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亚
【教学实录】
一、走进那片林子
师:(出示:“棕红色的水杉落叶”“华贵的绒地毯”。指名读。)老师把“棕红色的水杉落叶”和“华贵的绒地毯”放
在一起,你们能找出二者的联
系吗?
生:它们都是含有“的”字的词组。
生:在文中它们都是用来描写树的。
师:“华贵的绒地毯”是写树的吗?
生:不是。但是文章把“水杉落叶”比作“绒地毯”。
师:你是从文中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生:文章第二自然段,“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
师:你读书读得真仔细!踩在这样的“绒地毯”上,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生:很舒服。
师:真好!(出示:“郁郁葱葱的竹林”“高大的人工刺槐林”。指名读。)你能找到这组词语之间的联系吗?
生:这组词语也是描写树的。
师:这篇文章是写鸟的,为什么作者用这么多的笔墨去描写树呢?
生:因为鸟生活在树林里。
生:作者写树林的目的是为了写鸟。
生:因为树林是鸟儿生活的地方。
师:(出示:“天然的俱乐部”“盛大的联欢会”。指名读。)什么叫俱乐部?什么叫联欢会?
生:给人们提供娱乐的地方叫俱乐部。许多人聚集到一起联欢,就是联欢会。
师:文中的什么地方是灰椋鸟的“俱乐部”?
生:竹林和刺槐林。
师:文中的谁在哪里召开联欢会?
生:灰椋鸟在树林里召开联欢会。
师:预习时,把文中有联系的词语放在一起学习,能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们的预习很充分。
【教学意图:中高年段的词语教学不仅要见“树木”,更要见“森林”。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词语教学不能“断章取义”,而应该引导学生进入具体的文本情境,加以感悟、体会;第二,词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明其意、悟其情,更要为学生与文本即将进行的对话服务。
此教学片段属于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的前奏——检查预习环节。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学生字词的能力,因此,笔者将文中的词语打乱、重组,适当提高学生学习词语的难度,激发学生思维与探究的欲望。在学习词语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寻找词语之间的关联,进而探寻词语与文本的联系,学生的思维有了深度,思考才会充满张力,更容易体验思辨的魅力。这样的过程非常有价值:检查巩固学生课前预习词语的情况;初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学生与文本的进一步对话预热;通过对文本中重要词组的勾连想象,带领学生一起“走进那片林子”。一举多得。
“走进那片林子”,显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只有“走进林子”,才能在感受灰椋鸟的生机与活力时,想到为鸟儿创造生活家园的林场工人,才能感悟后文作者“情不自禁地欢呼”的言外之意,才能准确把握“鸟—林—人”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走近那群鸟儿
师:刚才我们在第四、五小节寻找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镜头。谈谈你的阅读
收获。
生:我觉得“灰椋鸟就像是一个大部队”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为什么“大部队”能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生:“大部队”是说灰椋鸟很多很多。
生:一两只灰椋鸟肯定不能组成“大部队”。
师:你理解“陆续”吗?怎样飞来才是“陆续”地飞来呢?
生:就是一只接着一只地飞来。
师:我们什么时候会用到“陆续”?比如,清晨,校门打开了,我们——
生:清晨,校门打开了,我们陆续走进校园。
师:很好。电影马上就要开演了——
生:电影马上就要开演了,观众们陆续走进电影院。
师:谁还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陆续进入操场。
师:灰椋鸟是飞来,投入;再飞来,再投入。这就是“陆续”。接着,灰椋鸟开始“排空而至”。什么样的情景才是“排空而至”呢?
生:灰椋鸟遮住了整个天空,看不到天空了。
师:一只灰椋鸟可以“排空而至”吗?
生:不可以。
师:一百只灰椋鸟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一个“排空而至”,说明灰椋鸟很多。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一下灰椋鸟的确很多。(生读)老师特别欣赏他读的“排空而至”,我仿佛看到了很多很多的灰椋鸟在空中盘旋,遮住了整个天空。下面,自己读一读,享受一下灰椋鸟归林时的情景。
(生自由读)
师:杨老师还要提醒你们一个词语——“数百米”。不要小看这“数百米”,其实一只灰椋鸟只有十二厘米长哦。一个是“数百米”,一个是“十二厘米”,两个数字放在一起,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数百米”的队伍需要很多只灰椋鸟才能排成。
生:我感受到灰椋鸟的数量的确很多。
师:我们再把这段话读一下,感受一下灰椋鸟的多。
(生齐读)
师:人有人言,鸟有鸟语。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它们好像在倾诉着什么。灰椋鸟会在倾诉什么呢?
生:我今天看到了许多的食物。
生:今天我见到了一件没有看到过的东西。
师:一只小灰椋鸟会说——
生:一只小灰椋鸟会说,今天我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
师:一只大灰椋鸟会说——
生:一只大灰椋鸟会说,今天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师:这群灰椋鸟在讨论着——
生:这群灰椋鸟可能在讨论着食物。
师:那群灰椋鸟在交流着——
生:那群灰椋鸟在交流着一天的见闻。
……
师:在它们的倾诉声中,你仅仅感受到灰椋鸟“多”吗?还感受到什么?
生:我发现作者把灰椋鸟的动作写得十分具体。
生:我还能感受到灰椋鸟的叫声很美。
生:我还能想到灰椋鸟归林的景象十分壮观。
生:我感受到灰椋鸟充满生机,它们在幸福地交谈。
师:假如你把灰椋鸟当作人,我们还能想到灰椋鸟的心情。此时的灰椋鸟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它们很快乐。
生:是快乐的,兴高采烈。
师:我们一起把第四小节读一读,感受一下灰椋鸟快乐的心情。(生齐读第四小节)它们不仅此时是快乐的,哪怕是夕阳西沉,他们也不愿休息,要在俱乐部里尽情欢乐。谁能用朗读告诉我们,灰椋鸟的确是在俱乐部里尽情欢乐?(一生读,其余学生不由得鼓掌。)老师也要为你鼓掌!你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这样读可以反映出灰椋鸟的愉快心情。
师:很好!杨老师想问你,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灰椋鸟很快乐?
生:树林内外……
师:什么叫“飞瀑落入深涧”?什么叫“惊涛拍打岸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灰椋鸟很小,它的声音更小,但它们怎么能如“惊涛拍打岸滩”呢?
生:因为第四小节写飞过的灰椋鸟很多很多。
师: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会联系前面的内容理解文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感受一下俱乐部里的灰椋鸟快乐的心情!
【教学意图:作者笔下的灰椋鸟不仅数量多,而且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引导学生直面文本语言,在与文本语言的亲密接触中感受灰椋鸟的“多”与“活力”,其过程可能比让学生直面灰椋鸟归林的电视画面要艰涩一些。但是,直面文本语言的过程更具语文味。
另外,阅读对话的过程应该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唯有如此,学生的思维才能得以发展,文本的对话才有可能走向深邃。从“大部队”,到“陆续”“排空而至”,再到“倾诉”,学生在教师的点拨、言语的咀嚼中不断展开想象,逐渐在脑海中勾勒出灰椋鸟归林的场面。但精彩不仅如此,因为笔者还在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辨:“一只灰椋鸟可以排空而至吗?”“一个是‘数百米,一个是‘十二厘米,两个数字放在一起,你读出了什么?”“灰椋鸟很小,它的声音更小,但它们怎么能‘惊涛拍打岸滩呢?”笔者不时地追问,不是落井下石,而是锦上添花,这样的追问让学生的思维由活跃开始步向文本的深处,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也就有了思维的深度与张力。这样的过程是耐人寻
味的,也是值得学生驻足流
连的。】
三、走近那个女孩
师:一只只有十二厘米长的灰椋鸟,却能排成数百米的长队!一只声音尖细的灰椋鸟却可以“惊涛拍打岸滩”!一开始,作者说灰椋鸟没有什么好看的,后来却说灰椋鸟是美丽的少女,作者这样写矛盾吗?
生:矛盾。
生:不矛盾。作者亲眼目睹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以后,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
感受。
生:这是一种写作方法。
师:真会思考!置身在这个“俱乐部”里,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欢呼。此时,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怎样欢呼呢?
生:这儿的灰椋鸟可真
多啊!
生:这儿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师:作者仅仅是在为灰椋鸟而欢呼吗?
生:作者还在为林场工人而欢呼。
师:是啊,作者还为创造灰椋鸟生活环境的林场工人而欢呼。
生:作者也是在为自己欢呼。
师:为自己欢呼?
生:因为,作者终于有机会亲眼目睹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
师:你们知道作者是谁吗?
(师课件出示:徐秀娟,一个美丽的女孩。1964年10月17日生于黑龙江,16岁即跟随父亲成为了一名养鹤员。她曾说,与鹤对话、与鹤共舞是最快乐的生活。鹤很难养,但她喂养的鹤成活率一直是百分之百。1987年9月16日,江苏盐城,在丹顶鹤保护区,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徐秀娟不慎沉入了河底……这一年,她,刚刚23岁!)
师:丹顶鹤、灰椋鸟、23岁。这三个词语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这个女孩令人十分敬佩。
生:为了一只丹顶鹤,竟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是什么力量在驱使着她?
师:是啊,是什么力量呢?有人把她的故事写成了一首歌,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支歌。
(师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师:这就是徐秀娟,看到这么多的鸟儿,看到这么快乐的鸟儿,她想到了给鸟儿创造美好环境的人。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壮观的场面,这时,我们也要想一想创造这一场面的人和事。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话,让我们记住灰椋鸟、记住徐秀娟、记住这个真实的故事。
【教学意图:阅读对话的过程应该努力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即读出言外之意,品味言中之情。这就要求教师解读文本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有限的文本语言中,不能只关注有限的课堂40分钟内学生的活动情况。如果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止步于“灰椋鸟”或者“林场工人”,那么《灰椋鸟》这篇文章的意蕴之美就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这样的课堂也必然不是“立体”的课堂。因为,在“灰椋鸟”的背后不仅仅只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值得学生去感受。学生只有走进这个故事,“灰椋鸟”的形象才会被深深地镌刻进他们的脑海中,课堂也才会彰显生命的魅力。
在学生“走近那群鸟儿”,感受其数量之多与生机活力之后,笔者及时引导学生“走近那个女孩”——作者徐秀娟,感受那个美丽的故事中美丽的人物形象,此时的课堂一下子彰显了生命之美。这样的过程即使没有太多的语言,也会被学生深深留存在记忆中。】
【教后所思】
阅读是一种对话。因为是对话,课堂开始清风拂面;因为是对话,课堂充满了智慧的灵动与生命的张力。但是,当我们以冷静的目光审视当前的阅读课堂,当我们跳出阅读课堂再回眸时,又不得不为以下几种“对话现象”感到忧心忡忡:1.弱化甚至取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把教学过程变为纯粹的学生的“自学”或“自悟”;2.肤浅化地理解“对话”,让阅读的过程缺少了深层次的思考;3.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为由,对学生出现的明显的错误不予以及时纠正或引导。
那么,如何让阅读对话从“注重形式”走向“追求内涵”,让阅读对话从无效向有效、高效进发呢?这显然是拯救阅读、拯救语文课堂的关键所在。在《灰椋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组织学生依次开展“走进那片林子”“走近那群鸟儿”“走近那个女孩”三次对话。每一次对话,都以文本为依托,努力让阅读对话在与文本的亲密接触中演绎精彩。
对话话题的选择是对话成功与否的关键,更是对话过程中预约精彩的内核。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围绕“陆续”“排空而至”“倾诉”等词语展开想象,学生的思维舞动了,课堂的对话也就精彩了。因为学生始终与文本语言零距离,所以这样的对话不再如海市蜃楼一般浮华与飘忽,而是拥有着落地生根式的厚实与稳健。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石鼓路小学)
责任编辑 杨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