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兰,黄彦华
(1.青海民族大学政治学院,青海西宁810007;2.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青海藏族与蒙古族青年民族认同比较研究
朱敏兰1,黄彦华2
(1.青海民族大学政治学院,青海西宁810007;2.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民群认同是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身份认识了解和接纳的态度,一般反映在民族认知、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三个维度。对青海省藏族与蒙古族青年的民族认同调查发现,两个民族的青年对本民族身份的认知相同,但在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认同方面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
关键词:藏族;蒙古族;民族认同;青海
心理学界对民族认同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泰弗尔等人的社会认同理论的建立和逐渐成熟,但时至今日,对民族认同的界定仍未达成共识。国外对不同种族的认同研究,如Carla认为,种族认同是对本种族信念、态度及其身份的承认[1]。国内学者从我国世居少数民族实际出发,研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王希恩认为,“民族认同即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2]。民族认同一般从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两个层面进行探讨。本民族认同界定为各民族个体对自己身为某一民族成员身份资格的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一般界定为个体或某一群体对国家民族成员身份资格的认同。本文中的“民族认同”主要指本民族认同。民族认同对于多民族国家的构建和发展至关重要,各民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状况既影响着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影响着民族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完善。对于民族高等教育来说,研究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状况,关系到民族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也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青海省是西部多民族省份,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是五大世居少数民族,藏族和蒙古族青年身上积淀了民族特定的文化习性,又接受了一定程度的主流文化教育,具有相同的宗教信仰,生长在诸多因素彼此联系但民族身份又各有差异的环境中,他们的民族认同有何特征,是否存在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现实差异对民族高等教育有何意义,这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的样本为青海省藏族、蒙古族的大学生和中学生。藏族中学生取样点为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中学和玉树民族中学;蒙古族中学生取样点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格尔木民族中学。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是大学生取样点。具体取样情况为:藏族样本量560人,其中,大学生333人,中学生227人,男生270人,女生290人;蒙古族样本量341人,其中,大学生146人,中学生195人,男生151人,女生190人。在量表选择上,笔者根据研究思路设置了由“民族认知”“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三个维度24道题目组成的“民族认同量表”。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统一分发,回收问卷。用SPSS Windows(17.0版)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一、调研结果
1.藏族与蒙古族中学生民族认同对比。“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维度差异特别显著(P<0.001),“民族认知”维度无差异(见表1)。
注:***P(sig.2-tailed)<0.001,**P<0.01,*P<0.05(下同)
2.藏族与蒙古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比较。“民族认知”和“民族行为”两个维度无差异;“民族情感”维度差异特别显著(见表2)。
3.藏族与蒙古族男青年民族认同比较。在民族认同的三个维度,均无显著差异(见表3)。
4.藏族与蒙古族女青年民族认同的比较。在“民族行为”维度有显著差异,其他两个维度无差异(见表4)。
二、讨论与分析
1.藏族、蒙古族中学生差异分析。藏族与蒙古族中学生民族认同差异在“民族认知”维度有重合趋势,在“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维度有较大的分化态势。蒙古族中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认同高于藏族中学生。这种情形可能与这两个民族中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其所受教育有关。民族认知是民族个体对自己属于某一民族身份的知觉状态,包括民族文化、历史记忆、民族文化符号及其象征意义。藏族和蒙古族青年在民族氛围浓郁的环境中成长,民族的外貌特征、语言、文字、宗教、建筑等因素作为群体边界,造就了不同的民族,中学生通过这些符号,学习民族习俗,在耳濡目染中吸取民族共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民族心理特质,积淀成民族文化习性。在与其他民族成员接触和交流中,通过比较,区分出“我族”与“他族”。在多民族环境中成长的藏族和蒙古族中学生,根据民族文化习性,将自我划归到民族群体内部,成为民族成员,并在心理上对归类民族产生亲近感和归属感。在民族认知上,分值相近,这与其在民族地区的生长环境关系密切。
民族情感是在民族认知的基础上,个体对本民族产生的归属感、自豪感和依恋感。调查表明,蒙古族中学生的民族情感较藏族中学生更为强烈。2011年,海西州常住人口48.9万。其中蒙古族2.7万,占5.53%;藏族5.35万,占10.93%[3]。藏族和蒙古族是海西州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但藏族人口比蒙古族人口多,以藏传佛教文化为核心的藏族文化在海西州影响较大,蒙古族作为人口相对较少民族,其文化的彰显不明显。在民族互动和交往中,蒙古族中学生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民族情感逐渐加强。根据访谈,蒙古族中学生深切感受到藏族和蒙古族的民族异质性在减少,民族边界逐渐模糊,他们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有明确的认知。在民族认知基础上,民族忧患意识增强,民族情感和民族态度更加积极,在行为上努力探索,开始参与本民族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并在其中体验民族身份带来的使命感和意义。
2.藏族、蒙古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结果。藏族和蒙古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在“民族情感”维度差异特别显著,藏族大学生的分值高于蒙古族大学生。这可能和藏族文化在青海省的影响力有关,也和高校思想开放、文化教育多元有关。青海高校的藏族学生多数来自主要藏族文化区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对藏族大学生来说,从小生活在藏区,说藏语,习藏族礼仪,过藏族节日,住藏式建筑……无处不在的民族符号和民族记忆先验地影响到其对本民族的认知。生活环境、民族印象、教育影响、宗教熏陶、文化习性、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强化着他们对本民族的认同和情感。在青海省的高校,青海籍学生为数众多,多民族文化共生。民族认同存在情景凸显性,即当外群体存在的时候,其民族认同更强烈[4]。对藏族大学生来说,在高校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共生的环境中,拥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及宗教信仰,体貌特征也与其他民族相差较大,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认同,加深了其民族情感。
3.藏族、蒙古族男青年民族认同差异。藏族与蒙古族男青年在民族认同的三个维度均无显著差异,这与民族人口数量、民族文化影响的大小有关。世居青海的五大少数民族中,藏族人口众多,文化历史悠久,在青藏高原人口构成及文化影响中占有重要地位。藏传佛教文化对青海省的藏族、蒙古族、土族甚至汉族影响深远。青海省的蒙古族多数信奉藏传佛教,而藏传佛教是藏族民众共同的信仰。藏族和蒙古族共处一域,环境相同,资源共享,宗教共奉,相同的生计方式,双方民众在心理上相互认同,但由于藏族人口众多,宗教影响较大,蒙古族文化深受藏族文化的影响,使得蒙古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与藏族接近或相似,藏族青年必然心生自豪感,对本族文化有更深刻的认知。而蒙古族青年,由于大部分不会本族语言和文字,民族集体文化氛围不够浓厚而影响到其对民族的认同和情感。
4.藏族、蒙古族女青年民族认同结果。蒙古族女青年的民族行为相对积极,藏族女青年的民族情感相对强烈。在民族互动中,蒙古族女青年认识到了本民族文化的变迁,心理上对民族文化的忧患意识增强,进而从行为上体现民族身份。对青海民族大学数学院蒙古族大二女生的访谈表明,对于其他学院(系)的蒙古族学生来说,能够被蒙文系学生接纳,就是得到了本民族的认可,内心会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于是在行为上加强了解民族文化和历史,增强民族记忆和共同要素,减少文化反差,这种民族群体的原乡情结是任何一个人渴求安全和归属的基本需要。在这种需要的支配下,蒙古族女青年在民族行为方面的表现积极主动,分值相对就高。
三、结语
藏族和蒙古族青年的民族认同有相同也有差异,他们的民族身份认知是肯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行为存在年龄差异。在青海省这一特定的多民族聚居的区域,藏族文化和蒙古族文化的界线在某些地区不明显,这有利于两个民族的相互认同与和谐共处,也可能影响蒙古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于民族高等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首先,加强多元文化教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丰富多样。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基于多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教育要尊重、保护和传承各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创新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5]。其次,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单一民族地区到多民族地区学习生活的民族青年,普遍存在文化适应和民族认同上的困惑。民族高校要认真考察和评估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宣传,积极预防和干预少数民族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再次,民族地区应充分开发校本课程,引领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增强其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最后,民族地区各学校通过课程设置,利用课堂教学及各种仪式符号这一显性文化,通过校园环境、文化渗入等隐性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民族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知和实践感知,培养各民族青年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全面认识和对国家的认同。
参考文献:
[1]CarlaJ.Reginald J.Racial Identity,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J].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8(1).
[2]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3]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编.青海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C].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秦向荣.中国11至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J].读书,1990(10).
【责任编辑海晓红】
收稿日期:2016-02-14
基金项目:北方民族大学重点科研项目“西部生态移民地区社会冲突问题研究”(2014XZS02)
作者简介:朱敏兰(1967-),女,陕西西安人,青海民族大学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民族教育学研究;黄彦华(1978-),女,宁夏中卫人,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伦理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C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627(2016)03-00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