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6-06-12 12:56何玉花高亚强
考试周刊 2016年38期
关键词:问题探究心理健康

何玉花+高亚强

摘 要: 新课程视角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尤为重要,教师或以历史人物为鉴,培养学生健全心理;以文本观点为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拓展探究为“契”,纯化学生高尚品性。但愿,高中历史教师能够努力重构以人文生态为呼吸的课堂,并让孩子们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心灵世界增添新的“钙质”。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史料选择 问题探究 课堂走向

高中生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逆反心理与盲目崇拜、缺乏理智、易冲动、成人感强烈,不喜欢被束缚……基于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锻造学生的健康心理尤为重要,教师或以历史人物为鉴,培养学生健全心理;以文本观点为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拓展探究为“契”,纯化学生高尚品性。

一、以历史人物为鉴,培养学生健全心理

作为一门被赋予了“提倡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课程,在其中应该确认什么、选择什么、警惕什么、摈弃什么,实在是“巨大”的问题[1]。比如,如何选择课外史料滋补课堂教学?是仅仅为考试高分而选择,还是从孩子们身心健康的角度而选择?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课,孙中山“屡战屡屡败屡战”的精神,正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极好案例。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分小组讨论: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时代背景(孙中山维护共和斗争的屡次失败的情景);

2.史料补充:“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

3.PPT课件出示:“中国革命已经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我一生革命,便是担负这种责任。”(1924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演讲)

之所以引入如此多的史料,就是因为注重培养学生的“抗挫意识”,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引导学生拿自己小小的得失和孙中山的遭遇相比较,其心灵必将受到触动、浸润和滋养。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历史人物为鉴,趁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赋予课堂以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应该成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以文本观点为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标准》旗帜鲜明地提出:“本课程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更为理性、更有智慧地认识人类的历史和生活的环境。”高中历史课程设置中,有大量内容直指人文精神,其中包含的思想观点,恰恰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极好的范例。

高中历史教材《启蒙运动》一课中,有两个知识点“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其核心是“理性”,如何做一个“理性”的人?“你理性了吗?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可以设计以下环节:

材料一:家长批评几句,顶撞家长,离家出走。

材料二:父亲因病去世,从此一蹶不振,学习成绩急剧下降。

材料三:与同学发生口角,大打出手,甚至动用凶器。

在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这些行为的种种不成熟之处,学生的心在洞开,心的原野和边界在扩展,做一个“理性”的人的意识在加强,心理承受能力逐步提高。有的同学把启蒙运动同人的青春期进行类比,对启蒙运动的真谛——“理性”有了更深认识,认为“启蒙运动”的过程不正像青春期的我们向成熟迈进吗?就像康德所说的:“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三、以拓展探究为“契”,纯化学生高尚品性

如何从历史课堂中吸收更多能够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人文养料,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视野是否更加开阔,在于教师究竟引领学生走了多远。教师应经常反思:教学的延展探究是否对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有所帮助?教学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是否促进了高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从问题到探究,是否在悄悄地纯化学生的品性,打造一个阳光且充满正能量的“内环境”?

仍然以《启蒙运动》为例,在讲述文艺复兴的探究活动中,可以创设这样的探究问题:“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与薄伽丘对人性的肯定有哪些不同?”当学生理解到:薄伽丘虽然讴歌了人性,但大多集中在人性中的本能方面;而莎士比亚的作品却体现出人性的高雅和精致,人类应该有更高追求,此时,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趁机引领学生辨析自己的高中生涯中,哪些是人性中的本能,需要加以克制;哪些是“人性的高雅和精致”,需要特别追求。

这样的拓展延伸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习“文艺复兴”内容的同时,滋润学生的心灵,在历史的“幽静通幽处”反观自己、滋养自己、提升自己。

说到底,高中历史课堂,应该是一个人文的课堂,一个情感的课堂,其中的辗转、迂回、拓展应该直指人心,应该以创造好精彩、健康的“内环境”为基本出发点,就像毕淑敏所说的:“让我们的成品——沉稳宁静广博透明的心,覆盖生命的每一个清晨和夜晚。”[2]如何从历史故事和人物之中,吸收到滋养学生健康心灵的“维他命”,关键在于教师。但愿,高中历史教师能够努力重构以人文生态为呼吸的课堂,并让孩子们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心灵世界增添新的“钙质”。

参考文献:

[1]林茶居.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减负”.

[2]毕淑敏.造心.

此论文为2015年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农村贫困地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研究》系列论文之一,立项批准号GS【2015】GHB0529。

猜你喜欢
问题探究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探讨
浅谈小学语文问题探究教学法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