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凌晨
2016年1月14日,吴萍老师在监考中不幸离世,人们无不为之悲痛惋惜。与此同时,媒体迅速展开报道。在校方尚未还原事故原貌时,网络上立刻出现题为《江苏一女教师监考时猝死》《36岁女教师监考时猝死无人知》的报道。稍加比较,可发现前者题名尚属中性,后者做出了“无人知”的推断。随后,事实层面上,警方尚未公布调查结果之时,一篇题为《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中学生平静做题——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何以造就?》便出现于微信朋友圈。不难看出,该文作者做出的则是“有人知”而且“知而不救”的推断。在语言上,使用了“平静做题”“冷血无知”“考试机器”等词汇来加以渲染。此后,部分媒体人不满于此,于人民网刊登《“女教师监考死”是谁不求甚解胡乱喷?》一文。
如果说伸手去扶倒地的老人,是在陌生人情境中发生的,那么在某些人看来,此次事故似乎更为严重,因为它是发生在熟人(至少是半熟人)之间,是在学校教室这一育人之地。对于此类事件的报道,部分媒体总是“青睐”于将矛头指向年轻一代的冷漠无情、道德教育的徒然无功,以此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引发全民的热议,仿佛如此这般,社会成员便可有所担当,道德教育就会事半功倍。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人为地将这类事件连续加以突出报道,所产生的放大效应难免会让读者产生错觉,并据此为现实描绘出一幅图景:全民道德滑坡,助人便会被讹。
在如此浮躁喧嚣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扶正道德与道德教育。首先,与社会对道德教育现状的种种抱怨相比,这个时代恐怕更希望看到社会承担道德教育责任的意识和行为。作为社会教育工作者的媒体人,可以进行正面报道,树立道德榜样;也可以负面报道,揭露社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但是,与事实不符的负面报道既不能为我们展现道德的现实,也无助于我们描绘道德的前景,应极力避免。
其次,纷繁报道有千万种,事实真相是唯一的。面对社交平台上疯狂转载的众多报道,教育者不妨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以确认报道的真实性,而非一转了之,继而成为虚假报道的传播者。对于凭借自身学识不能辨清真实与否的报道,教师也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不能仅凭一己之见,对新闻事件评头论足。这并不是社会冷漠,而是基于虚假报道的评论会汇聚为网络暴力,伤害当事人,更伤及整个社会。
最后,儿童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遭遇他人的帮扶请求,对此教师不仅仅是简单地教学生帮或不帮,而更应该培养学生施助的技能,这其中不仅包括如何施予帮助,更涵盖识别的技能,即能够分辨碰瓷与真实求助。
责任编辑/张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