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状况调查报告
——以山东农业大学431名大学生为例

2016-06-13 07:50:42尹红霞王倩山东农业大学心理教育中心山东泰安271018
高教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农业院校大学生

尹红霞 王倩(山东农业大学心理教育中心,山东泰安271018)



农业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状况调查报告
——以山东农业大学431名大学生为例

尹红霞王倩
(山东农业大学心理教育中心,山东泰安271018)

摘要:为了探讨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状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31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对己负责、关爱他人、关心集体、富有正义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国家大事,但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着明显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社会责任感弱化的现象。

关键词:农业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students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studied the State of 431 College students'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st majority of students to the responsible for yourself,caring for others,concerned about the collective,rich sense of justice,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welfare activities,concerned about national affairs,but in some students exist obvious egoism,utilitarianism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sense of weakening of the phenomenon.

Keywords:agricultural university;college students;social responsibility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承载着更多的社会期待,农业院校大学生作为农业方面的专门人才,是未来国家农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的综合素质关系到我国农业事业的未来走向。有研究显示,农业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在个人理想的选择上,功利意识较强,“爱农”、“支农”意识薄弱。为了真实、全面了解农业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作者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分类研究,以期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做出全面的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山东农业大学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37份,回收率为87.4%,其中有效问卷431份,有效率为98.6%。其中,男生202人,女生229人;大一学生125人,大二学生111人,大三学生104人,大四学生91;农科学生211人,理工科学生220人。

(二)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的设计基于笔者对社会责任感内涵的界定,以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责任感、环境责任感五个维度为依据,从对相关责任事件的认知、理解和承担、履行责任时的做法等进行设计,每个维度设置5个问题,共计25道题。为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调查过程中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访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自我的责任感现状

由表1可以看出,91.67%的同学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理想、有目标的人,说明大学生的自觉、自主意识较强,对学习、生活态度积极向上;同时,也应该看到,仍有8.33%的同学没有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由散漫,18.75%的同学对大学生活没有清晰的规划,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责任感欠缺,对自己存在不负责任的态度。

当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绝大多数同学选择坦然面对,寻求办法积极解决,有10.41%的同学意志薄弱,抗挫折力差,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53.13%的同学表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遭受多大打击,都不会选择轻生,但仍有2.08%的同学承受能力较弱,缺乏对人生价值观的正确认识,存在着消极的人生态度。

表1 大学生自我责任感现状(%)

当涉及到“我坚决抵制考试作弊行为”时,绝大部分同学考试态度端正,严肃考试纪律,诚信考试,但仍有将近10%的同学对考试作弊持认同的态度。考试作弊是一种破坏自己诚信形象的行为,是一种破坏公平公正的行为,大学生应自觉树立健康良性的竞争观,坚决抵制考试作弊行为。

(二)对他人的责任感现状

表2 大学生对他人责任感现状(%)

由表2可以看出,在涉及到“当身边的人有困难时,我会主动帮助他”这一问题时,有40.63%的同学给予了非常肯定的回答,8.33%的同学给予完全否定的回答,当问及“当别人陷入危难时,我会挺身而出”时,有23.96%的同学给予非常肯定回答,而有11.46%的同学选择否定回答,说明多数同学具有爱心和责任心、勤于助人、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但同时也有部分同学表现比较冷漠,呈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际交往态度。

当问到“看到有老人倒在路边,我会毫不犹豫的把他扶起来”这一问题时,只有1/4的同学持完全肯定的态度,37.50%的同学存在犹豫、纠结的状态,超过1/3的同学考虑到自身利益以及这种行为可能给自己带来的麻烦,选择放弃。

在涉及到“当我与他人发生矛盾,我会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时,有29.16%的同学选择“完全符合”,47.92%的同学选择“比较符合”,说明大部分同学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持相互宽容和相互理解的态度,但仍有22.92%的同学选择了“不符合”,说明部分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自我批评和反思的勇气不足,再加上碍于所谓的面子和自尊,导致他们不愿意主动承认错误、自觉承担责任。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这种美德在今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当问到“在公共汽车上遇到老弱病残幼时,我会主动让座”这一问题时,54.17%同学给予了完全肯定的回答,但有5.21%的同学给予了完全否定的回答,反映了部分同学存在自私、冷漠,不关心他人的失范行为。

表3 大学生对集体责任感现状(%)

表4 大学生对国家责任感现状(%)

表5 大学生对环境保护责任感现状(%)

(三)大学生的集体责任感现状

由表3可以看出,当涉及“集体活动中需要选出一个替大家做事的人,我会主动推荐自己”时,有超过1/3的同学给予了完全肯定的回答,42.71%的同学选择“比较符合”,说明大部分同学能够积极主动为集体服务,敢于担当,乐于奉献,但仍有20%的同学选择“不符合”,说明部分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呈现出退缩、逃避、消极、被动的状态。

对于“当因我个人原因影响集体时,我感到很难过”这一说法,46.88%的同学给予了完全肯定的回答,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同时也为自身给集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感到不安,但仍有3.12%的同学呈现出集体责任意识缺乏,不担当、不负责、不屑一顾的处事态度。

对于“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会选择集体利益”这一说法,有33.33%的同学选择非常肯定的回答,认为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表现出较强的集体主义精神,超过一半的同学在两者的选择中产生迟疑,而有10.42%的同学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调查发现,39.58%的同学认为参与社会实践,不但可以实现自身价值,还可以锻炼履行责任的能力,参与的积极性高,46.88%的同学表示不是很确定,13.54%的同学明确表示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对于“当我看到有人在公共场合不遵守社会公德时,我会想办法制止”这一说法,有10.07%的同学选择“完全符合”,48.26%的同学选择“不符合”,说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仅停留在“不损人”和“不作为”层面,没有达到主动参与、以社会为己任的作为层面。

(四)大学生的国家责任感现状

由表4可以看出,当涉及到“我非常关注时事新闻、国家大事”时,有16.67%的同学表示非常关注,35.41%的学同学表示比较关注,说明大部分同学能够多渠道了解社会现实,关注时事动态和国计民生,具有较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但仍有47.92%的同学表示对于时事一点都不关注而且毫无兴趣,不了解社会需求,极易导致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对于“我愿意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这一说法,40.42%的同学持完全肯定的态度,37.50%的同学选择“比较符合”,22.08%的同学给予了否定回答,反映了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参加公益活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愿意挤出时间,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但部分同学表示耽误学习,不愿参与。

农业院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于农村,考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跳出农门”,受社会上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的影响,部分同学艰苦奋斗作风不足,急功近利思想比较明显,比如当问到“如果祖国需要,我愿意去不发达地区”这一问题时,仅有11.46%的同学表示若祖国需要,愿意为当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超过一半的同学,对价值的评价是以对自己是否有利为衡量标准,不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向往大城市,不愿到中、小城市,更不愿到农村基层和边远地区。

民族尊严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丧失民族尊严就是丧失了民族的自尊和内在精神。在涉及到“我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与民族尊严”这一说法时,63.54%的同学给予了完全肯定的回答,维护民族尊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权利和义务,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以理性的行为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但仍有5.21%的同学习惯用简单的思维看待复杂的社会问题,崇洋媚外,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没缺少深厚的感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认为工作条件差,工作艰苦,出现学农不爱农的现象。比如当问到“我愿意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哪怕条件很艰苦”这一问题时,23.96%的同学给予完全肯定的回答,但仍有将近一半的同学在个人理想的选择上,功利色彩较强,“爱农”、“支农”意识薄弱,社会责任感淡化。

(五)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感现状

对环境负责,是人类社会赋予每一个人的神圣使命,大部分学生具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然而我们也经常会看到部分学生浪费资源、乱扔垃圾、乱写乱画、踩踏草坪、采摘花朵的现象。调查显示,大约97.92%的同学看到水龙头没关紧时,会自觉关上,2.08%的同学呈现事不关己的态度;约88.59%的同学表示即使附近没有垃圾箱,也不会乱扔垃圾,10.42%的存在乱扔乱放的现象;约93.75%的同学在外出游玩时,遵守景点纪律,从不乱写乱画,随意攀爬,6.25%的同学兴致所致,随意而为;约93.75%的同学表示从不践踏草坪、随意采摘花朵,6.25%的同学认为践踏草坪,采摘花朵,是无所谓的事情;绝大多数同学认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2.08%的同学环保意识淡薄,缺乏对大自然的爱心和责任心。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从生活小事做起,节约资源,倡导低碳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基本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农业院校大学生绝大多数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无论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还是对国家和社会都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基础,但在部分大学生身上仍表现出明显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思想,过于强调自身需求,凡事从“我”出发,对他人以及社会等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必备的人格素质,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成败、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以及国家的兴衰,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纪咏梅.农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8):171-173.

[2]陈婷,王彬,李书宁.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基于对广州市705名大学生的调查[J].调查与研究,2008(6):23-26.

[3]夏燕.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路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100-103.

[4]王永明,夏忠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状况的调查报告——基于北方某综合性大学352名大学生的调查[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25(4):42-4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2-0223-03

作者简介:尹红霞(1980,10-),女,汉族,山东菏泽人,硕士,讲师,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农业院校大学生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农业院校遥感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分析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职业·下旬(2016年10期)2016-12-02 22:16:06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科技资讯(2016年18期)2016-11-15 07:52:05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59:43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浅谈农业院校学生的道德教育
山西农经(2016年3期)2016-02-28 14: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