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婧寰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不断挖掘红色文化价值,使之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并以此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以山西武乡红色文化旅游为例,对社会转型中红色旅游如何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进行探究,发现其问题并进行思考、提出建议,对于促进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助推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红色文化;武乡;经济转型发展
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社会进入转型期之时,红色文化不仅对大众具有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同时也成了旅游的重要资源。山西武乡作为全国重点革命老区,武乡的八路军太行精神是红色民族精神的代表。在国家提出“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形成经济实力”的发展需求大背景下,武乡县利用红色文化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带动就业的增长,就业人数的增加也意味着老百姓的收入在增加。这种商业模式提高了当地就业率,刺激了住房和交通的需求,改善了红色旅游交通状况。武乡红色旅游业的“红”“绿”统筹的共赢发展模式既促进了武乡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又将红色旅游文化与爱国主义、脱贫致富相结合,这种发展模式使红色旅游业取得了经济和社会的双重效益。
总结武乡红色文化旅游先进理念与模式,并发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合理的意见,对于其他地区应用文化旅游推动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有重要意义。
1武乡红色文化旅游的特点分析
1.1年轻化参与式的理念
武乡八路军文化园顺应时代的发展,一改传统的参观学习模式,融入各种创新理念。在形式上,另外增加了体验园、实景区、真人表演等元素,为的是让游客在实景体验活动中学习和感受八路军抗战时期的军区生活和抗日民族精神。这些新元素的融入,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游客们可以在此穿一身军装,打一场游击战,当一回真正的抗日英雄,这些都让游客更加由衷地感受到民族独立的激情,更加深刻的领悟抗日民族精神的内涵。
1.2红+绿的发展模式
武乡县奋力开创武乡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局面。在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政治优势的基础上寻求新突破: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工业经济循环化、第三产业规模化。这一发展模式突出一个“绿”字:特色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培育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农业园区,形成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工业经济循环化就是实现“黑色”到“绿色”的转变;第三产业规模化就是抓住国家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遇,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综合效益,让绿色产业引领百姓走上富裕之路。
武乡县紧紧抓住八路军抗战红色民族精神的优势,打响革命红色老区牌,让红色旅游拉动第三产业规模化发展。以八路军纪念馆为中心,打造八路军文化园;以板山、太行龙洞为中心,打造自然风景区园;以太行龙湖为中心,打造休闲度假后花园。并且全县上下大力营造八路军文化氛围,积极支持和配合八路军纪念馆申报AAAAA级景区。还专门成立八路军研究会,充分挖掘八路军文化,真正实现武乡县“红”“绿”共赢的发展模式。
2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发展模式单一,缺乏总体规划
武乡的红色旅游目前尚没有一个总体规划,红色旅游开发呈现出明显的各自为政现象。由于缺乏红色旅游产品一盘棋的思想,导致武乡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武乡红色旅游产品较为单一,以展示、展览为主。由于这种旅游形式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导致游客在红色景区停留时间短,重游率很低,这直接影响了武乡红色旅游客源市场的拓展。
目前,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依然停留在低层次、简单化的线路组合上,难以体现武乡红色旅游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红色旅游文化的内涵,致使武乡红色旅游产品竞争乏力。
2.2旅游资源处于开发前期,资金存在短缺,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随着武乡县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旅游服务的质量已经有所提升。但是,武乡县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全面优质旅游服务方面仍有欠缺,没有形成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旅游交通道路建设力度亟待加强;其次,武乡县的旅游接待设施严重滞后,经常会出现游客没有地方住的现象。因此,武乡县应当致力于建设针对不同消费水平游客的不同等级宾馆。由此看来,武乡县仍需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努力。
2.3专业人才缺乏,宣传手段滞后
武乡县现处于旅游业发展初期,需要大量旅游专业人才,县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并通过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完善考核制度来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即便如此,旅游专业人才,尤其是景区中层管理人才、宣传促销人员、规划人才仍十分缺乏。
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武乡旅游宣传方式也仍滞后不前。武乡县属于革命老区,多年来,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在高科技和网络运用方面明显滞后,宣传方式仍然使用传统方式,缺乏创新理念与方式。
2.4地域格局存在局限性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一个与地域格局息息相关的产业。武乡县加快红色景区景点的建设,并且根据本地地域情况积极引导当地煤矿对接旅游开发,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但是,由于山西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远离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的边远山区,距主要客源地较远,游客进出比较困难。加之山西旅游交通的不畅,加大了山西红色旅游景区的可进出难度,严重制约着当地红色旅游的开发。
2.5内部管理和整合开发存在不足
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形成旅游发展合力,增强区域旅游业整体实力的最佳途径。武乡红色旅游资源与周边其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尚不到位,导致武乡红色旅游产品的近邻效应未能充分发挥。武乡红色旅游开发更多专注的是红色旅游资源内部的组合。同质旅游资源的组合使得旅途单调乏味,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也日渐衰弱。由于武乡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地方特有旅游资源的融入,红色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难以相互带动,红色旅游发展显得势单力薄,市场竞争乏力。
3对策思考与相关建议
3.1还原历史,创新红色文化互动体验新模式
红色文化旅游是一个很宽泛的产业体系。尽管传统的观光旅游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节假日休闲、会展、运动、商务、博彩、游乐、娱乐、修学、培训、探险、创意产业、康体疗养、房地产、餐饮、现代农业等,都已经在红色旅游的大结构中形成共生。因此,多产业的综合,成为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的基础。
首先,武乡有其独特的历史印记,面对国内红色文化旅游体验方式的同质化趋势严重的问题,其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要区别于其他红色旅游景点,应深入发掘其独特性,运用文化体验情景再现模式,在创新与创意中追求文化旅游开发的差异化,通过特色打造,提升竞争力。其次,紧扣历史时代的鲜明主题是文化体验旅游的第一步。武乡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是突破传统红色旅游发展模式,融教育与娱乐为一体,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模式创新,抓住消费者市场,对旅游项目进行创新设计,开发“红色教育+素质拓跋+真人游击+影视拍摄”等相结合的文化体验新模式,让游客可以亲身融入实景,将历史画面呈现在消费者眼前,更能从头脑中、情绪上增强历史的责任感。最后,一般的文化旅游资源都存在分散性分布特征,一个文化资源在相邻的地方都有,或者在每个地方只具有一个或几个侧面特色,没有整体性。因此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需要采取主题化、集约化的手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实现红色风情立体化的全面客户体验。
3.2依据市场,打造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体系
拓展武乡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渠道,必须借助信息网络媒体,有针对性的改变宣传观念,设计宣传口号,开发主题旅游月,推出优惠政策,举办体验活动,提供优质服务,开发多种宣传途径,扩大红色文化旅游的影响度,打造武乡红色品牌。
红色文化资源宣传途径必须与市场群体相结合。武乡红色文化旅游在发挥其旅游观光的作用时,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其面向的市场群体有各机关单位的群体培训、大学生、省内游客、省外游客等,必须针对不同市场群体,改变宣传理念,开发适合各种群体的宣传途径。针对市场,要形成立体化的宣传体系,结合不同部门和不同省份,开发不同渠道的宣传途径。红色文化旅游是很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要特别注意针对高校市场,设计符合高校特点的宣传途径,如联手高校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基地、邀请高校师生参观、邀请高校专家讲解武乡抗战历史、联合当地党史研究室,出版武乡抗战史、学生暑期旅游优惠、和学生实践研究建立资助合作等,都可以极大拓展高校市场的影响面。
3.3产业联动,提升优质红色文化资源深开发的软实力
优质红色资源的深入开发,除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外,还必须注重虚拟体验系统开发,注重历史场景的深度体验。这就要求摒弃传统的陈列式展示形式,打造以游客为本的文化展演体验模式,寻求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使文化展示从博物馆中走出来、活起来,向互动、开放的动态形式转变。这一形式的转变不但要求高素质的培训人员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还需要全区域的社区群众的力量,更涉及区域内产业服务的联动体系。
一是强化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联动产业相融合。山西武乡有着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以特殊地理环境孕育的抗日战争为主的“八路军文化”,既有血性、刚性的一面,也有柔性、生活化的一面;既有在战场上顽强不屈、英勇杀敌的一方面,也有在生活、工作中积极创造、富有亲和力的一面。在完整展示红色文化的历史特征的同时,必须与产业开发相融合。红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既要注重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看到经济的带动效应和品牌打造,更要注重与之相关联的人才、融资、技术、体制、环境等相关系统内环节。
二是推进红色文化创新与人才引进、培养相促进。红色旅游人才培训和管理涉及不同岗位的服务人员,必须针对不同岗位人才,建立分级培训体系;政府部门需要根据需求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培训任务;通过统筹相关政府部门、社会资源,各方联动实施培训,完善“逐地举办、区域联动,推动发展”的培训模式推进红色文化创新与人才引进、培养相结合,提升武乡红色景区深开发的“软支撑”。
三是注重红色“软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品牌结合。整合地域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红色文化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将其注入企业经济品牌中,使得该品牌相关产品能够在较高的起点上获得更高知晓度和信任度,即红色经济品牌打造。首先,注重红色经济品牌打造。发挥红色文化作为“政治品牌”所带来的影响力,开发相对应和诠释红色文化品牌的产品。其次,注重红色经济品牌对经济的影响。企业产品与红色品牌相结合,创造出“商标”的影响力,其知名度必然会大幅提升,加之对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市场会逐渐延伸,赢得消费者信任,经济效益会不断增加。最后,红色品牌会给地域企业注入发展活力。红色文化资源凭借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带动区域内旅游、交通、餐饮、住宿、服饰等产业发展,形成旅游观光为核心的产业链组合。
参考文献:
[1]张克伟.沂蒙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2]刘艳.山西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对策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