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衔接教育的认识与探讨

2016-06-12 00:02郑秀华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中小学提高

郑秀华

摘 要:如果“衔接教育”能真正围绕优化学生的学习结构,探索出语数外等学科小学与初中知识点衔接的简单渗透层次、整合层次、创新思维层次,并辅以一定范围的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既拓宽知识的横纵向迁移,也使各学科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就会大大提高知识的迁移性与运用的灵活性。

关键词:中小学;衔接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320-01

一、前言

中小学衔接,是指小学和初中这两个学段之间的前后接替,其任务主要是如何导引小学生的顺利过渡,促使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尽早尽快地相互适应、协调运转,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

二、出现的问题

1、学生家长这样的抱怨:为什么孩子在小学各科都是八九十分,甚至一百分,而到了中学就不行了呢?

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小学那么乖,上了中学就性格大变样了呢?

2、学生这样的困惑:我到底是不是读书的料啊,为什么小学念那么好,中学就不会念了呢?为什么小学的方法在中学就不管用?

三、主要原因有这几方面:

1、是年龄与心理的变化。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自觉性差,依赖性大,老师总是盯着学生,整天带着学生学习,直至学生毕业,孩子是被老师牵着手度过了小学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升入初中后,小学毕业生以中学生的面貌出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初中老师也不再把他们当作小学生,也不再是牵着学生走路了,而是引导着学生走路,重点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这就要求中学生有一定的自觉性和自主学习独立的能力。而这个时候的中学生恰恰处于“心理断奶期”,学生的心理状态要逐渐从依赖性向独立性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完成。

2、是学习内容的变化。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较少,主要是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常识等课,内容浅显易懂,教师大多运用于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小学学习习惯于形象思维。而到了初中,增加英语、地理、历史、生物等许多新课程,课程数量巨增,内容增多,难度加大。

3、是学业压力的变化。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毕业班,虽然考试科目较少,但作业负担普遍偏重,除课堂作业外,家庭作业也很多。而上初中,虽然科目有所增加,但作业,特别是家庭作业相对减少。小学毕业班学生为迎接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学习普遍紧张,升入初中后,学生有松一口气的思想,思想一下子松弛了下来。这也是造成一部分中学生成绩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采取的措施有:

1、改进教学,注重持续发展

七年级教师需要比较系统地钻研小学教材,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学生在小学所学过深度,掌握一个合格的小学毕业生在知识上应达到的标准;同时了解小学毕业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实际掌握了哪些知识,以达到自然衔接。我们要在七年级着力推进课改,提倡“先学后教”,从学生的已知出发,选择和研制最切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以达到课堂上的高效。

2、培养习惯,保障高效学习

小学生的学习, 主要靠教师指导, 比较缺乏独立思考和自制力,学习以记忆为主。进人中学, 教材的容量、知识的深广度以及学科的设置, 要求学生在学习上要深入钻研, 独立思考。在学习上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与自觉性, 要求能主动安排自己的学习, 并注意自己学习的质量。如果仍然沿用小学阶段的方法去掌握知识, 就不能适应中学的多学科、多思维的特点再用机械记忆方法进行学习, 势必应付不了多学科的知识。所以小学阶段我们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做好思想方面的转化

(1)、我们要研究学生生理与心理变化,促成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学生在生理上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身体长得快;二是能量代谢快, 活动量大, 精力充沛, 好奇心强;三是第二性特征开始出现。因此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 及时开展青春萌动期教育, 及时关心他们思想行为的变化, 尽心引导教育, 使他们能正确对待这些特殊情况。家长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 注意做思想工作时, 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学生家长要注意配合学校做好中小学衔接教育工作。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时,家长要特别注意与学校保持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学校的教育导向和孩子思想、情绪动态,与学校共同做好中小学衔接教育工作;要特别注意孩子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情绪变化。着重注意孩子有没有失落、紧张、焦躁等不良情绪;二是注意孩子对学校教师、管理等方面以及人与事等方面述说和评价。孩子在诉说和评价学校、老师、同学的时候,往往容易流露出孩子真实思想、感受、情绪以及对问题的看法,从而暴露出孩子的真正心迹。家长要注意耐心地倾听,有意识地分析判断孩子的思想和情绪的变化,家长要分析孩子哪些是积极的、健康的,哪些是消极的、悲观的,甚至不良的苗头,引导孩子由小学学段顺利过渡到初中学段,使孩子较快地适应初中学习环境、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学校与教师的管理方法、中学的规章制度等,从而使孩子顺利渡过“断奶期”,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结论

如果“衔接教育”能真正围绕优化学生的学习结构,探索出语数外等学科小学与初中知识点衔接的简单渗透层次、整合层次、创新思维层次,并辅以一定范围的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既拓宽知识的横纵向迁移,也使各学科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就会大大提高知识的迁移性与运用的灵活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更精彩。

参考文献:

[1]、付秋宁,《中国科学论坛》,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7年11月第9期

[2]、夏翠翠,《小升初衔接教育——学习·心理讲座.》,2009年7月20日

[3]、王卫华 ,《小学升初中衔接一本通》,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年4月 第1版

[4]、叶育新《数学学科的“小初衔接”策略 》福建教育杂志社,2012年第23期

[5]、任玲娟、陈昌云,《小升初数学衔接教育探索.》,2010年第31期

[6]、刘建华,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第06期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中小学提高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