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晓雪,廖仁昊,陈立英
1.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3.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研究
陶晓雪1,廖仁昊2,陈立英3
1.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3.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后循环缺血病人397例,按Giang等诊断标准将后循环缺血病人分为基底动脉弯曲组与基底动脉无弯曲组,分析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结果397例后循环缺血病人中,基底动脉弯曲者127例(32.0%),基底动脉无弯曲者270例(68.0%),基底动脉弯曲病人的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比率均显著高于基底动脉无弯曲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底动脉弯曲是后循环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底动脉弯曲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与后循环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后循环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基底动脉弯曲;后循环缺血;相关性;高血压病;糖尿病
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无创性脑血管检查方法(MRA及CTA)被应用于临床,结果发现很多后循环缺血病人的基底动脉存在不同程度的弯曲与延长[1]。临床工作中,临床医生和影像样医生大多较关注血管有无狭窄与闭塞,而对血管的弯曲认识不足。为此,本研究研究后循环缺血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探讨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 2013年11月—2015年1月在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后循环缺血病人397例,所有病人均行头颅MRI+MRA检查。后循环缺血的诊断标准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2]和2006年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3]及头颅影像学的表现。外伤致颈部血管夹层或颈部过度旋转伤所致的后循环缺血未包括在内。依据MRA检查结果,以Giang等[4]提出的基底动脉弯曲诊断标准为依据,将病人分为基底动脉弯曲组127例,男67例,女60例,年龄31岁~86岁(62.6岁±10.8岁);基底动脉无弯曲组270例,男143例,女127例,年龄32岁~89岁(60.8岁±10.6岁)。详细记录病人的病史、体征及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吸烟饮酒史等,并通过血生化检查、心电图、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来评估危险因素,探讨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
1.2研究方法
1.2.1影像学检查方法所有病人均在入院24 h内行头颅MRI+MRA检查。使用西门子NOVUS1.5TMR扫描仪,扫描参数1.5-TOF-MRA检查技术,图像处理为ADW4.2,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旋转MIP图像,在冠状位上测量椎动脉的长度和直径。
1.2.2基底动脉检查测量基底动脉长度、直径,观察基底动脉弯曲的形态(C型、反C型、S型)。基底动脉弯曲的判定标准,按Giang等[4]提出基底动脉主干弯曲的MRI诊断标准,基底动脉水平位移评分(≥2级即为异常),1级:基底动脉位于中线或可疑中线;2级:明显靠向一侧;3级:达到小脑桥脑角(见图1~图3)。基底动脉延长的判定标准[5]按Ubogu和Zaidat的MRA半定量诊断标准:基底动脉长度>29.5 mm,横向偏离超过基底动脉起始点到分叉之间的垂直连线10 mm。详见图4。
图1 基底动脉弯曲1级 图2 基底动脉弯曲2级
2结果
2.1基底动脉弯曲情况397例后循环缺血病人中,基底动脉弯曲者为127例,占32.0%;基底动脉无弯曲者为270例,占68.0%;基底动脉延长者为149例,占37.6%;其中同时存在基底动脉弯曲与延长者为98例,占24.7%。
2.2两组病人危险因素比较基底动脉弯曲病人与基底动脉无弯曲,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及各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病人一般资料及危险因素比较
2.3基底动脉弯曲病菌人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造成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底动脉弯曲和基底动脉延长是后循环缺血病人发生基底动脉弯曲的独立危险因素。详见表2。
表2 基底动脉弯曲病人危险因素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3讨论
椎基底动脉系统是脑部动脉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供应脑后部组织的血流。对基底动脉的解剖学研究表明基底动脉主要供应脑干、小脑、丘脑等重要结构,若发生梗死,病情较危重。以往研究的关注点是血管有无狭窄和闭塞,而对血管的弯曲关注较少。随着无创性脑血管检查方法(MRA及CTA)的广泛应用,开始关注血管的形态学变化,但目前国内关于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研究还较少。本研究结果表明,后循环缺血病人中基底动脉弯曲发生的几率为32.0%(127/397),故在研究后循环缺血病人危险因素时,应重视对基底动脉形状的检查。这对研究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研究通过比较基底动脉弯曲组与基底动脉无弯曲组的危险因素,发现两组病人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如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吸烟饮酒史等方面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动脉粥样硬化促进基底动脉弯曲的形成,弯曲又造成远端血管的血压下降,导致远端血液灌注不足,远端血管血流的减少易形成血栓,而远端血管血压的下降又降低血栓的清除率,在低灌注与血栓的相互作用下,弯曲动脉就更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如此循环进一步加重后循环缺血的发生[6]。研究表明,弯曲程度越大血管内血流速度越缓慢,易形成湍流,进而形成血栓,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最终导致后循环缺血。因此,基底动脉弯曲与后循环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
基底动脉延长是脑血管变异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及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尚不明确,其影像学表现为基底动脉延长、增粗,其病因不清楚,是先天性、获得性或是二者并存仍存在争议[7]。基底动脉延长同样会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延长的基底动脉还可能压迫小动脉、深穿支,造成小血管病变[8],进而增加后循环缺血发生的风险。此外,有研究报道[9],基底动脉弯曲、延长可影响前庭神经,从而引起后血环缺血的相关临床症状,基底动脉弯曲、延长可能通过压迫前庭神经而加重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症状。本研究通过基底动脉弯曲病人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底动脉弯曲和基底动脉延长是后循环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存在基底动脉弯曲的病人发生后循环缺血的可能性大,基底动脉弯曲与血管性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增加了后循环缺血发生的几率。因此,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基底动脉弯曲的评估,为后循环缺血的防治提供新方法。
参考文献:
[1]Han HC. Twisted blood vessels: symptoms, etiology and biomechanical mechanisms[J].Vasc Res, 2012,49:185-197.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5):379-380.
[3]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
[4]Giang DW,Perlin SJ,Monajati A,et al.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assessment using MR[J]. Neuroradiology,1988,30(6):518-523.
[5]Ubogu EE,Zaidat OO.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 diagnosed by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and risk of stroke and death: a cohort study[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2004,75:22-26.
[6]肖力,何莉,郑洪波,等.多灶性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病灶分布与血管形态异常及近期预后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4): 229-232.
[7]Passero SG,Rossi S.Natural history of 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J].Neurology,2008,70:66.
[8]Ikeda K,Nakamura Y,Hirayama T,et al.Cardiovascular risk and neuroradiological profiles in asymptomatic 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J].Cerebrovasc Dis,2010,30:23.
[9]Benecke JE, Hit-Selberger WE.Vertigo caused by basilar artery compression of the eighth nerve[J].Laryngoscope, 1988,98:807.
(本文编辑 薛妮)
通讯作者:陈立英,E-mail:18633636190@126.com
中图分类号:R541.6R289.5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08.042
文章编号:1672-1349(2016)08-0917-03
(收稿日期:201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