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自觉、自信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6-06-17 15:01何萌
现代交际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何萌

[摘要]早在党的六中全会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将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觉包含在内,而文化自信与自觉也是“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们党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探索中凝练出的中国当代的核心价值观。现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兴国之本,更是文化强国的重要体现。而在该种环境背景之下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自信、自觉,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实际内涵着手进行分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两者之间关系予以初步探讨,以期为后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以及文化自信、自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方面的参考依据,更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0-0009-02

通常来讲,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富强以及稳定,往往需要通过统一的价值观将人民群众强有力地凝聚在一起,进行国家建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指明了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强化大众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觉,更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实现全民素质的有效提升。

一、初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涵

(一)文化自觉内涵

通常来讲,文化自觉指的是政党以及民族基于文化层面上的觉醒以及相应的觉悟。一般文化自觉展现的是政党以及民族将文化对于国家发展作用实际的提高,同时对于文化内在认识予以增强,在此基础上有效发展并推行文化。具体是指政党以及民族对于文化基于历史进步作用是否能够正确认识,是否能正确把握文化的内在发展规律,是否能够肩负文化发展的重任。可以说,政党以及民族对于文化自觉的内在认识,真正影响到了文化的后续繁荣,更加影响到了政党民族未来的发展命运。[1]而文化自觉之所以具备上述影响力,内在原因是文化自觉从其本质上讲源于众多文化建设所具备的强大精神力量,更源于这些文化建设对于文明社会以及进步社会的热切追求。因此,文化自觉也就成为了文化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文化自信内涵

通常来讲,文化自信指的是政党以及民族基于文化层面上本民族文化予以的价值肯定,[2]展现的是对本民族文化内在生命力的坚信。可以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着文化自信以及包容开放的气度,也正因文化方面的自豪感,进而才能形成现今辉煌灿烂的优秀文化。站在历史层面上讲,近代由于国家的内外忧患不断,加之社会长期处于艰难转型的过程中,因此近代阶段的社会大众往往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不具备科学以及理性化的良好认知,进而展现出了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不够自信或者是过度自大,无论是文化上的自大还是自卑,都对民族文化的良好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站在现实层面上讲,如今世界文化交融日益密切,在该种环境背景之下以成熟心态着眼于本民族文化就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以成熟的心态反思本民族文化势在必行。而充分提炼以及有效挖掘我国民族文化并具有相应的文化自信,则是新时期国家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本质上讲属于哲学范畴之内。以一般意义层面上而言,是利用实践进行世界改造而展现出的一种价值论和认识论,更是人类对主体予以认知和价值判断的重要过程。而价值观按照其地位的不同可以分为这样两大类,一类是核心价值观,另一类就是一般的价值观。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观体系,而其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是不尽相同的:我们所说的一般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价值观体系中居于从属地位;而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价值观体系中则居于统领和主导地位,这类价值观统领和引导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这就是核心价值观。一般的价值观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和追求仅仅是关于社会某个领域或方面的;而核心价值观则体现了这个国家和民族所特有的、普遍的基本价值理念以及文化精神追求,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公民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

可以说,每一个民族、国家均具有自己相应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在不同历史阶段以及不同发展进程中所具备的核心价值观也不尽相同。著名政治社会学者帕特里克曾提到:“众多的历史表明,民族内在觉醒最重要的体现是在价值观上,价值观能够为政党提供强大的支持力量,反之,政党强大与否也与价值观息息相关。总之,社会进步首要的条件不在于政治的进步,而是科学价值观的有效构建。”而这里面所说的就是核心价值观的作用。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长期遵守和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价值观念,和广大民众普遍遵循的根本准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逐步探索、发展和形成的。

就当前来讲,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们党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探索中凝练出的中国当代的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这24个字所体现的12个价值理念,体现了国家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地反映着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行为方式和思想准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二、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间的内在关系

(一)文化自觉的提高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一般来讲,核心价值观反映的是民族国家文化本质以及文化精神,体现的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脊梁,更是国家能够稳定的核心凝聚力。而我国只有大力培育和践行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全社会中形成统一的道德规范以及共同理想。而文化自觉从其本质上讲,则是价值认同的一种表现,更是国家以及民族构建核心价值的源动力。如果一个国家、民族缺少该种根植于人民深层心理层面的文化传统,那么也就没有所谓的文化自觉,更不会形成相应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可以说,正是有了文化自觉,才能够为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在全社会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是朝夕即成的,要使社会全体大众达成普遍的共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文化自觉则从内在属性上归属于文化认识论范畴之内,体现的是对文化发展以及变迁规律本质的实际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需要在将优秀民族文化予以良好吸收、凝练的基础上展现出的社会实践成果以及发展成果,因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更需要清晰认识到文化自觉的重要性。

(二)文化自信的增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证

现今世界发展较为快速,世界经济格局也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而在该种环境背景之下,我国的文化要想真正走出国门,展现在世界大众眼前,就需要对自身文化予以特点上的全面认识。尤其是需要对自身文化中具备的长处保持坚信以及肯定的态度。[3]此外更加需要对现今文化状态予以有效认识,对于自身文化的未来发展设定方向。

现今在全球化经济良好推进的背景之下,社会主义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潮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较大挑战,可以说,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接受着西方价值取向在各个方面的不断冲击。而无论是挑战又或者是冲击,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社会大众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予以了认同弱化,这对于践行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较大的阻碍作用。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影响和交流愈加深入,虽然能够吸收大量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但是也需要对自身的传统文化有较强的自信心。而强大的文化自信则从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我们本民族核心价值观地位的稳固和顺利的践行,更有利于我国社会群体在面对西方文化的时候能够以理性的眼光合理对待,并在此基础上对自身文化予以缺失补充以及优势发扬。此外,文化自信更能够促使社会主义文化在面对众多西方文化时,能够将消极以及错误文化思想予以摒弃。[4]最终,通过文化自信不仅将社会群众以及党员凝聚起来,而且还能够促使社会大众以及党员进行正确的科学价值判断,这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从上述角度来讲,文化自信的增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证。

(三)文化自信及自觉提高的过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统一的

文化自觉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奠定坚实基础,而文化自信则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保驾护航。此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同样也进一步加深了社会大众文化自觉,促使社会大众以及党员对于我国文化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文化聚集力以及吸引力的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也同样能够进一步提升社会大众的文化自信,尤其是在现今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之下,对于我国实现文化自主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其实与增强文化自信以及自觉的内在过程是统一的。通过较强的文化自信以及自觉,进而能使中华文化繁荣下去,并将其推出国门,被更多的西方国家所真正认知。而这也需要我国人民能够避免文化自卑心理,当然更不能出现文化自大的状况。[5]此外还需要回避文化虚无倾向,并对传统文化予以科学良好的认知。在除旧布新的基础上,对我国现有文化进行良好转化以及有效变革,最终使中华文化能够全面地健康发展。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才能实现文化自强,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践行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而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必须对文化自信以及自觉有着充分的认知以及有效的研究,通过增强文化自信与自觉,最终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最终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印亚军,徐惠忠.文化自信: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23-26.

[2]李祖平,安小文.红色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覆盖——基于文化软实力视域[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6.

[3]陈泽环,马天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讲话的体会[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07):55-60+92.

[4]李阳,仰滢,刘良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基于文化自觉的理论视角[J].教育评论,2015(11):98-100.

[5]李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J].理论与当代,2012(12):10-12.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