要巩固扩大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成果,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必须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以此有效消除“东北现象”并避免陷入“追赶陷阱”。对此,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驱动;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大力推动工程创新驱动;加强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推进产业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制度创新驱动。[40]黄河三角洲要以“生态科技”为战略基点,着力于“技术—科学”和“技术—工程”双驱动策略,结合国内外区域发展创新三螺旋创新主体理论,提出了以体制改革为动力、政产学研合作为界面、科技创新平台为引擎的黄河三角洲创新驱动战略框架体系。[41]当前,辽宁正处于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阶段,辽宁应从改善制度供给入手,通过完善科技资源配置制度,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与动力,完善协同创新制度、科学核算制度,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吸引,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等,克服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障碍,实现发展价值观念、主导生产要素、发展目标、技术创新途径的转变。[42]这一时期的实证研究较上个时期而言,论文数量更多,研究内容更细致、更深入,更注重对创新驱动的微观层面进行研究。
(四)创新驱动与习近平思想研究
蔡兵从习近平“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列讲话精神”中分析了习近平关于创新驱动的战略思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我国已基本具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条件,经过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已建立全面独立的科研体系和科技队伍,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但仍需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即:树立创新自信,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以及搞好人才队伍建设。[43]郭新和总结了习近平同志在中科院视察时的讲话,分析了省级科学院支撑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提出科技人员要树立爱国情怀以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创新自信努力攀登科技高峰,深化改革激活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实施分类管理建立支撑驱动发展的组织架构,以学科调整抢占科技制高点,以凝练创新目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以改善科研条件提高创新服务能力。[44]也有学者分析了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指出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是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科技创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并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要求:“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扎实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大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45]徐东辉等梳理了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渊源及其主要内容。
总体来说,这一阶段关于创新驱动的研究成果较多。第一,从数量上来说,这一时期的论文数量较前两个时期呈井喷式增长;第二,从内容上来说,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内容较前两个时期更丰富,既有创新驱动的内涵、特征研究,又有其价值、影响研究;第三,从研究范围来看,这一时期的研究范围更广泛,既有理论层面的研究,又有实证层面的案例研究;既有宏观范围研究(国家经济层面),又有微观层面的研究(地方经济层面)。最后,从研究主旨看,这一时期对创新驱动的主旨研究更深入,既有对创新驱动做专题研究,又有创新驱动与习近平思想研究。因此,这一时期的成果研究较丰富、全面、深入,为创新驱动理论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未来研究展望
从最近十多年的研究趋势看,创新驱动理论研究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依然会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且随着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种热度较之当前会进一步升高。这种热度体现在表3中:
表3 历年知网发表相关主题的论文数量
专家学者们在研究创新驱动相关方面已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成绩斐然,吸引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和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参与进来,主要取得了如下成就:一是探讨了创新驱动理论的内涵、特征、必要性、价值等基础性研究;二是丰富并拓展了创新驱动的范围;三是在方法上,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四是探讨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所面临的困境与不足,并提出相应路径,为今后的实施过程中扫清障碍。对未来几年创新驱动的研究进行展望,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努力。一是要加强创新驱动战略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自十八大把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以来,虽然研究成果众多,但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回归到对创新驱动战略本身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上来,从理论上全面阐述创新驱动战略的内涵、内容体系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二是要强化创新驱动的多氛围、多学科的研究。创新驱动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创新也是全面创新,涉及所有的领域。但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目前创新驱动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科学技术等领域,虽然在深入研究阶段,其他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已有零星分布,但其成果却远不及经济领域;因此,需要多学科多角度研究创新驱动的意义、机制与影响。三是要加强对创新驱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关系的研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角度对创新驱动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创新驱动在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中的地位、创新驱动与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之间的内在关系、习近平创新驱动思想的内涵与体系等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缺乏有深度的成果。四是要足够重视马克思创新驱动思想,加强对马克思创新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从大多数的研究文献来看,大家都把关注焦点放在熊彼特和波特的创新理论方面,均从波特的创新驱动阶段来解读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对马克思关于创新驱动的思想,以及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创新驱动的立场和观点方法的借鉴成果还比较少。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2012-11-08).http: //news. xinhuanet. com/18cpcnc /2012-11/08 /c_1136-41526. 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EB/OL](2013-10-01).http://www.gov.cn/ldhd/2013-10/01/content_2499370.htm.
[3] 袁洪川.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子模型——分层创新驱动战略[J].经济工作通讯,1996(13).
[4] 孙孝科.高校科技创新驱动因素:内涵、表征、关系及其调适[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2).
[5] 柳卸林.二元的中国创新体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
[6] 夏天.创新驱动过程的阶段特征及其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2).
[7] 杨轶.试论创新驱动型产业政策[J].改革与战略,2008(2).
[8] 蒋玉涛,招富刚.创新驱动过程视角下的创新型区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7).
[9] 李柏洲,朱晓霞.区域创新系统(RIS)创新驱动力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8).
[10] 朱晓霞.基于SD模型的RIS创新驱动力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6).
[11] 辜胜祖.转型与创新是后危机时代的重大主题[J].财贸经济,2010(8).
[12] 夏天.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及其最新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9(S2).
[13] 黄毅.资源型经济转型与资源诅咒的化解[J].云南社会科学,2009(2).
[14] 付娟,屈瑞芳,毛加强.发展中国家投资创新驱动产业的过度竞争力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
[15] 许经勇.论经济特区的演变趋势:从政策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
[16] 庞柏林.中国农业技术创新驱动模式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8(1).
[17] 徐峰,杜红亮,任洪波、王立学.国外政府创新促进产业转型的经验与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0(16).
[18] 梁运文,劳可夫.网络分割、创新借势与中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断裂突破——基于国家竞争优势拓展的视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3).
[19] 汪青松.行政体制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20] 郭玉清.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财政目标取向[J].天津社会科学,2008(5).
[21] 李晓伟.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规律及其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7).
[22] 梅永红.创新驱动的体制思考[J].理论视野,2010(4).
[23] 孙青青,向刚,孙红兵.中国企业可持续创新驱动模式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4).
[24] 杨耀武,张仁开.长三角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S2).
[25] 縢明雨.我国自主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术交流,2006(11).
[26] 杨煜,张宗庆,胡汉辉.区域研发联盟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科研管理,2010(5).
[27] 于挨福,孙加臣.一个老工业基地的自主创新之路——从“柳州制造”到“柳州创造”的跨越[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3).
[28] 苏依依,周长辉.企业创新的集群驱动[J].管理世界,2008(3).
[29] 方健雯,朱学新,张斌.长江三角洲技术创新驱动机制的比较分析[J].软科学,2008(2).
[30] 葛红岩.制造业企业文化驱动技术创新的路径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的实证[J].财经研究,2010(7).
[3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33-547.
[32] 洪银兴.关于创新驱动和协同创新的若干重要概念[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5).
[33] 张银银,邓玲.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机理与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13(5).
[34] 陈勇星,屠文娟,季萍,胡桂兰.江苏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路径选择[J].科技管理研究,2013(4).
[35] 李东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
[36] 辜胜祖,刘江日.城镇化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J].人口研究,2012(6).
[37] 任保平,郭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创新驱动机制[J].学术研究,2013(2).
[38] 张来武.论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3(1).
[39] 储东涛.论江苏深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J].现代经济探讨,2013(4).
[40] 郑文范,孙家成.论创新驱动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4).
[41] 李海波,孔凡萍.黄河三角洲创新驱动战略的框架体系建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2).
[42] 李丹.辽宁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43] 蔡兵.马克思创新思想中国化的最新发展——全面理解习近平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列讲话精神[J].岭南学刊,2015(4).
[44] 郭新和.省级科学院支撑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路分析——以习近平同志在中科院视察时的讲话为导向[J].河南科学,2013(10).
[45] 刘芳君,张瑶.试析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责任编校:朱德东)
A Review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Innovation-driven Theory
SU Guo-hong, OU Xiao-jing
(AnhuiPolytechnicUniversity,AnhuiWuhu24100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innovation-driven theory becomes a hot topic in academic field. According to the stage, contents and quantity of the research on innovation-driven theory, the innovation-driven theoretical resear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such as the early research phase, concentrated study and in-depth research. We summarize and comparatively analyze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pursue its key point and trajectory, and indicate that China should study the follow aspects: firstly strengthen the systematic and holistic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research; secondly enhance more innovation-driven atmosphere and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thirdly study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novation-driven theory and Marxist Theory; and fourthly consolidate the study of Marx’s innovation-driven thought.
Key words:innovation-driven of socialism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 innovation-drived thought; development strategy
doi:12.3969/j.issn.1672- 0598.2016.03.002
*[收稿日期]2015-12-07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1YJA710043)“十六大以来党的自主创新思想研究”;2015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zdjy088)“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研究”;“概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工作室(Szzgjh1-1-2018-9);安徽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思政理论课教师)项目
[作者简介]苏国红(1965—)女;安徽芜湖人;安徽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欧晓静(1987—)女;安徽芜湖人;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0598(2016)03- 0009-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