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识字,兴趣保鲜

2016-06-12 12:32徐莎莎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形声字年段生字

徐莎莎

小学低年段以识字教学为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段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可是在从教的几年里,我发现学生们大多对识字并不感兴趣。较大的识字量、枯燥的内容,给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了不小的困扰。如何把识字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他们有浓厚的识字兴趣,愿学、乐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探究合作——自主识字能力的锻造

“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实践活动的主人。”识字教学,从转变学生角色开始。想要学生成为识字活动的主体,就要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识字。个体探究是自主识字的关键一步。在低年级的新课预习中,我引导学生关注字词。初读课文时,我让学生用横线画出含有生字的词语,一类字下面画圆点,二类字下面画三角,并针对较难记忆的生字,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字形。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识字,先组内交流,解决生字的音、形、义,采用小口诀、小谜语、汉字画、抽读生字卡片等互动游戏,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最后师生交流,提出疑问,展示自己的识字方法,开展集体识字。从个体探究到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兴致勃勃地学生字,潜移默化地养成好习惯,切实有效地做到自主识字。

二、想象故事——趣味识字情境的构造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然而,大量地、单调地识字,会让学生丧失对汉字的兴趣。如何保护并激发学生的识字欲呢?“故事”是我们的一大助力。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在低年段的汉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有趣的故事帮助学生记忆、理解汉字的字形和意象。如在教学“爽”字时,我让学生边看字形边听故事:从前,有一个人,特别爱喝酒。别人是一杯一杯地喝,他呢,是一碗接着一碗喝。这不,喝完了,就又去买酒了,只见他左手臂抱着两壶酒,右手臂也抱着两壶酒,正大步朝家走去,边走还边嘀咕:“有酒的日子,真是舒爽啊!”一人四壶酒,“爽”字记心间。

学生们不仅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在教学完“采、菜、踩、彩”四个字后,我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字说故事。没想到,第一个学生就说得非常好:“下过雨,天晴啦,彩虹姐姐出来了。小兔宝宝挎着小篮子到树林中采蘑菇,被她踩过的山坡上留下了一串小脚印,真有趣!一下午,她采了好多蘑菇和野菜,高高兴兴回家了。”听了他的故事,同学们纷纷鼓起掌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他的带动下,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听故事、讲故事、在情境中识字,学生们兴致盎然,生字不知不觉就熟记心间。

三、探寻规律——理趣识字现场的建造

关于汉字的分类,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六书”之说,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和假借。低年段识字教学中则以形声字为主。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构成,形旁表意,声旁表音。教师在形声字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帮助孩子通过简单的形旁归类,了解相应偏旁的内涵。如在“梨、杏、桃”“草、芽、花”“江、河、洋”“跑、跳、跃”“胸、腿、腰”这几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关注每一组字中所含的相同偏旁,在交流中,学生们连蒙带猜,知道了“ ■ 、艹、氵、 ■ 、 ■ ”的含义:“木字旁”与树木有关,“草字头”与植物有关,“三点水”与水有关,“足字旁”与“脚”有关,“月字旁”则是与身体部位有关。接着趁热打铁,我再让学生们进行小组比赛,列举有关这些部首的字。学生们积极性很高,七嘴八舌,课堂内外所学的生字全都冒了出来。

除了形声字,会意字在低年段也有所涉及。“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一火灭,田力男,人木休,手目看,二木林,三木森,二人从,三人众……”在教学会意字时,教师可以根据会意字的特点,运用小韵文,帮助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同时轻松识字。培养兴趣、找寻规律、提高效率,这样的识字教学更有意义。

四、善用媒体——数字化识字技术的制造

汉字作为一种文字符号,对懵懂的小学生而言,是十分抽象的。如何把这种抽象概括变为生动直观?新兴的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帮助。图文、声音和视频的并用,有利于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汉字笔顺的学习中,利用动态描红的展示,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笔顺,关注汉字的间架结构。学习象形字,利用课件中动画的演示,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在一年级教学“舟、竹、石、泉、川、燕”这几个象形字时,我利用动画把“汉字—象形文字—图片”这三者进行演变,学生们一下子就理解了汉字的意思,掌握了字形。小视频的运用往往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学习会意字“休”和“灭”时,我分别出示了两段视频:一个人走累了就靠在树木边休息,这就是“休”;点燃酒精灯,把灯盖盖上,火就灭了,这就是“灭”。通过两个简单的小视频,学生一下子就掌握了“人木休,一火灭”。在生字巩固阶段,我时常采用摘苹果、小兔爬山、走迷宫、夺红旗等游戏的形式,利用课件所具有的色彩、卡通、声音、动画等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在玩中学,轻松识字。

识字教学有了多媒体,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五、穿插游戏——快乐识字氛围的营造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所以想要保持学生的识字兴趣,就不能以单一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游戏是识字教学的一大法宝,大量的课堂实践表明,识字教学中的各种游戏备受学生青睐。

汉字初识阶段可以采用猜(编)字谜、读(编)儿歌等游戏鼓励学生对汉字笔画和构字部件进行联想和想象,引导他们通过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来创编妙趣横生的字谜或儿歌。例如:“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谜底:午)又如:“横下点撇再加横,一竖竖在字中央,左一撇来右一捺,这个‘来字不会忘。”

汉字巩固阶段可以结合汉字的音、形、义开展不同的游戏。“拼字游戏”“添砖加瓦”“抓特务”“摘水果”“汉字开花”“区分双胞胎”等,游戏类型多样,教师可根据识字的重难点选择合适的游戏。游戏,不仅有趣,更囊括了各种知识。有了游戏,学生们能更好地获得乐趣,巩固识字。

六、回归生活——自由识字环境的创造

识字教学不仅仅在课内,丰富的课外生活也是学生识字的有效平台。课堂教学之余,教师可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在广泛有趣的生活实践中学习生字。识字活动欲回归生活,那么家校合作就尤为重要。教师可与家长协调,让家长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细心留意身边的文字,利用家用电器和生活用品的商标、说明书上的文字进行识字;户外活动中,可以通过广告牌、商店牌匾等认读积累生字;观看动画、电影,同样也是很好的识字途径,学生们听音看形,边看边学,识字量在无形中增加;丰富的课外阅读也为学生识字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借助有趣的故事情节或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反复地认读,不仅能让学生认识新字,更能巩固已学过的汉字。

识字,回归生活,让学生和社会生活相联系,拓展了学生的识字空间和范围,扩展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乐于识字,善于识字。

小小汉字,其乐无穷。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把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和课堂内外相结合,运用多种方法玩转识字,让兴趣为孩子的识字学习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

责任编辑 杨文婷

猜你喜欢
形声字年段生字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形声字太调皮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斯诗私塾
画说汉字——摆(bai)
年段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生字变身
我们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