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翼炜
摘 要: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当今大多课堂上教师上课节奏快,足够大的信息传授容量,但所获得的那些知识根本难以在每一个生命个体具体的生活中得以还原。教育往往要在缓慢过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东西。本文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谈谈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的“慢”策略,旨在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以一个等待的姿态倾情投入,于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课堂 慢 策略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需要持久的关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润物无声与潜移默化,它不仅关注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学速度和心态这一方面,还注重学生学习中要尊重学习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其个性发展。笔者结合教学案例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谈谈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的“慢”策略。
一、教师“教”的策略
1.倾听——领悟心曲的灵光。
教师应耐心倾听。《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学会倾听,要求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首先从耐心倾听开始。例如贾志敏执教的《惊弓之鸟》一课上,贾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成”字,先请学生读音,数清楚有几笔后,再在“成”字后边加条横线,让学生给它组词,一个学生慌慌张张地站起来就回答“长城”,话刚一出口,其他学生立即哄堂大笑。贾老师忙用一个手势制止了大家,只见他不紧不慢地对大家说:“同学们注意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话,他的话还没说完呢。”然后,他微笑地看着那个已经害羞得满脸通红的男孩子,说:“你是想说‘长城的‘城去掉‘土就是……”那个男孩子见有台阶可以下,连忙接过话语大声回答:“‘长城的‘城去掉土字就是成功的‘成!”
在这个案例中,贾老师在那位学生回答错误的情况下,并不急于制止或是反问,而是静静地倾听,他用手势制止了学生的哄堂大笑,机智而巧妙地再续学生的回答,给予了学生信心,这不能不算是倾听中的高超艺术。
2.从容——凝聚温情的磁石。
教师应学会从容。从容首先要善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多给予他们机会。学生的错误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资源,允许学生犯错误。从容也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灵召唤,在等待过程中,教师要用鼓励的目光、真诚的微笑、激励的话语、无微不至的关怀消除学生心中的不安,用自己真诚的期待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给学生一份期待,给学生一方晴空,让学生自由发展,这是凝聚智慧的过程。
3.关爱——润泽灵魂的甘露。
教师应充满关爱。冰心有言:“爱在左,同情在右。”教师要在学生迷茫的时候给他以一盏明灯,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即使批评,也是春风化雨般的教育。
以赵志祥执教的《荷叶圆圆》教学片断为例[1]:
师:我很想和大家交朋友,希望咱们成为学习上的好伙伴。大家愿意吗?
师:今天我就叫大家小朋友,大家喊我大朋友或是老朋友,好吗?
师:真聪明,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荷叶圆圆》,请小朋友们伸出手指,和大朋友一起写课题好吗?
……
师:小朋友再见!
生:大朋友再见!
简单的称呼,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孩子们的兴趣自然浓厚。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需要这般关爱,这般尊重,这般人文。
4.赞赏——扬起自信的风帆。
教师应适时赞赏。优秀教师的鼓励语言能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说法灵活多变。以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课堂教学为例,他认为赏识能开启心智和涌动灵感,他的教学活动中充溢着赏识。下面是他在课堂中对学生赞赏性的评价语,因人而异,真诚明确,值得借鉴:①你是班上最勇敢的同学,你找到了第一个问题,了不起!②好!还有别的理解吗?③你有一双慧眼!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
赞赏还应该讲究“真”与“善”。“真”指的是赞赏情感的真心诚意,“善”指的是赞赏的导向功能。“君子成人之美,而不成人之恶”。教师也不能不加选择地随意赞赏。
二、学生“学”的策略
1.留有质疑空间,提高学生感悟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心得,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解放学生的思想,教学生会提问、善思考、勇于发现和解决问题。而感悟是不能灌输的,不能复制的,对同样的语言和语境,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感受与和领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能用同一把尺评判。
以《江雪》一课为例[2]:
在疏通完全诗的字面意思之后,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生:“天这么冷,老人为什么要出来钓鱼呢?”
师:“你们觉得老师真的是在钓鱼吗?”
生:“我明白了,这位老人其实不是在钓鱼,天那么冷,他还出来钓鱼,他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
生:“他是在告诉人们他非常孤独。因为我发现,这首诗每一句的第一个字连在一起是:千万孤独。”
生:“他在欣赏这美丽的北国风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多美的雪景啊!老人肯定是被雪景迷住了。”
学生是拥有无限资源的矿藏,通过质疑,学生对文本有了不同的感悟,思维不断完善。笔者可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词两首》中《渔歌子》一文论证,同样是写渔翁形象,张志和却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不须归”的钓者形象。教授该课时,我先让学生在词中找出自然之景,如“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风”和“雨”,接着通过“箬笠”和“蓑衣”找出渔翁,再提示学生注意词中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如“白、青、绿”进行画面的想象动静结合的画面,辅以课文插图,使得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色彩鲜明和富有动感的画面。这样学生就能各抒己见,如因为雨小、鱼肥,或渔翁已经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所以“不须归”。最后,教师以通过作者背景资料的补充,因当时受朝廷排挤,作者也不希望与之同流合污,宁愿选择陶渊明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生活。如此,学生的感悟水平会提高,知识面会愈加拓宽。
2.尊重独特情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对文本独特的情感体验,还学生吟诵涵咏的空间,将自己的感悟之情读进去,又要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来,这关乎学生的语感发展,有助于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教师不必框定条件、限定范围,只需要让学生有感而发、有情而动、有悟而得。
3.注重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多元解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个性化体验可能会得出若干新颖的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应对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教师要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一起帮助寻找文本多元解读的支点,渗透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以《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片断为例[3]:
师:同学们再读读课本,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呢?
生:因为大自然里充满着知识,充满了科学的奥秘。牛顿就是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
师:哦,那就是说大自然是本奇妙的科学课本了!谢谢你打开了大家的思路,咱们不妨来讨论讨论:大自然是什么课本呢?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语文课本,当你看到树木的时候,你会想到“木”字。我们倚靠在大树旁,不就是“休”字吗?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音乐课本。小燕子是音符,《燕子》中写道: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生:我也认为是音乐课本。小蝌蚪才是音符呢,小河哗啦啦地往前跑,像在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
……
教师在学生个性张扬,实现文本的多元解读时,不忘对学生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引导,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在积极保护学生的个性的同时,同样允许孩子对文本有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感悟,而这一思维过程是不断深化的。
4.延伸语文课堂,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让语文融入生活。课堂中的语文学习是有限的,必须向生活延伸,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学习“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感悟到的语文内涵就越丰富;生活体验越深刻,对语文底蕴的理解就越深刻;学生的生活体验越独特,构建语文意义的方式就越独特。
学习语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就像是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学就像是一只蜗牛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教师何不一路用心倾听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从容期待孩子们的进步,真诚关爱孩子们的点点滴滴,适时赞赏孩子们的思维火花。相信,孩子们在不知不觉间也能展示出学习语文最初最美的那一面。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课堂经典[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2]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周国韬.现代教育理论研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