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吴遵民
加强学校、社会联携,共创培育儿童思想品德高地
——再论“道德是否可教”之命题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吴遵民
摘 要:加强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意义重大。从学生个体成长角度而言,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健全人性与人格,修养自身、熏陶品质永远应该成为教育的第一要义。关于影响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决定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学术界已有大量成果,一个基本共识是: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并不是单纯地依靠学校教育形成的,其根本动因是儿童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模仿与学习才形成的。文章提出三点建议:1.加强对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与本质特点的研究;2.加强学校与社区教育的联携,创建适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3.成年人要为下一代成长作出表率。
关键词: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决定因素;学校与社会联携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更是民族未来的希望,因此,少年儿童能否健康茁壮成长,思想品德是否健全纯真,不只是个人或家庭的问题,而且是事关祖国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由此,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实属重要。那么,作为一名肩负着教书育人、授业解惑神圣职责的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少年儿童思想道德的教育,尤其是对其形成的规律予以深入研究,无疑是学者责无旁贷的社会使命。
思想品德教育即使在古代也是放在第一位的。如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言之,要齐家、要治国就首先需要修养自身。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上述论断的重要性。近年来被追查的贪官污吏,动辄贪污成万上亿,有人说他们辜负了党的培养,但笔者则认为这不是党性教育的不足,而是人性教育的缺乏所致,说到底还是一个修身养性的问题。
因此,对于每一个个体,尤其是少年儿童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健全人性与人格,而修养身心、熏陶品质亦永远应该成为教育的第一要义。改革开
放以来,政府逐渐把发展经济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关注民生固然重要,但不幸的是教育不能坚守自己的立场,以致本为促进生命成长的教育亦成为了推动经济的手段与途径。而长期缺失灵魂教育的结果,则是反映在社会层面中的各种低俗风气与道德危机的泛滥。社会道德冷漠的现实甚至侵入了学校,在培养精英、选拔人才观念的引导下,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灵魂教育、道德修养则成了摆设和鸡肋。而缺失了人性与情感的教育,犹如一匹脱了缰的野马,如今发生在校园的暴力事件乃至杀人事件层出不穷,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事件以及上海复旦大学的投毒事件等,其根子都在于这些当事人儿童时代的教育出现了问题。为此,有学者尖锐地指出,我们现在的教育培养的只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故而重新认识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对今后的个人成长乃至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加强对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无疑十分必要和重要,那么我们需要探究少年儿童的道德观念是怎样形成的,其形成过程又受到外界与内在哪些因素的影响。对于这一课题,国内外学术界早已有了许多的研究与探索。如为人所熟知的所谓知情意行的理论,即人的道德品质是由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各种因素交互影响、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少年儿童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上述论断笔者认为还是有过于笼统之嫌。如“知”就既有感知,也有认知的意思。前者比较感性,后者比较理性。那么到底是感性的影响大,还是理性的力量强呢?又比如“情”和“意”,前者强调内在体验,含有强烈的情感因素,而后者强调的是意志,即提倡的是坚韧不拔,那么这两者之间孰轻孰重、又是如何达成和谐统一目标的呢?这些似乎都是似是而非的描述而难以有量化的标准,难以用尺度去衡量。理论上的模糊则会导致德育实践的迷茫与缺乏针对性,有时甚至因为对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与本质缺乏深入研究而在实践过程中出现误导与误判。如上述的药家鑫事件,起因只是一次平常的交通事故,但结果却是药家鑫拔刀杀人,那么用上述“知情意行”的理论又怎么去作解释呢?实际上药家鑫是一个我们所认为的乖孩子,也是一个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所受教育的背景应该与暴力无关,与邪恶更是无缘,但恰恰是这个老实孩子却因为受到来自成人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他平时犯点小错就被父亲关在地窖受罚,而农民工难缠的社会舆论又让他深受其害,其律师在辩护时称其为激情杀人,说的就是在成人社会的误导下,导致了我们孩子的心智缺失。上述事件引发的结果值得深思,关于思想品德是不是由老师教出来的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从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来看,道德难以用说教的方式传递给儿童,道德乃是儿童对成年人的模仿,是受成人世界熏陶的结果。
如美国学者罗素·柯克(Russell Kirk )在《美德:可教吗?》(Virtue: Can It be Taught?)一文中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将美德分为两种,一种是道德上的,一种是知识上或智力上的。道德上的是由于早期家庭、学校或者社区养成的习惯而形成的;而智力上的则是通过哲学、历史、文学以及相关的纪律形成的。”其后罗马人的经历佐证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美德不是在学校能够教成的。最后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美德可以作为一种推理的过程而教,但不是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它不能通过不恰当的和像变色龙似的知识去教”。
在另一篇《美德何以可教?孔子道德教育悖论》(Can Virtue be Taught and How? Confucius on the Paradox of Moral Education)文章中,中国学者黄勇(Yong Huang)甚至对孔子的道德可教论提出了反对意见,他首先认为“孔子所说的教育指的就是道德教育”,然后他认为“道德虽然有可教的成分,但是不能像理论知识或者技能那样去教。最有效的德育方式就是个人的榜样”。
通过以上的介绍与论述,我们基本上可以形成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少年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并不是单纯地依靠学校教育形成的,也不是学校单方面教育所能决定的,其根本的动因是儿童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模仿与学习才形成的,这就是所谓的“道德不可教”。
诚然,提出这一观点并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学校德育的意义,或者否定学校教育在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必须指出的是,单纯依靠学校教育,对少年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最终影响他们思想观念形成的乃是整个社会环境,乃是我们成年人的榜样与模范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就少年儿童思想品德的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1.应该结合现代信息社会的特点,加强对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与本质规律的研究,以便与时俱进,减少误判与误导。
2.应该加强学校与社区教育的联携,以创建适合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并使学校的德育教育在社区得到延伸。
3.基于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儿童对成年人的模仿,因此任何一个社会意义的成年人都要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作出表率。尤其是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模仿者,其精神教养、行为举止对幼小孩童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因此通过终身学习、社区教育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与自身修养,对孩子的成长将具有重要作用。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重视下一代的成长。相比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健全的人格与人性更为重要。如果通过研究确认成人社会对孩子成长具有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那么我们就要花大力气去净化社会环境。其一,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携,让儿童生活的社区成为引导儿童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场所。其二,通过社区教育培养家长和社区居民的教育责任和意识。由于我们每个人都身处这个社会,每个孩子也都是其中的一份子。如果社会环境净化了,则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们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首先承担起以身作则的榜样与模范责任,并充分发挥“净化器”的作用。而只有我们每个成年人都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使这个社会风清气正,才能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一片干净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朱小蔓:《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思考》,载《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2014年。
[2]Russell Kirk, Virtue : Can It be Taught ? Modern Age, No. 3-4, 1982.
[3] Yong Huang, Can Virtue be Taught and How?Confucius on the Paradox of Moral Educatio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011, p. 402.
[4]吴遵民《道德可教吗?》,《新民晚报》2006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