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激光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分析

2016-06-13 06:07:03梁晓东曾振培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疗效

梁晓东, 曾振培

(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湛江 524003)



眼底激光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分析

梁晓东, 曾振培

(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湛江 524003)

[摘要]目的:对眼底激光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7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58眼)采取单独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38例(66眼)采取眼底激光联合复方樟柳碱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所发生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 %,比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 %高(P<0.05)。结论:眼底激光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独眼底激光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眼底激光;复方樟柳碱;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底血管病。视网膜水肿、出血和视网膜血液淤滞都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特征[1]。该病比视网膜动脉阻塞常见,且在我国此病发病年龄一般较小。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比较复杂,通常为多因素致病,血管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口服避孕药,过度疲劳等均可诱发该病[2]。目前,随着激光、眼底照相等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病因、治疗、预后的认识均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是治疗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对收治的38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采取眼底激光、复方樟柳碱联合治疗,取得一定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4例(124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均符合《眼科学》中的相应诊断标准。74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34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7.5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36例患者58眼,其中男性20例36眼,女性16例22眼,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7.2岁,病程2~38 d,平均病程13.22 d。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4例24眼,分支阻塞22例34眼。观察组38例患者66眼,其中男性20例34眼,女性18例32眼,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8.6岁,病程2~43 d,平均病程14.5 d。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4例26眼,分支阻塞24例40眼。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治疗前74例患者均进行视力、眼底、FFA荧光造影检查及控制血压治疗。采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机进行眼底激光治疗。参数设置:输出功率180~350 mW,曝光时间0.1~0.4 s,间隔1个光斑,光斑后极部100~190 μm,周边部200~400 μm,Ⅱ~Ⅲ级轻度反应。观察组患者在激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治疗。在患侧眼的颞浅动脉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2 mL/次,1次/d。两组患者2周复查1次,每个疗程30 d。

1.3评价标准所有患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储于抗凝管中以备血液流变学检测。检测内容包括: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红细胞比容(red blood cell specific volume,HCT)。显效:患者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视力恢复程度≥3行,出凝血时间明显缩短,静脉怒张显著好转,视野、视网膜循环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有效:视网膜积血部分被吸收、消退,视力恢复程度≥1行,出凝血时间好转,视野、视网膜循环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视力未提高,或者反而下降,视网膜积血未被吸收或反而加重,视野、视网膜循环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未能得到改善或进一步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数据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采集两组患者血液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检测内容包括PV、WBV、Fg和HCT。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

a为与治疗前比较P<0.05;b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 %,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 %(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a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中心视力下降或部分视野缺损,患者一般能够保留部分视力。视网膜静脉阻塞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半侧性视网膜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三种。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又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种。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并发症和后遗症较多,以黄斑囊样水肿和新生血管最为常见[3]。视网膜静脉阻塞药物治疗比较困难,从理论上可通过应用抗凝剂进行治疗,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一般可通过降低血压和眼压、降低血液黏度等治疗方法减轻血栓形成和组织水肿[4]。对于经药物治疗时间>4个月未见好转者可以采用眼底激光治疗。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氢溴酸樟柳碱和盐酸普鲁卡因[5]。樟柳碱为抗胆碱药,有抗震颤、解痉、平喘、散瞳等作用。盐酸普鲁卡因能够阻断神经冲动传导,松弛平滑肌,改善组织供氧。通过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不仅能够起到缓解眼底水肿、加快眼底出血吸收和改善血管痉挛的作用,还有助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稳定[6]。

本研究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37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眼底激光、复方樟柳碱联合治疗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治疗组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并且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WBV、PV、HCT和Fg下降,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因此,应用眼底激光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能够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大卫,孔凡宏,张蕊,等.眼底激光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9,9(8):1592-1593.

[2]张红霞,马钢,张勐,等.中医辨证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28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5):95-95.

[3]王超英,杨丽.激光光凝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0,30(7):661-662.

[4]刘豪杰,周明.曲安奈德球后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J].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1,33(4):279-281.

[5]杨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激光治疗分析[J].实用防盲技术,2013,8(1):25-27.

[6]于清胜,林丽霞,牛英,等.532nm激光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2):2411-2412.

(收稿日期:2015-04-17)

猜你喜欢
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痈的疗效观察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
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与开放手术疗效比较
止嗽散联合阿斯美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