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北蒙古穆斯林到西南汉人
——乌蒙高地卯氏家族历史与文化的个案分析

2016-12-17 15:02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卯 丹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25)



从西北蒙古穆斯林到西南汉人
——乌蒙高地卯氏家族历史与文化的个案分析

卯丹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构成汉民族的成分是多元的,不乏具有异文化背景的群体在漫长时期内融入。今日乌蒙高地的卯氏家族便是一例,其为明初六盘山归附明朝的蒙古穆斯林,在600余年的文化适应中,大部分成了汉人,其原因既有国家制度的推动,亦有人群主体能动性的自我适应。对“汉—少数民族”二分的方式长时段地看有明显解释力的局限,应看到人群在选择身份时具有一种“动态转化”的能力。

关键词:蒙古穆斯林;汉人乌蒙高地;动态转化;卯氏家族

汉民族是漫长历史时期中多民族融汇的混合体,已是学界共识[1][2][3][4][5][6]。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以及不同文明背景的人群在融入汉民族时会呈现多元性。本文以明初西北六盘山归附明朝贵州乌撒卫的卯姓蒙古穆斯林家族为个案,通过历史线索①此文可视为赵旭东教授倡导之“线索民族志”在历史人类学中的应用。关于线索民族志的论述,详见赵旭东的《线索民族志:民族志叙述的新范式》,《民族研究》,2015年第1期。考察其600余年文化的适应过程及现况,试图勾勒出一幅具有异文化背景的群体在特定区域内不同历史时期所遭遇的命运及其在地适应图像,以呈现构成汉民族混合体的多元性。

卯姓家族当下约100 000人,主要分布在横跨云贵川的乌蒙高地,具体在贵州的威宁、毕节、六盘水,云南的昭通、鲁甸、宣威、曲靖,四川金阳等地,多聚族而居,生计以农业与贸易为主。卯姓知晓自己为蒙古穆斯林是2012年5月时的事,因贵州威宁的卯姓祖墓被盗,出土了两块明初的墓志,其内容与史志及谱碑互证其为蒙古穆斯林[7]。卯氏是我的家族,卯氏族人今日多是汉族,之前,我对家族祖源的认知是西北回回军户,不曾想竟是六盘山的蒙古穆斯林,知晓出土墓志内容后,尽管我对家族历史文化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却未下决心研究,因为我担心自己作为家族的“局内人”会在呈现其客观性上有所偏差。直到我在闽南汉人社会里从事了近18个月的田野工作,有异文化之镜的参照后,方毅然来尝试做一番卯氏家族历史与文化如何形塑出“我之所以为我”的“自我分析”[8]。

一、明代西北六盘山归附的卯姓蒙古穆斯林及其命运

卯氏族人知晓祖源是六盘山蒙古穆斯林,始于2012年5月祖墓被盗,其后发现墓志一事。该墓志可能是目前乌蒙高地仅见的明代归附人碑刻资料,兹引述全文于下。

大明武德将军乌撒卫右所管军正千户□□□□,字廷威,陕西平凉府开城县六盘山蒙古人。□考□□失喇前元宣慰司都元帅,洪武庚戌归于圣朝,除红城子群牧监百户。征进甘肃等处,武功昭著,蒙钦升世袭。来力命洪武辛酉随征云南,壬戌调守乌撒,以功升武略将军右所世袭副千户,后以年老致政。祖母也者善,封宜人。父讳东,字景阳,承替前职,维居武秩而雅好文术,敦行孝悌,俭约温恭宽猛之适,克合于中,可谓盛矣。永乐年甲辰冬以疾卒于官。母宜人高氏,昆陵右族也。惟公癸巳年六月三十日生,幼而颖悟,志操卓然。宣德三年职继父勋,勤以奉职,信以服众。宣德九年征进岭表,焯有能声。正统四年调征麓川,直抵上江,屡战皆捷,功绩居多,当赏资尤厚,蒙升正千户。正统十三年四月后征麓川,攻打迤西孟养等寨,功业益隆。正统十四年春班师回至云南,因疾沉剧。公长子曙闻而奔骥往,至则公已即世,曙以号痛绝,而后苏,治棺馀以敛,遂护柩而归停于家。公寿止三十有九,于戏痛哉!所谓边尘未靖,弗果葬焉。曙于景泰二年以赴京师,袭授是职,拜命以还。乃奉公之丧,择于景泰三年秋七月十又一日壬寅葬于乌撒城西五里次山之原。公娶本卫蔡明威将军之女,生男四人,长曙也,天资警敏,克绍先业,事母尽其孝,守职志其公勤,娶本卫李怀远将军之女。次曰:皡、晖、暟。女曰一人,淑兰,尚幼*部分墓志文字的确认得益于最先拍摄墓志铭照片的卯氏族人卯昌波。。

该墓志的大意是,这位卯姓(名佚)字廷威的墓主人是陕西省平凉府开城县六盘山的蒙古人,然后罗列了其子女的姓名及现状。墓志仅数百字,但包含的历史背景却较复杂且丰富,既有明初蒙古人归附之记录,也有卫所武官袭替的陈述,再有祖籍、祖源这类家族历史的记载。

该墓志提及卯失喇,与卯氏长久相传的信息是一致的。一直以来,族人只知始祖曰“卯石钠”,具体为何字,无统一的意见,更传说其为“东方鞑靼回”,家谱及碑刻也记载其是“陕西平凉府回籍”,此外无其他实物佐证。此墓志的出土,验证了卯氏的口述史及碑刻记载是有证可依的。另据明万历《贵州通志》载:“卯失喇,陕西开城县人;洪武十九年升副千户,五世孙暶成化四年升指挥佥事,调本卫,沿有光袭”[9](209),该记载与墓志及谱碑互证,卯氏为明初西北六盘山归附的蒙古穆斯林。

明初,朱元璋要在曾受蒙古人统治的疆域里经营朱明王朝,为确立自身的政治合法性和文化正统性,颁布了一系列重建汉文化传统的律法和“用夏变夷”的文化政策,用于指导政府活动与规范社会生活。对朱元璋的这些策略,范德(Edward L. Farmer)认为是“中华文化的复兴”[10](379),葛兆光称之为“去蒙古化”[11](1),张佳曰“新天下之化”[11](18),杜洪涛则强调是“再造华夏”[12]。在朱元璋颁布的重建汉文化传统的律法和文化政策中,以《大明律》中的“蒙古色目人婚姻”条对归附蒙古人的影响最巨,其曰:

凡蒙古、色目人,听与中国人为婚姻。务要两相情愿。不许本类自相嫁娶。违者,仗八十,男女入官为奴。其中国人不愿与回回、钦察为婚姻者,听与本类自相嫁娶,不在禁限[13](65)。

有明一代,退回北方草原的蒙古人一直是朱明王朝的巨大威胁,如何阻隔内地卫所中蒙古军户与北方蒙古人的联系是统治者必须考虑的问题,而朱氏统治者采取的是“恩威并用”的策略[14](26),一面是适当给予归附的蒙古人以优厚待遇,一面是例如《大明律》卷6“蒙古色目人婚姻”的严苛规定。正是由于各卫所中的蒙古男子只能娶汉人女子,所以,自卯氏入黔的第3代男性祖先始,墓志及家谱所载的明代卯氏男子之妻清一色为汉女。

身为蒙古人的卯氏始祖失喇,本无姓氏,据卯氏家谱记载,卯氏的来源及从穆斯林转化为汉人,皆拜朱元璋所赐。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族人卯兆玉手抄的《卯氏宗谱》的《序》是这样叙述这一历史过程的。

始祖公讳石纳(失喇)……系陕西平凉府回籍……斯时,龙心大喜,封文武将官,治国安民,又下旨简选韬略素优、技艺超拔之人。是以复蒙皇恩,简拔重用始祖,护卫圣驾,裁夺军机,提调营务。于洪武六年,蒙圣恩奖赏将官,犒劳三军,喜赏御宴,钦遵御旨,问姓开荤,始祖指日谢恩,圣上即赐姓为卯。……又于洪武十四年,始祖同沐国公钦奉圣旨,专剿讨罪,征南战北,镇守乌撒卫……

此段序文结合之前出土的墓志记述可知,作为蒙古穆斯林的失喇于1370年归附后不久,因勇武被选入锦衣卫,于1373年被朱元璋在御宴中赐姓为卯,同时被勒令“开荤”,破穆斯林之“戒”;1381年,卯失喇随沐英征云南。此“问姓开荤”的事件对卯氏家族的影响是至为深远的,其让无汉姓的蒙古人失喇有了姓氏“卯”,并使一个蒙古穆斯林在皇权的勒令下改变了自己的信仰。这些都成了影响卯氏家族这个具有伊斯兰文化背景的人群变成汉人的最重要的历史因素,正如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所指出的,“某一时间点上的行为的残余是如何束缚了接下来的行为”[15](19)。此后,明代屯守乌撒卫的卯氏家族命运为之一变,迈出了成为汉人的重要一步。须补充的是,卯氏一族在有明一代,有人做到乌撒卫指挥佥事、卫指挥使的位阶,这些位阶意味着有可观的世袭职田可资开发,能够提供聚族而居的客观条件,加之军户制度使人口难以流动,这也是今日贵州威宁县境内存有诸如卯官屯、卯家沟、卯家山、卯家营等以卯氏为地名及大量卯氏族人聚居村落的原因。

二、清及民国时期卯氏家族秩序的整顿和家族历史的建构与争论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废乌撒卫,改为威宁府[16](9)。废乌撒卫意味着卫所军户由军户转为民户,卫所武官不再享受世袭的阶位与优待。亦在此时,卯氏族人开始向威宁县以外的乌蒙高地各处分衍发展。

随着时间的流逝,卯氏族人对祖先源流的回忆开始模糊,至清后期,关于蒙古人的记忆已然消退,坟山碑刻和家谱成为家族认同和追溯祖源的标志物。现存记载卯氏祖源的最早碑志是清道光三年(1823年)威宁县城旁火龙山的《卯氏合族祖茔碑志》,碑文如下。

永垂万古!窃以夫冠繁昌,族本一源。吾祖卯公讳石拉,起自关西,蒙明武主洪恩,调北征南,封为骠骑将军,乃开乌撒,镇守威郡,子孙世袭。厥后□身故,卜葬于西门外高家岩。所遗祖地火龙山、鸡冠石(即卯家沟)等处为历葬祖茔,至今共有二百余冢。先年有□姓无知于鸡冠石窃葬,伊自知情愧,自行起迁。旋于客岁十二月内,忽遭本城□姓持豪骑脉盗葬,蒙州主司宪斥杖后起迁。前惩后警,俾后世勿蹈前辙,是以合族人等,或居昭鲁,亦或移毕邑,凡在州城所属郭下、卯官屯、卯家山、卯大路、猓那营、马方□、猓妥、隋多、韭菜冲、花鱼硐、锅厂、猴场、鲁布戛等处公同□集,勒石四至栽界。凡我族人,后有窃葬者,务须协心妥议,定立章程,以除暴虐。勿致他人扰乱先灵,俾我后世子孙亦晓然吾祖茔之所在也。是为序!今将后世子孙议定排行开列于左:廷昭照时昌,升明光永亮,钟龄祯毓秀,兴国复安邦。道光三年五月下浣之吉日合族公立。

上述碑文是针对一起风水官司而立的,从内容可知,此时的卯氏族人已是受汉文化浸染笃信风水地脉的人群,更重要的是,其在叙述祖源的时候有意规避祖先为“回籍”的事实。碑文言此时,卯氏族人遍布威宁各处,亦移居昭通、鲁甸、毕节等地,多在乌蒙高地。检视碑文对祖源的记载,其将卯失喇的“武略将军”误载为“骠骑将军”,因卯失喇在明朝阶位只是“武略将军”。此碑文最重要处在于其首次以“合族”名义整顿了家族秩序,即创造了卯氏一族20个世系的字辈排行,且此字辈排行是以传至清道光三年时族人的世系为分界点的,之前的世系至今并无详细资料可考,但这些字辈成了1949年以后再撰家谱时某些族人为道光三年以前的祖先创建字辈的依据,因为在其看来,字辈排行是始祖入黔时就“必然”有的。

在《卯氏合族祖茔碑志》立碑后的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家族的昭通支系出现了已知最早的支系谱手抄本,抄本是一位叫卯廷琫的族人从父辈处抄来的。据载,最先修谱者卯禄昌是位读书人,修撰时间为嘉庆十三年(1808年)三月十四日,后家谱由其后裔抄录。谱中记载“始祖考名石纳……系陕西平凉府回籍……”,亦记载了“问姓开荤赐姓为卯”的事件。卯廷琫在抄录此支系谱时,将《卯氏合族祖茔碑志》中议定的20个世系的字辈排行也录入其中。卯氏字辈排行初立于1823年,卯廷琫抄录支系谱时为1874年,相隔51年,卯廷琫当是按字辈排行命名的第1代族人,卯廷琫之下载有“昭”字辈,这说明字辈排行在家族中已发挥规范世系的作用了。

若《卯氏合族祖茔碑志》将“回籍”模糊化处理是汉化表现的话,族内一位叫卯德厚的举人宣称卯氏族源于“黄帝”,是“汉刘氏宗亲”的做法,则是关于族源的“再创造”。其观点体现在光绪十二年(1886年)撰写的《卯氏宗族谱序》一文中。

盖闻史册者,所以载一朝之休征;谱牒者,所以详一家之世系。粤稽我族,源出黄帝,派属汉宗。昔在孝平,贼莽篡位,我族系宗亲,局显职,势不两立。为宗嗣计,命幼子三人,分刘字为姓,长从卯,次从金,又次从刀。令其远去。起兵讨莽不果,遇害。自汉迄元,居陕西岐山县,继迁平凉府柳树巷大牌坊,西岐郡所由称也。积德累功阅数十世,我祖石讷公讳明谦者出焉……(洪武)六年……封骠骑将军,随朝卫驾。越十有三年,命我祖同沐国公同征云南……敕镇乌撒卫……后考绩报最,召见赐宴……封定海将军……第恐年代久远,后或失传,率尔觚用成谱序,亦水源木本之一意云尔。壬午科举人特授铜仁府教授候升知县十五世孙卯德厚敬序。

显然,这位卯氏士绅编撰了一份完美的汉人履历,祖源是黄帝,为汉皇室宗亲,因避王莽之乱,改刘姓为卯姓,然后迁居平凉府。这份履历将卯氏是回籍的事规避得无影无踪,始祖失喇也有了字“明谦”,“问姓开荤赐姓”的过程被省略等。据现有《卯氏宗谱》所载,卯德厚是清代卯氏族人中少数考取功名的人之一,当时因回民起义,清廷“灭回”的历史背景,其在追溯卯氏祖源时,采用“汉人祖先”的制作方式,将卯氏源流附会于黄帝及汉朝刘氏皇族之中,以显示卯氏“正宗”的汉人血统,从而规避祖先是“回籍”的历史,这可看作一种因政治敏感而自觉建构家族历史的做法。鉴于卯德厚在族内较高的声望和影响,他直接改造了一部分族人对祖源的认知。卯德厚的“黄帝——汉朝刘氏皇族后裔——汉人”说,无疑对族内相信自己是汉人的人来说提供了一种美好的解释,所以有部分支系曾对此观点深信不疑,其中以威宁斗古支系、毕节支系为最。无一例外,这些支系的依据都是他们握有卯德厚版的《卯氏宗谱》的传抄本。与卯德厚“黄帝——汉朝刘氏皇族后裔——汉人”说相对的是,多数卯氏族人一致认可的“回籍——问姓开荤——赐姓”说,持此观点的是威宁支系和昭通支系,这些支系的依据是载有卯氏始祖公失喇、陕西平凉府回籍、问姓开荤、赐姓为卯的《卯氏宗谱》抄本。

自清末产生分歧始,至民国终,上述两种观点便一直充斥于卯氏族人之间,谁也无法说服谁,即便相互争论不休,却不影响彼此的团结一致。在乌蒙高地区域,凡卯氏族人相遇,分外亲热,必先互问字辈排列,然后依辈分互称对方,家族秩序俨然,这种“族风”长为他姓人称道。

三、新中国成立后卯氏家族的修谱与当下蒙古人族源的焦虑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识别,“回族”身份被国家认可,“灭回”的恐怖记忆亦随时间的流逝而消散。卯氏“汉族”身份的确立,其祖源是“汉人”或“回籍”,于族人而言,只是一种自我追寻的好奇,而不是再忧心“灭回”惨剧殃及自身。尽管如此,卯氏族内还是根据家谱手抄本分化成了两大支系:一个以毕节支系为主,支持“黄帝——汉朝刘氏皇族后裔——汉人”说;另一个以威宁(包括昭通)支系为主,支持“回籍——问姓开荤——赐姓”说。

1987年,威宁支系的卯氏族人修成续谱,曰《卯氏宗谱》。该谱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卯氏宗谱的第一次大规模续修和传播,其在内容上又有新的创造,现录“宗谱传抄情况、全族排行全录、家族源流”如下。

宗谱传抄情况:洪武十四年始祖同沐国公帅宗谱传贵州威宁安房。……全族排行全录:“世宗升应祥,闻建阳有荣,启寅文开岱。廷昭照时昌,升明光永亮,钟龄祯毓秀,兴国复安邦。”公元一九八六年续排行四十代:“洪龙跃海宇,武德树朝纲。良翰培贤士,奇才献法章。春锦继远煜,嘉晏庆云洲。孝贵承志睿,俊鹏广积辉。”家族源流:本卯氏门中,世代宗祖厚蒙恩。皇封姓氏,源宗派谱,享受皇恩,传流后裔,世代垂记。……溯始祖公石纳启蒙开业原系陕西平凉府回籍……得武主归朝登龙位,护玉玺,封文武将官,安民治国,即出诏选举,始祖辅朝保驾,持掌权令,提军调帅。于洪武六年,蒙恩奖赏,题标设晏,问姓开晕,指日更改为卯……于洪武十四年,始祖同沐国公钦命奉圣旨,专剿讨罪,征南战北,镇守乌撒卫……

此次修谱,在1823年确立的20个世系行辈之后,又排列了40个世系的排行。另外,这次续谱加入了除入黔第1、2世外,“能在威宁支系谱上追溯到的另15个世系的祖先”的字辈,其理由是“这些字辈皆源于相应世系祖先名字中的字”。这15世系行辈的制定,是一种文化的创造,其目标是以一种明晰化的“连贯性”疏通明代以来卯氏并不十分清晰的世系,以构建出一份较为“世系清楚”的家谱版本,这种做法也为之后合族修撰家谱时,族人对世系的不同看法而产生矛盾埋下了伏笔。此次续谱,族人将族谱的历史追溯到明初,认为“洪武十四年始祖同沐国公帅宗谱传贵州威宁安房”,这为威宁的家谱传统构建了一种历史的传承,在族内共存两种族源解释体系的时候发生这样的“续谱”动作,其目的是为了凸显威宁支系修谱的权威性和正当性,以维护自己的主张。

时间至2010年,在这一年,黔滇川三省的卯氏族人举合族之力修撰了一套《黔滇川卯氏族谱》,这是真正意义上经过全体卯氏族人承认的族谱,具有族人认同的“权威性”。新谱修撰始于2005年4月,成谱于2010年。该谱修撰者对“黄帝——汉朝刘氏皇族后裔——汉人”和“回籍——问姓开荤——赐姓”两种观点采取综合的办法,认为前者是一种历史攀附,同意姓氏为皇帝所赐,但在卯氏祖源的问题上态度模棱两可,既同意是“汉人”,又不反对是“回籍”,认为是汉人的理由是“始祖的后裔都是汉族”,不反对是“回籍”的理由是“无法确认始祖不是回籍”。修谱者的这种看似很奇怪的观点很真实地代表了族人当时的心态,即他们难以想象“‘回籍’的始祖后裔是如何变成‘汉族’的”。该谱的又一个“创举”是将《卯氏合族祖茔碑志》确立的20个世系行辈之前的世系再次进行字辈排序,并不同意威宁1987年《卯氏宗谱》制定的排法。《黔滇川卯氏族谱》的字辈排行是参照了毕节支系家谱抄本的祖先名字排列出来的,与威宁支系家谱抄本的祖先在一些世系上必然相异,因为对于始祖到卯氏“廷”字辈之间的世系本就不清晰,所以得不出皆无异议的排行结果。这次合族修撰的家谱,在之前20个世系行辈之后,采用了威宁1987年《卯氏宗谱》制定的40个世系字辈排行。显然,在之前的字辈排行上选择了毕节支系的意见而忽略了威宁支系的排行,在之后的字辈排行中则选择威宁支系的排行,这充分体现了新谱修撰者平衡两大支系分歧的策略。虽然卯氏族人对第一次合族修撰的新谱不十分满意,却整合了家族支系间长期对祖源的一些分歧,使族人有了一份家族认同的谱牒版本,这是新谱之功。

然而好景不长,2012年卯氏明初墓志的出土,又一次在族人中产生了追问族源的波澜。墓志内容的抄本在族人间传开后,很快有了各类不同的解读,有的人直接认为墓主人就是卯失喇,人们都在依照自己的解读重新建构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如同我此刻所做的一样。我对家族事务的介入也是在此时,我花了数月时间和族人一起解读墓志及检阅历史资料,最终,“卯氏始祖失喇是西北六盘山蒙古穆斯林”的看法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部分卯氏族人在知晓自己是蒙古人后裔后,关心的是“可不可以更改为蒙古族,少数民族有优惠”。当我告知族人,国家民委早就暂停民族集体申报更改民族成分时,其脸上写满了失望。之后,这些关心民族成分的族人们却下定决心,只要国家民委的民族政策有松动时,就开始申报工作。但对另一部分卯氏族人而言,汉族的身份很舒服,他们习惯如此,不愿改变。族源是“西北蒙古穆斯林”的信息,对曾经纠结卯氏族源的威宁支系和毕节支系来说是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现在,族人们需要时间去消化从蒙古穆斯林到汉人的结果。

四、结语

在卯氏家族从西北蒙古穆斯林到西南汉人的历史和文化演进过程中,可明确地感受到作为推手的国家制度的强大制约力,其体现主要是《大明律》中“蒙古色目人婚姻”条对归附人的影响,这种制约力的无形之手跨越600余年,一直成为形塑卯氏家族的重要因素。但卯氏家族作为一个文化主体也具有极强的能动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能够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自我调适,以达至生存性的适应。具体而言,军事的战败结果让卯失喇成了一名明朝归附蒙古人,因勇武入锦衣卫,后被朱元璋赐姓,又在皇权的勒令下不得不放弃穆斯林的戒律,之后随军征云南,被安置于乌撒卫,世代屯守乌蒙高地。漫长的在地适应中,卯氏族人学会了运用汉人的家族整合方式,如编撰家谱,将自己包装成为汉人,通过创造字辈进行家族社会秩序的整顿。尽管当下族人已知晓祖源是“蒙古穆斯林”,尽管卯氏家族成了汉人,但部分族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开始了利用族源的“文化合理性”转化身份的旅程,且这种身份转化的动态过程或将永远继续下去。

卯氏家族成为汉人的个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民族构成的多元性和历史的丰富性,且这个社会文化的适应过程是充满弹性的,其中构成汉民族认同的动力,既有国家制度的推动,亦有人群主体能动性的自我适应,且这是一个“动态转化”的过程。但必须看到的是,当下中国民族识别“汉—少数民族”截然二分的民族身份表现方式在多元的人群身份认同中存在的局限和制度困境,如何从长时段的社会文化适应过程中反思“民族”概念的现代解释力,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而正视问题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3辑[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2]王桐龄.中国民族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3]林惠祥.中国民族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4]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5]徐杰舜.汉民族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6]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7]卯丹.大明武德将军乌撒卫右所正千户卯公墓志考:兼论其对威宁移民史的启示[J].乌蒙史话,2013(4).

[8][法]布尔迪厄.自我分析纲要[M].刘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9]王耒贤,等,修撰.(万历)贵州通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10][美]范德.朱元璋与中国文化的复兴:明朝皇权专制的意识形态基础[A].张中正,编.明史论文集[C].合肥:黄山书社,1994.

[11]张佳.新天下之化:明初礼俗改革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12]杜洪涛.“再造华夏”:明初的传统重塑与族群认同[J].历史人类学学刊,2014(1).

[13](明)大明律[Z].怀效锋,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14]奇文瑛.明代卫所归附人研究:以辽东和京畿地区卫所达官为中心[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

[15][美]查尔斯·蒂利.未来的历史学[A].[美]S.肯德里克,等,编.解释过去,了解现在——历史社会学[C].王幸慧,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6]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李延睿】

收稿日期:2016-02-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滚动项目“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子课题“乌蒙高地的回民社会:卯官屯村”(98ASH001)

作者简介:卯丹(1983-),男(回族),贵州威宁人,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建设与反贫困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反贫困研究。

中图分类号:C9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627(2016)03-01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