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书宽
【摘要】本文作者围绕新课程理念,从立足生活教数学,学生感到真快乐、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共享资源和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卓越课堂这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数学教学感悟,道出了自己与新课改同成长的深刻经历。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 初中数学 教学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39-01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我更体会到新课改带来了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几年新课程的教学,深刻地体会到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被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所取代。课堂活了起来,学生动了起来,他们会思、会想、会问、会说、会做、会议,好奇心和求知欲异常浓厚。下面本人谈谈新课改理念下的一些数学教学感悟,与同行商讨。
一、立足生活教数学,学生感到真快乐
因教材的更新,新教材中没有《代数式》这一节,但在选学内容中却有《代数的故事》。为了让学生能简洁地明白代数式的意义,我从生活实际出发,以例施教,向学生说道:“代数式不仅在数学中有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大量存在。如一支钢笔a元,8支钢笔价值多少钱,谁能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学生们顿时思维活跃起来,在老师的启发之下,每个学生争先恐后地在生活中找实例。只要让学生能明白代数式实质就是用字母来代替数,就达成了教学目的,从这节课中能深深感悟到新课程倡导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和“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新理念。
二、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让学生共享资源
初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新教材学习课题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没有亲自实践,学生是不会有立体感的。于是我就让学生带来土豆、萝卜或其他的可造型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动手实践,激发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太阳光与影子》一课中,我在备课时总觉得影子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不会有什么更新的花样。但在实际课堂上,学生却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充分展示了小组合作的力量,他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大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不同影子,在操作中观察不同时刻影子的方向和大小变化的特征。活跃的课堂气氛,加之多媒体课件的呈现,让学生的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展示。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学生还在活跃的氛围中指出生活中应用的数学知识,以及与物理学科的联系。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学生学习的良好课程资源。在《图形认识初步》这节课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以直角三角板长的直角边为旋转轴,将三角板旋转一周,得到的是什么几何体?如果直接给学生答案是圆锥体,他们不但不明白为什么,也想象不出来这圆锥体是怎样形成的。于是,我让同学们带来购买的三角板,在课堂上动手转一转,彼此间进行交流,促使他们对圆锥体关键特性的理解和认识,大家共同分享发现和成功的快乐,共享彼此的资源。
三、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卓越课堂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应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实现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初步体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3.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但环顾教学现状,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试验、操作、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的讲解取代;甚至学生的独特见解和疑问也被一些老师扼杀,这些都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不利用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卓越课堂的构建。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数学教学,我还有许多深刻的感悟和收获,远不是上述几条就能一言以蔽之。我深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卓越课堂的打造,初中数学教学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彰显出其巨大的生活魅力,助推师生与新课程同成长。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孙晓天、张丹,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