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督针刺联合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2016-06-16 01:06赵立新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督脉针刺

郭 霞,赵立新

山西省中医院(太原 030012),E-mail:447008218@qq.com



通督针刺联合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郭霞,赵立新

山西省中医院(太原 030012),E-mail:447008218@qq.com

摘要:目的观察通督针刺联合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顽固性面瘫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治疗组采用通督针刺联合闪罐,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针刺联合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显著。

关键词:顽固性面瘫;督脉;针刺;闪罐;口眼斜

面瘫为临床常见病之一,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中医称为“口眼斜”。多数面瘫病人经针灸等合理有效的治疗,可在发病2个月内痊愈。但仍有15%~20%的面瘫病人由于病情严重或失治误治而逾期难愈。顽固性面瘫是指病程超过2月仍尚未痊愈者。本研究采用通督针刺联合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山西省中医院门诊就诊的8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19岁~61岁(39.20岁±10.99岁);病程2.2个月~5.9个月(3.32个月±0.86个月)。对照组41例,男17例,女24例;年龄20岁~63岁(38.12岁±12.48岁);病程2.1个月~5.7个月(3.44个月±1.02个月)。两组病人一般资料、House 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  例

1.2诊断标准参照贝政平等主编的《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现代临床医学诊断标准丛书)第2版之“面神经麻痹”[1]。

1.3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者;②病程2个月~6个月者;③年龄18岁~65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①病程小于2个月、大于6个月者;②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③继发于其他疾病;④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内分泌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病人;⑤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⑥不能联合或者不能耐受针灸治疗及未按规定坚持治疗、无法判定疗效者。

1.5治疗方法

1.5.1对照组针刺治疗。取穴:参照石学敏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制定[2]。主穴:阳白、攒竹、四白、颧髎、地仓、颊车、合谷、足三里。配穴:目合困难加申脉;流泪加睛明;鼻唇沟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听觉过敏或减退加听宫;舌麻、味觉减退加廉泉。合谷取健侧,足三里取双侧,余穴均取患侧。

针具:使用汉医牌一次性针灸针。操作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阳白向鱼腰透刺1寸,攒竹向丝竹空透刺1.5寸,四白向睛明透刺1寸;地仓向颊车透刺2寸~2.5寸;颧髎直刺1寸,合谷、足三里均直刺1寸~1.5寸。足三里用补法,余穴均用平补平泻法。各穴均捻转进针,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睛明不行针,余穴中间行针1次。

1.5.2治疗组

1.5.2.1针刺治疗取穴:主穴在对照组上加百会,向后平刺1寸。配穴、针具及操作方法同对照组。

1.5.2.2闪罐治疗在患侧面部的额部、面颊部和下颌部,自上而下做闪罐治疗,直至局部皮肤潮红。闪罐方向:额部自阳白穴向前发际闪罐,面颊部自颧髎逐渐闪罐至太阳穴,下颌部自地仓逐渐闪罐至下关穴。闪罐时当感觉罐口温度升高时应及时换罐,以免烫伤。每次操作6 min。

1.5.3疗程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不休息,治疗3个疗程。

1.6疗效观察

1.6.1观察指标H-B面神经功能分级:参照1988第五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究研讨会推荐使用的H-B面神经功能评分级系统[3]。

1.6.2疗效标准参照1988第五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究研讨会推荐使用的H-B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3]。痊愈:面部所有区域均正常;H-B分级评价为Ⅰ级。显效:面部轻微的功能减弱及轻微的连带运动,静止时面部对称、张力正常,上额运动中等,眼裂轻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角有轻微的不对称;H-B分级评价为Ⅱ级。有效:面部有明显的功能减弱,单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连带运动、挛缩和(或)半侧面部痉挛;静止时面部张力正常,上额运动微弱,眼裂用力时可完全闭合,口角明显不对称;H-B分级评价为Ⅲ级。无效:静止时面部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眼裂用力不能完全闭合,口角仅有轻微的运动;H-B分级评价为Ⅳ级~Ⅵ级。

2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顽固性面瘫由于面神经损伤平面和轴突变性的程度较高所致。中医认为本病或因素体正气不足、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或因病情严重、失治误治,病程迁延日久,正气亏虚,气虚不能行血,致气虚血瘀,阳气痹阻,诸阳经经气不利,气血经络痹阻不通,使面部经筋长期失于濡养而驰缓不用所致,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之顽疾[4]。《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经筋主司运动的功能与阳气的盛衰密切相关。阳气贯通条达,则经筋得养,筋无弛缓,才能维持其正常的运动功能。故治疗本病应通阳益气、活血通络、濡养经筋。

督脉为“阳脉之海”,与全身各阳经都经气相通,统督一身之阳气,对全身阳气起统率、督领作用,其上之穴位能调整一身之阳气。《素问·骨空论》中言督脉“循额,至鼻柱……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故督脉阳气通达,则诸阳振,人体正气充足,气血经络运行通畅,经筋得以濡养,面部肌肉的功能恢复正常。

百会穴位于巅顶,人体最高处, 为督脉之极,诸阳之会。该穴为手足三阳、督脉和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能贯通诸阳经。故针刺百会可通督振奋阳气,扶助正气,宣通诸阳各经,并向颜面部扩散,居上治下, 升阳益气、宣导气血,又可疏散头面部风邪,以达通阳益气、活血通络、濡养经筋之效[5]。由于病程较长、容貌受损,往往病人自尊心受损,心情抑郁,针刺百会又可疏肝理气解郁,有助于促进面瘫的恢复。

针刺面瘫患侧的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等穴位,可疏调局部经筋功能,活血通络,使经脉气血运行通畅,经筋得养。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阳明经多气多血,合谷具有益气养血的作用。《四总穴歌》曰:“面口合谷收”,该穴是治疗面瘫重要的穴位之一。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和下合穴,也是人体的强壮要穴,可扶正固本、补益气血。诸穴合用,共凑通阳益气、活血通络、濡养经筋之功。

闪罐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开泄腠理和祛风散寒等作用。现代医学亦证实,闪罐的负压效应、机械刺激和温热作用能够刺激面神经,提高神经的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加速面神经管水肿的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使逾期不愈的面神经和面部肌肉的功能得以恢复[6]。自下而上的闪罐又使面部肌肉被动地做向上提拉运动,从而促进本病的康复。闪罐后面部感到舒适又不留罐印,病人易于接受这种疗法。

顽固性面瘫病情重、病程长,治疗难度大。采用通督针刺联合闪罐治疗顽固性面瘫,能起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较常规针刺处方有优势,能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贝政平,蔡映云.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711.

[2]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20.

[3]House JM.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s [J].Laryngoscope,1983,93(8):1056-1069.

[4]段彩茹.综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32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1,21(1):32.

[5]马惠芳,李瑞.督脉经穴主治作用规律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3):77-79.

[6]张国忠.用闪罐法治疗顽固性面瘫[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6):53.

(本文编辑薛妮)

基金项目:山西省卫生厅科研课题(No.20131022)

中图分类号:R541.6R289.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08.040

文章编号:1672-1349(2016)08-0913-02

(收稿日期:2015-12-25)

猜你喜欢
督脉针刺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脑科学技术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基于“督脉通于脑”理论探讨“通督益脑”法的形成及其治疗中医脑病的实践意义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最方便的健身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