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档案期刊集萃

2016-06-18 23:56谢建波
档案管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档案室角色定位档案馆

谢建波

企业历史档案资源整合开发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

张敏、翁丽娟在《中国档案》2015年第12期撰文,介绍了常州市档案部门,从2010年起,联合市工贸国资公司,开始了保护抢救工业档案(该市有市属破产、关闭企业100多家,档案120多万卷)留住城市记忆的探索与实践,利用旧厂房,建成了企业档案接收整理、保管查阅、陈列展示、旅游开发于一体的“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于2012年4月,在中华龙城常州旅游节上,常州百年工商档案展示馆正式对外开放。它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形成了抢救和开发企业档案的新理念。探索建立常州特色的,集企业档案保管利用、陈列展示、旅游教育一体的企业档案大整合、大开发的路子。二是创造了合作共建企业档案管理优势互补的新模式。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实现了从传统档案馆向“五位一体”的公共档案馆转型。三是构建了常州企业档案资源管理新体制。该博览中心为市档案局下属的全额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集中统一管理全市市属国有、集体破产、关闭企业档案。四是建成了全国档案教育社会实践新基地。与教育部门对接,成为多所大学、中小学档案教育的实践基地。五是搭建了展示独特档案历史文化的新平台。建成常州市百年工商档案展示馆4个固定展厅和2个主题展。六是汇聚成工业档案文化休闲游览的新景点(老照片、老档案、老厂房、老设备、老街老墙等工业遗存)。它给其他兄弟档案部门带来如下启示:一是抢救展示企业历史档案,开拓档案保护新思路;二是提升档案服务能力,打造便民服务新窗口;三是开发档案社会价值,提供档案教育新教材;四是激活档案综合利用,凸显工业发展新视角;五是打造文化精品力作,推进档案文化新建设;六是创新利用档案资源,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七是全面动员社会力量,搭建宣传展示新平台。

实现我国“互联网+档案”关键问题刍议

田伟、韩海涛在《中国档案》2015年第12期撰文,指出“互联网+”是2015年中国的热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互联网+档案”应成为我国档案界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对“互联网+”的科学内涵加以正确理解和把握。通俗地讲,“互联网+”的含义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种“+”并不是两者简单的组合,而是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实现深度融合,从而创造新的发展业态。从当前研究与实践看,“互联网+”总体上具有六大特征: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和连接一切。由以上的分析可见,“互联网+”绝不是简单地将商品或服务从线下搬到线上,而是借助互联网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故而“互联网+档案”是以档案数字化为基础,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所形成的智能化、知识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档案服务平台。因此,就当前而言,应该深刻把握“互联网+”的基本特征,联系档案界实际,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研究与实践上的突破:一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向“数据化”迈进,实施档案数据自动化整合;二是建设档案数据个性化推荐系统,推动档案服务进入“后检索时代”;三是建立档案用户需求感知引擎,实现档案部门循数整理;四是注重档案网络安全漏洞测试,增强档案网站安全性。当前,我们应当抓住“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契机,把握档案事业发展进步的方向,加快实现“互联网+档案”的目标。

档案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向立文、欧阳华在《档案学通讯》2015年第6期撰文,首先,对档案应急管理研究的国内进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发现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事前防范准备、事中响应处置、事后抢救修复等关键环节展开:一是关于档案应急防范准备的研究;二是关于档案应急响应处置的研究;三是关于档案应急抢救修复的研究。作者认为,档案应急管理问题的研究应重点关注档案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由此提出如下思路:一要统筹规划,建立档案应急组织体系;二要防患未然,健全档案应急预案体系;三要优化流程,规范档案应急响应体系;四要未雨绸缪,夯实档案应急保障体系;五要依法治档,完善档案应急法制体系。当前,各级档案部门要高度重视档案应急管理工作,统筹规划,建立档案应急组织体系,增强此项工作的组织性;健全档案应急预案体系,增强此项工作的预见性;规范档案应急响应体系,增强此项工作的科学性;夯实档案应急保障体系,增强此项工作的计划性;完善档案应急法制体系,增强此项工作的合法性。

不动产档案的形成环境与社会功能

陈永生、张肖千、刘婷在《档案与建设》2015年第8期撰文,指出不动产档案的形成环境,有以下几种:一是法制环境。不动产档案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有多种,不一一罗列,已构成了我国不动产档案管理与利用的法制环境。二是政治环境。合理利用与保护耕地、海洋、林木资源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是不动产档案形成与管理的政治土壤,为不动产档案管理提供了决策保障,维护了不动产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三是社会环境。不动产是财产划分的一种形态,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任何一类不动产档案资源的形成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四是自然环境。不动产档案的形成离不开土地、海洋、林木等资源环境。五是技术环境。不动产档案的管理工作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不动产档案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推动法规协调,防止法与法之间交叉与打架;二是方便公众查询利用;三是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四是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五是加快信息技术发展。

基于文化建设的城市档案空间组织优化

张晓玲在《浙江档案》2015年第10期撰文,指出档案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其与城市文化在空间上的互动与整合,对城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还存在着城市文化与档案空间互动的制约因素:一是城市档案的开放性有待加强。二是城市档案与城市文化的融合性不足。三是城市档案的流动性有待提高。作者谈到,城市档案的空间组织主要体现在档案信息的空间集散功能上。档案空间集散功能是指档案信息运动的空间表现形式,档案的收集过程表现为档案信息的空间集中;档案的利用过程表现为档案信息的空间扩散。因此,城市档案的空间组织特征有以下三点:一是节点式集散。它有两种类型,即“块块” 节点式集散和“条条”节点式集散。二是树链式集散。它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进步及社会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是节点式集散高级化的必经历程。三是网络式集散。它是节点式集散和树链式集散进一步完善的结果,是推进档案信息网络式流动的空间表现形式,形成纵横交错的数字档案流动空间。如何实现文化建设与城市档案空间组织优化,作者提出了三项发展定位: 一是进一步提升节点式集散功能;二是因地制宜推进树链式集散功能;三是积极构建网络式集散功能。

电子政务系统中档案室的角色定位

侯衡在《北京档案》2015年第10期撰文,指出了如何界定纸质环境中档案室的角色定位问题:一是法律法规对档案室的角色定位,即对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负责,使本单位的档案得以妥善保存并合理提供利用,最终移交给同级档案馆。二是传统档案学理论对档案室的角色定位,即机关内部的组织架构,保存档案的过渡性机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本机关。三是机关档案室对纸质环境中的角色定位,即负责本单位的档案工作,为本单位的各项业务活动服务,将永久保存的档案移交给同级档案馆。作者指出,在当前电子环境下,档案载体的可分离性、对系统的依赖性、信息的易变性和可改性,给档案工作带来变化和挑战,但对档案本质的影响,并不明显。在学术界理论界流行的全程管理理论和前端控制理论,因不服“水土”而遭遇实践上的尴尬。正所谓:理论虽好,难以实现。作者认为,当前应明确档案室的角色定位,使其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档案室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的角色定位与传统纸质文件管理类似。档案室的角色定位主要包括:一是机关档案工作的负责者。二是机关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者。三是档案馆基础工作的支撑者。四是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辅助者。五是电子文件审计工作的参与者。

用新的发展理念推动

档案事业、档案工作新的发展

甘肃《档案》2015年第11期刊发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来引领、指导、发展我们的档案事业与档案工作。作者结合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五个坚持:一、坚持创新理念,这是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以理论的创新推进实践的创新,以制度的创新推进治理的创新,以科技的创新推进体系的创新,以文化的创新推进开发的创新);二、坚持协调理念,这是档案事业全面发展的遵循(注重解决档案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注重解决城市档案工作与农村档案工作不相平衡、注重解决机关档案工作与社会组织档案工作发展不相一致等问题,使其互为动力,互相促进,全面发展);三、坚持绿色理念,这是档案工作持续发展的基础(各个新建档案馆,应坚持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把档案馆建成当地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为节约木材资源,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快无纸化办公的步伐,档案馆应加大接收电子档案的力度);四、坚持开放理念,这是档案工作跨越发展的根本(只有开放发展,档案工作才有生命力);五、坚持共享理念,这是档案工作同步发展的方向(档案馆、档案室档案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全社会共享档案信息资源)。

猜你喜欢
档案室角色定位档案馆
勘测设计单位数字档案室建设探讨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数字档案馆建设思考
高校档案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与需求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以省三星级档案室创建为契机全面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