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工作坊模式在新生儿脐部护理宣教中的应用

2016-06-18 06:49:08毛佳慧
护理与康复 2016年4期
关键词:工作坊新生儿

毛佳慧,陶 婷,何 倩

(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14)



床旁工作坊模式在新生儿脐部护理宣教中的应用

毛佳慧,陶婷,何倩

(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杭州310014)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护理;工作坊;宣教

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6.04.028

为防止新生儿脐部细菌定植和潜在感染[1],需加强新生儿脐部护理。由于产妇和新生儿在院时间有限,而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或脱落后脐窝愈合过程需延续到出院后,因此,脐部护理宣教对新生儿家长非常重要[2]。目前临床产科常采用以护士为主导,将注意事项口述宣教的方式行新生儿脐部护理健康教育,存在产妇对脐部护理仅有感性认识而未能掌握有关知识及实践操作的问题。工作坊是群体教育的有效辅导模式,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3-4], 强调的核心是参与、创新以及找出解决对策的方法。国内已将工作坊应用于专科护理培训教学[5-6],而引入到脐部护理宣教甚少。2015年1月至6月,本院产科对40例足月分娩初

产妇采用床旁工作坊模式行脐部护理健康宣教,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纳入标准:具有阅读理解和正确语言表达能力的产妇,无严重心身疾病,初产妇,单胎足月,本市常住居民,预期产后42 d能到本院复诊,告知产妇及家属本研究的方法和意义,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83例,按分娩日期单、双号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正常自然分娩由同一位助产士操作、剖宫产由同一位医生操作断脐。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

1.2脐部护理宣教方法

1.2.1宣教老师产科临床工作3年以上、熟练掌握母婴护理相关知识,具备指导技巧与沟通能力,能胜任健康宣教的护士担任。

1.2.2宣教内容脐带结扎方法、结扎脐带所用物品的优点、应用现状。产后观察内容:产后24 h内脐部有无渗血,24 h后保持脐残端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重要性;男婴在更换尿裤时上边缘向外翻下,尤其勿盖在脐窝上,脐部护理时充分暴露脐残端,胶质分泌物过多使用消毒干棉签蘸取等渗盐水擦净;根据时间及环境温度变化,脐带质地从潮湿—干枯—脱落,每个时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脐轮局部保持清洁能避免脐根部分泌物沉淀于脐窝及脐轮,促进残端早日干枯脱落和脐窝收缩。出院后观察与护理:对脐残端已脱落的新生儿洗澡后用消毒干棉签蘸干脐根周围水分;脐残端未脱落的用碘棉签从脐根底部沿周围脐轮螺旋式消毒,再换1根碘棉签消毒至脐轮,等待脐带自然干燥脱落;发现脐部有新鲜渗血、脐轮红肿、脐窝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异味时,及时电话咨询或医院就诊。

1.2.3宣教方式

1.2.3.1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宣教。即产妇分娩入母婴同室后,具有宣教老师资格的护士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操作时,将上述宣教内容通过讲述方式对产妇进行床旁宣教,在院期间嘱产妇随时观看宣教视频;出院当天,宣教老师将所有出院产妇或家属集中到产科示教室,再次讲述上述脐部护理方法,讲课时利用新生儿模型边讲边演示脐部护理步骤,课时40 min,宣教结束发放相关资料等。

1.2.3.2观察组采用床旁工作坊模式进行宣教。宣教分待产期产妇课堂-母婴同室-出院当天等阶段进行,护士床旁对产妇一对一指导,协助产妇及家属适时参与,随时解答处理不良问题。产妇课堂即准备阶段,讲解内容以上述宣教内容为主,同时利用婴儿模型对待产妇宣教新生儿脐部护理步骤及注意事项,要求待产妇在模型上练习。母婴同室即传授阶段,新生儿出生第1天,具有宣教老师资格的护士对产妇及家人进行一对一指导,先松解新生儿局部包被,告知断脐后使用的脐部敷料,首次沐浴后以暴露法护理脐带,期间脐部周围组织处于湿润状态需要及时更换敷料,让产妇适应新妈妈的心理过渡[7];新生儿出生第2天,具有宣教老师资格的护士床旁对新生儿边操作、边讲授脐部护理方法,同时邀请产妇或家属按宣教老师指示进行脐部护理实践操作;新生儿出院日(即正常分娩出生第3天,剖宫产第5天),具有宣教老师资格的护士与产妇共同护理新生儿脐部的同时,宣教老师对产妇进行脐部护理相关知识评估。出院当天,同对照组方式对产妇或家人进行集中宣教。

1.3观察指标

1.3.1产妇脐部护理知识及技巧和卫生行为知识:涉及脐部不同时期观察内容、护理要点2个部分;技巧:脐部消毒、清洁脐周皮肤、残端脱落处理;卫生行为:产妇接触新生儿前后手卫生行为。参考相关文献[3],每部分评价满分为100分,80~100分为掌握或良好,60~79分为部分掌握或一般,<60分为未掌握或差。出院当天,宣教老师对两组产妇进行脐部护理知识及技巧和卫生行为的评价。

1.3.2产妇对护士的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护士的服务态度、技能、知识传递共3条目,每条目采用1~5分评价,总分范围3~15分,得分12~15分为满意、6~11分为一般、5分及以下为不满意。出院42 d门诊复诊时对两组产妇以匿名方式进行满意度调查,当场填写当场收回,发放调查表83份,收回有效调查表83份,有效回收率100%。

1.3.3新生儿脐部情况产后通过电话定期随访和42 d后门诊复诊评估新生儿脐部情况,包括脐部并发症、创口愈合时间等。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校正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脐部护理知识及技巧和卫生行为情况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脐部护理知识及技巧和卫生行为情况的比较 例(%)

表2(续)

2.2两组产妇对护士的满意度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对护士的满意度 例(%)

Z=2.99,P<0.01。

2.3两组新生儿脐部情况见表4。

表4 两组新生儿脐部情况比较

3讨论

多项研究及文献指出[8-11],断脐后,残端面与外界相通,新生儿抵抗力差,若护理不当易感染。大多新生儿脐部残端脱落及残端脱落愈合通常在产后2周[1],而产妇和新生儿住院时间有限,一般自然分娩母婴72 h出院、剖宫产母婴5 d出院,致使新生儿的脐部护理延续到出院后。为提高出院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质量,目前临床常采用传统方式进行脐部护理宣教,即产妇分娩后,护士一边在床旁为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操作、一边讲解相关知识,出院当日再集中产妇进行脐部护理宣教,这种方式以产妇听、观看为主,不和实际操作联系,使很多产妇及家属出院后自己动手护理新生儿脐部时手忙脚乱,护理不到位,导致新生儿脐部出现异常。工作坊是一种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模式,由于主题鲜明、时间紧凑、形式灵活、效果显著,因此成为一种在学校、社会深受各类群体认可的辅导模式[12-13]。新生儿脐部护理应用工作坊模式宣教,突出以家庭为中心的母婴护理理念[4],通过待产期产妇课堂—母婴同室—出院当天对新生儿脐部愈合不同阶段宣教,不仅为产妇传递脐部护理相关知识,而且护士与新妈妈共同合作、宣教结合模拟操作,使其逐步了解脐部愈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解决方法,如脐残端分泌物过多、残端部分脱落的解决方法等,这种分阶段床旁边操作示范、讲授,同时要求产妇互动进行护理操作,使产妇知识、技巧得到很好的掌握,同时将知识和技巧转换行为,使得产妇有良好卫生行为,出院后能得心应手做好新生儿的脐部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妇对新生儿脐部护理知识、技巧掌握及卫生行为良好程度例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产妇对护士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时新生儿脐部并发症例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脐部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 Liu MF,Lee TY,Kuo YL,et al.Comparative effects of using alcohol,natural drying,and salicylic sugar powder on umbilical stump detachment of neonates[J].Journal of Perinatal & Neonatal Nursing,2012,26(3):269-274.

[2] 候秀丽.产后访视中母婴健康问题的护理干预[J].护理与康复,2012,11(5):470-471.

[3] 孙娟,曹松梅.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097-1098.

[4] 李启芬.工作坊式健康教育模式在新生儿家庭护理指导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40(6):1333-1334.

[5] 方小君,林彬群,朱蔚仪,等.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呼吸机护理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24):99-100.

[6] 史艳丽,程清洲,罗健,等.基于工作坊的康复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27):659-660.

[7] 胡赛玲,纵艳艳,王君文,等.母婴床旁护理在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3):254-255.

[8] 陈慕刁,严丽红,关惠慈.Orem自理模式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20(12):99-100.

[9] 刘菲,赵红,郭放,等.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8):986-987.

[10] 刘金凤,郑雪吟.新生儿断脐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09,15(3):296-297.

[11] 马力凤,戴红芳,瞿伟莉.中药敷脐法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2,10(9):2410-2411.

[12] 李林芬,林映莲,周玉华.工作坊模式在护理管理者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1,26(11):44-46.

[13] 郭代珠,赖玉兰,陈妙虹,等.工作坊模式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9):75-76.

作者简介:毛佳慧(1971-),女,本科,主管护师.

收稿日期:2015-12-04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75(2016)04-0390-03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4KYB319

浙江省人民医院护理科研项目,编号:2014 -HLB-007

猜你喜欢
工作坊新生儿
第三届“理解中国公共政策”工作坊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文学与文化(2022年4期)2022-03-23 06:18:24
论双导师讨论式工作坊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的应用
给新生儿洗澡有讲究
导致新生儿死伤的原因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近代史学刊(2017年2期)2017-06-06 02:26:04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12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中国修辞(2016年0期)2016-03-20 05:54:36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