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涛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1120)
论高校精品课程的优化建设
——以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
李涛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1120)
摘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到目前已经十年有余,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取得了良好成绩。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课程也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并以此推动了教学方法、教师队伍,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与完善。然而,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重建轻用、重复建设、效能低下等问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应当从评建并重、择优立项、模式创新三方面促使高校精品课程的转化升级。
关键词:精品课程;教学模式;慕课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深化教育改革,教育部在2003年下发的《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中第一次明确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自此,全国各地高校展开了“波澜壮阔”且“轰轰烈烈”地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截至目前,12年过去了,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如共享课程不断增加、丰富*按照教育部的计划,2003年至2007年为第一阶段,计划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已完成;2007年以后进入第二阶段,计划建设3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也早已完成。,“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课程体系不断完善等。以笔者所在的西南政法大学为例,截至目前共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市级精品课程15门,校级精品课程34门,另有多门课程正在积极申报之中。在已建成的各级精品课程中,课程范围基本覆盖各个主干学科。同时,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已辐射到相关学科,带动并促进了相关学科群、学术团队的优化发展。
然而,必须注意的是,精品课程建设十余年来,尽管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也遭遇到了不少问题,如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硬件及网络保障不足、研究内容重复较多、教学互动性降低等。那么,如何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尤其在目前信息化时代,如何利用资源、技术优势,优化精品课程建设是当务之急。笔者将以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分析高等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优化建设对策。
二、历史与现状:《中国法制史》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
西南政法大学法制史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末创办以来,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且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本学科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8年评为司法部部级重点学科,2000年被确认为重庆市重点学科,2003年成为法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作为本学科主要课程之一的《中国法制史》于2003年被评为重庆市重点建设课程,2007年通过重庆市精品课程建设验收。2013年,由龙大轩教授主讲的《中国法制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应该说,法史学科的发展为《中国法制史》精品课程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国法制史》精品课程的建设又进一步推动了法史学科的深层次发展。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满足“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条件,即五个一流。那么,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本学科的发展现状也可从此五方面予以检阅:
(一)教师队伍
根据《通知》的要求,“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作为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中国法制史》的主讲人以及法制史学科学术带头人的龙大轩教授,兼任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文化研究传播中心主任,并被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法律讲堂》聘为主讲专家。无论在学术造诣还是授课经验上都已满足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在其带领下,本课程教学团队中现有教师16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有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从年龄结构上看,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的占到了75%,尤其是近几年引进的年轻副教授、博士,科研能力突出,上升势头明显,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了良好人员保证;从知识结构上看,教学骨干中分布着法学、历史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背景,学缘较为合理。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使课程建设充满活力,学科建设充满潜力。
(二)教学内容
根据《通知》的要求,“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作为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中国法制史》的学科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精品课程,其团队成员中既有通晓中国法律制度史的教师,又有熟悉中国法律思想史的教师,还有专长中国法制文化史的教师,他们可以将最新的研究成果整合成为教学内容,并融入在教学过程中,使《中国法制史》的教学内容始终跟随研究前沿。
(三)教学方法
根据《通知》的要求,“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无论是2007年建成的重庆市级精品课程,还是2013年建立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法制史》课程在建设中都注意到了与互联网资源的整合,其课程简介、课程负责人情况、教学队伍、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教学日历、参考书、习题集以及教学录像等都可以通过西南政法大学官网免费、自由浏览。这也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上航空是开发和引进新材料系统与生产技术的先驱。材料开发的关键推动力是减轻重量,改善特定应用性能,降低成本。[1]用来制造、生产各种航空器所用的材料统称为航空材料,是制造航空产品的物质基础,也是使航空产品达到高质量、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等特性的基础。航空用金属材料指用于制造各种各样的航空飞行器的金属材料。在航空物流日益发达的今天,飞行依靠高效的机体结构、强劲的起落架和发动机、先进的系统等,所有这些部件的主要组成部分都是航空用金属材料。[2]
(四)教学教材
根据《通知》的要求,“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在教材编写方面,西南政法大学法制史学科一直处于行业权威。在精品课程建设期间,曾代伟教授主编、课程组教师撰稿的“高等学校法学核心课程教材系列”《中国法制史(第二版)》已经于2012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已使用多年,效果良好。课程组规划编辑的《中国法制史案例教学教程》,作为课程教学的辅助教材,也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五)教学管理
根据《通知》的要求,“高等学校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学生评教制度。”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已基本形成完备的教学管理模式。即通过互联网络进行作业、考试,学生评教以及专家评审等。并且,随着课程建设的深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学管理体系会进一步科学、完善。
三、成绩与问题: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反思
经过数年的发展,以上述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精品课程的建设为例,我国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已经取得较大成绩。从形式上看,目前我国三级精品课程建设数量已超过20000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超过3000门,基本覆盖到所有学科领域。大规模人力、财力的投入使得相关课程建设朝着高精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关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的繁荣,并指引着高校教育的新趋向。从实质上讲,精品课程建设拉动相关学科的纵深方向发展。精品课程建设内含着对教师队伍、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探索,通过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平台优势以及示范作用,在推进本课程教学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可拉动相关课程向精品化方向发展。比如,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法制史》课程早在2003年即申报重庆市精品课程,通过3年的课程建设,不仅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而且在教学内容、方法、管理等方面均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且完备的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经过数年的积累与改革,该课程2013年又被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同时,在该课程建设过程中,其经验做法与取得的成果也辐射到相关课程如《外国法制史》等的建设,对相关课程的精品化建设功不可没。
应当说,作为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在提高全国高等院校教学水平方面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其惠及范围是全面的。然而,关于其优势与成绩笔者并不想过多介绍。毕竟,问题才是进步的基点。毫无疑问,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也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实践问题,而这些问题多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一)重建轻用现象较为普遍
(三)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据统计,目前我国各级精品课程建设已经超过20000门。然而,在如此众多的精品课程中,却存在大量的重复。换言之,精品课程的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形式上的重复建设。“很多基础性课程在我国所有大学中均有建设,内容雷同,方法类似,课程框架体系并无太大区别,从网络资源冗余性来看,冗余度高,既是精品课程的重复建设,其实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绩效低下。”[2]笔者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上以《中国法制史》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黑龙江大学、安徽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等几十个大学开设了相同的精品课程,且课件内容极为相似。第二,实质性的重复建设。所谓实质性的重复建设,是指精品课程只是普通课程的照搬,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方面与课堂教学并无明显区分,只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将上述内容堆砌于网络中。这种实质性的重复建设不仅导致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也是精品课程使用效能低下的直接诱因。有学者对其所在的大学进行了的调研显示,进入精品课程中学习时长达20分钟以上的学生仅占5%,有8%的学生偶尔进入精品课程,只是浏览一下课程框架,下载某个课件,时长为5分钟左右。而87%的学生,进入精品课程网站后,匆匆浏览,随即离开,任何学习行为都没有发生。重复性建设的另外一个直接后果是,精品课程同质化甚至主讲教师的同质化现象严重,教学特色日趋消解,“精品”最后必将沦为“平庸”。
(三)异步化教学方式容易异化
所谓异步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让班中每个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理解速度进行独立的学习,快速提高自学能力与创新才干。其主要特征有: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全体指导与学生独学、对学、群学、请教教师、全体学等多种形式的有机统一[4]。精品课程教学模式正是基于异步教学法而进行的,但是教学环境中教与学的时空分离使得师生交流主要通过异步信息媒体进行。这就要求一方面学习者须具备较强的操作、学习能力,另一方面要求信息媒体环境的构建具有开放性、便捷性与及时性。然而,在实践中,如果难以满足上述两方面要求,没有良好的教师引导以及制度辅助,异步互动将会变得滞后甚至直接被省略,那么,异步教学便容易异化为单向教学,甚至连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都难以达到。
事实上,精品课程建设十余年,其出现的问题也绝不仅限于以上三个方面,网络教育理念的滞后以及精品课程个性化的开发与应用等,都是需要我们正视且反思的。
四、机遇与挑战:精品课程建设的优化升级
“在教育全球化、科技化的背景下,开放共享、全球受益的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是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可阻挡的趋势。”[5]尤其在目前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空背景下,如何利用其所具有的便捷性、高效性等特征,进一步促进精品课程建设的优化升级,使全社会学习者能够共享精品课程资源,是亟待解决的。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认为精品课程建设的优化升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着手:
(一)评建并重
目前精品课程建中重建轻用的现象较为普遍,以下两个方面的改善就显得尤为必要:第一,加强精品课程的宣传推广。精品课程建设完成后应当与学生的课堂学习、考核相挂钩,争取实现混合式教学或学习,拓宽其学习路径。第二,加强精品课程的后台维护。精品课程建成后,仍应维持经费投入与技术支持,避免“为建而建”导致的精品课程实用性被架空。
事实上,解决重建轻用现象的核心即为“评建并重”。无论是针对具体某门精品课程建设初次评价,还是评审后周期内的过程评价,都不应当以简单的“是”或“否”的最终结果肯定或否定,而是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不断吸取单个平台建设优势,及时总结精品课程整体评建趋势。面向发展性的评价需要建立良好的监督反馈机制,注意评估反馈信息的系统化分析。同时,还要适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及时吸取和借鉴国际先进平台建设成果,加强与国际先进平台建设组织的合作,推动精品课程平台建设的国际化进程[6]。
(二)择优立项
首先,在精品课程的规划过程中,应当避免对课程内容、教学计划、方法相似的课程重复立项。可以根据申报条件,择优选择其中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优势较为明显或者学校支持力度较大的课程优先资助。对于其他未获得资助的课程,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网络链接或者校际合作等)引入其他学校已经建成的优质精品课程。因此,“精品课程也要体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减少教师重复性、无创造性的劳动。”[7]以《中国法制史》精品课程为例,无论从学科优势还是师资力量等方面来看,西南政法大学法制史学科带头人龙大轩教授作为主要负责人所开设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无疑更具特色与权威。因此,在本课程评审过程中可以考虑在本课程的申请团队中进行择优评审,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教学资源浪费。
其次,在精品课程的立项遴选过程中,应当注重其与普通课堂教学差异性评价。换言之,应当将与普通课堂教学内容、模式、流程相近似或者雷同的候选精品课程予以剔除,而优先选择既能体现与实体课程具有差异性,又能明显改善“教”与“学”关系且能够利用互联网络进行创新性改变的精品课程。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互补融合,避免同一内容的翻版、重复造成的资源浪费。
(三)模式创新
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对教育模式、理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由麻省理工、哈佛等国外知名高校开放的高校视频公开课,引领着慕课(MOOCs)时代的到来。所谓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单来讲,“就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即把以视频为主且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课程免费发布到互联网上,学习者根据个人需要点击视频,并可反复观看的学习形式。这种课程模式是网络时代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命性创新。然而,似乎其也面临着异步教学法难以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借助“慕课”的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支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也能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困惑,并给予针对性指导[8]。换言之,慕课的开展,必须有强大的数据和技术支撑,唯此方可消解异步互动所可能产生的滞后与低效。
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界近几年也刮起了“慕课风”。教育部也提出,要建设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精品视频公开课。龙大轩教授主讲的《中国法制史》视频公开课便是在此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的结果。然而,需要再次指出,这种模式的创新必须要有技术与制度的支持,否则将与普通实体教学效果相差无异。事实上,西南政法大学目前正在推行的课程中心建设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即学生通过课程中心进行自主学习、提交作业、论文,而教师则通过其进行作业批改、答疑。教与学过程通过网络平台变得灵活、便捷、高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形式的课程改革与创新,都必须做到线上、线下协调发展,忽视其中任何一方的作用都可能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 赵泽林,阎占定.论高校精品课程的优化建设[J].社科纵横,2012(2):156-158.
[2] 张家年.绩效视野中精品课程建设、应用与评价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114-115.
[3] 黄宝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7(9):72-76.
[4] 石耀华.论微课程的时空属性及其教学意蕴[J].远程教育杂志,2015(1):54.
[5] 罗跃军.西方哲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144.
[6] 王星.开放教育视域下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1):96-97.
[7] 黄德群.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特点、问题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5(5):67.
[8] 王彦明.慕课时代下的教学变革:一种理性之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5(7):59-61.
本文责任编辑:李晓锋
On the Optim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Top Quality Course:A Case Study of a Course in Chinese Legal History in SWUPL
LITao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and Law, Chongqing 401120, China)
Abstract:Up to now,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top quality course has been carried out for ten years. Both the quantity or quality of these course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As a key course, the Chinese Legal History of SWUPL has been successfully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national top quality courses, which promotes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reform.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a top quality course, such as, paying attention to curricular construction and ignoring its feasibility, repetitive construction and low efficiency. In the new era, a top quality course should be constructed from three aspects: paying equal attention to the evaluation and construction, selecting outstanding projects preferentially and encouraging mode innovation.
Key Words:top quality course; teaching mode; MOOCs
文章编号:1008-4355(2016)02-0119-05
收稿日期:2016-01-08
作者简介:李涛(1984),男,河南焦作人,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教师,法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6.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