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家庭旅游业经营状况对居民地方感的影响

2016-06-16 08:32杨跃跃王一涵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九峰农家乐受访者

杨跃跃 王一涵

本文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将地方认同分解为自然环境认同、基础设施认同、社交关系认同与情感认同四个维度,分析地震后彭州九峰村居民对本地的地方认同。研究发现,家庭旅游业经营状况的不同引发了居民个体对地方认同的差异。本文认为,只有通过家庭旅游业的恢复,才能消除地方认同差异,提升居民的认同度。

一、引言

1970年代以来,地方理论成为人文地理研究的研究重点。学者们对地方的研究也更加注重对其归属与依恋功能的探讨,而认同则更是明确的指明了是一个主观的概念[1],所以地方认同的概念更多的强调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物理环境对地方认同的影响。孔翔等认为地方认同的基础是人与所生活的社会之间的互惠关系。[2]尤其是对于利益相关者来说,有时候自然景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方认同感。[3]所以,在对一个有着复杂社会关系的群体进行研究时,我们对地方认同维度的考察应该更为全面。本文从地方认同理论出发,探讨居民地方认同自然环境认同、基础设施认同、社交关系认同与情感认同四个维度,以此分析乡村家庭旅游业的发展对居民地方认同的影响机制,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对当地乡村家庭旅游发展的建议。

二、九峰村居民的地方感

银厂沟,位于距成都89公里的彭州市龙门山镇。由于地处白水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这里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4℃,因而成为距成都最近的避暑休闲胜地。每年6-8月,以川渝两地为主的避暑度假游客便会涌入这一地区。至2007年,银厂沟景区游客接待量已达5-6万人。依托于银厂沟景区,当地乡村旅游也快速发展,不少农户都以农家乐接待作为生计的一项重要来源。其中,靠近景区的九峰村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领头羊。

笔者于2015年7月12日-15日对彭州市九峰村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法等方法,主要了解当地居民的人口结构特征、日常生计方式,以及当前九峰村乡村家庭旅游业发展现状等内容。我们将地方认同分为以下几个维度:自然环境认同、基础设施认同、社交关系认同、情感认同。前两者是与物理环境有关的景观的认同,关系到当地居民是否能够从中受益的问题。后两者则是精神层面的认同,更多的是指将自身纳入当地并成为其中一员的问题。由于本地居民开办农家乐时间较长,因而根据农家乐经营情况,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一)经营状况良好,目前仍在经营

由于5·12地震及8·27泥石流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造成了破坏,游客对自身人身安全的考虑及当地政府为了游客的安全,限制危险地带农家乐的发展,造成了九峰村旅游业不均衡发展的局面。位于相对安全地区的农家乐经营比危险地带农家乐经营好,而且对基础设施、社交关系、情感的认同都比较高,是因为其大多占据着有利的旅游区位,且服务设施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在自然环境认同方面,这类受访者更多是关注与自己利益切身相关的周边环境。但在谈及收入时,他们对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的认同度就会降低。

“以前路好嘛,大家都敢进来。现在到处是泥石流,还有些(损毁的)地方都没修,游客都不敢进来了。”(B1,女,九峰村居民)

(二)经营状况较差,目前仍在经营

这一类受访者的地方认同感最低,但对情感认同最高,这主要是因其长期居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有关。由于此类经营者所处区位不佳,因而对基础设施与自然环境有较大需求。

“以前搞农家乐,那些全部是大路。5·12地震了,路那些都有点窄了”。(B2,男,九峰村居民)

在社交关系认同方面,多数受访者表现的是中性和消极的态度,这从某种角度上说明经营状况的好坏会影响社交关系的认同,而景观则是影响经营状况的基础。

(三)因灾害经营受损,目前放弃经营

这一类受访者因为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对景观认同及社交关系认同呈现一种很平和的态度。对情感认同的感知要高一些。总体上,这一类人受访者的地方认同是偏低的。

“(邻里关系)还行,关系嘛反正就跟原来差不多,没得啥子变化。”(B3,女,九峰村村民)。

(四)从未经营

这一类受访者的地方认同感和第一类受访者大致相似。这一类型的受访者更多的是对居住的房屋有一些不满。由于从以前宽阔的空间搬到现在空间狭小的统规统建的小区房,加之原有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被剥夺,导致这些居民对本地的评价不高。其中,文化水平越高的被访者对基础设施越敏感,认同感越低。

“地震之前的时候旅游发展的好,道路什么的都是比较好的,现在就不怎么好了,政府都不怎么重视了的”。(B4,男,九峰村村民)

这一类受访者对社交关系认同的感知度是这四类人中最高的,对邻里关系的评价总体上是积极的。

“这小区住的都是一个大队的,基本上都认得到,交流是要(比地震前)多一些”。(B5,女,九峰村村民)

三、家庭旅游业经营状况对居民地方认同的影响

经过5·12汶川大地震的冲击,银厂沟景区遭到了毁灭式的打击。震后,政府对基础设施进行了修缮,但一些较偏僻的地区并没有恢复到从前的水平。从5.12震后九峰村旅游恢复情况来看,地方认同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未从事家庭旅游业者、经营状况较好者、放弃经营者、经营不良者(见表1)。

表1 九峰村居民地方认同评估表

经营状况 环境认同 基础设施认同 社交关系认同 情感认同

良好 中 中 高 高

不良 低 低 低 高

放弃 中 中 中 高

从未经营 中 高 高 高

经营状况良好的受访者对周围的景观认同度高,但在涉及营业收入时就会对削弱对当地景观的认同。而经营状况不良的受访者也因为景观被破坏影响其接待与收入,对景观的认同更低。也因为收入差异较大,导致当地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经营不良者的社交关系认同要比经营良好者的认同度低。对于放弃经营者而言,由于当地景观和其自身收益的关联中断,因此对景观的敏感度并不高,但对情感的认同度仍然较高。对于从未经营者,他们更加关注基础设施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捷以及精神上的感受,所以他们对基础设施与社交关系的认同度高。但是他们不能像农家乐经营者一样从自然景观中获取收入,因此对自然环境的认同感也持居中态度。四种类型的受访者的情感认同度都很高,也就说明时间的积淀促进了情感认同的增强。由于他们在村落里长期居住,对村落的过去和现在的了解都很多,因此也对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四、建议

我们认为,当前九峰村家庭旅游经营受到政策、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限制,无法恢复到灾前的水平,由此引发了经营状况不同的农户对地方认同程度的差异。若要消除这种差异,强化居民的地方认同,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完善。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宣传,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及吸引力。据了解,银厂沟当地的居民正在通过集资的办法来修复银厂沟景区,当地政府可以借此向外界进行宣传以提升游客的安全感并向上级部门请求资金的援助。

(二)放宽政策,灵活应对,促进市场的均衡发展。目前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一些情况,有的农家乐客源不断,有些农家乐却很少人住,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设施陈旧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而政府又不同意改造。今后政府应该以一种切合实际的办法去应对。

(三)增加就业机会,使更多的民众从中受益。在不影响景观与秩序的条件下,允许当地居民沿街售卖旅游商品。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九峰农家乐受访者
农家乐里去休闲
杜鹃花红农家乐
家乡的九峰索桥
家乡的九峰索桥
欢迎来咱农家乐
让农家乐再乐起来
关于九峰茗茶未来战略的几个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