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坦然面对失利

2016-06-12 01:57邝金山
师道(人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失利教育者挫折

邝金山



让孩子坦然面对失利

邝金山

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比考试拿高分重要得多。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相信持这一观点的人会越来越多并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当然,也有一些教师和家长认为孩子一入学就应该努力让其变得优秀,因为自信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孩子如果从小就有了“我是优秀的”的自信意识,就能给自己以积极的暗示,促使自己充分发挥潜能,努力成为自己想像中的样子。正如“皮格马利翁效应”那样,让优秀成为习惯,能帮助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而终生受益。

确实,在赏识教育盛行的今天,教育者们通过表扬赞赏而让孩子不断进步的例子似乎屡见不鲜。这种“直指成功,不谈失败”的教育,对激励一些学生发挥潜能、走向成功会有一定的帮助。就如笔者一位同事的儿子,贪玩多动,读小学一年级时成绩老跟不上,他的老师们也都心照不宣地觉得这个“调皮蛋”不是读书的料。因他个子还比较矮小,父母让其再读了一年级。在一次考试中,他以“过来人”的优势得了高分,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想不到此后,他就一直“优秀”起来了。现在读高一,成绩仍保持在班上靠前的位置。为何同一个人,在学习上前后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别?我想主要原因还是他有了自信意识,“优秀产生优秀”——优秀成了一种习惯了。于是,赏识、赞扬、找闪光点等教育手段也自然而然地普遍成为教师们的法宝,大家都注重培养孩子们的“优秀意识”。

是的,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变得优秀,取得成功,优秀的意识与自信心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但这样的优秀,以及所谓的“成功”,就是战胜他人,自己脱颖而出吗?这样的“优秀意识”,只能使孩子从小就觉得自己与他人不同,别人应该给自己“让路”,让自己去占有鲜花和阳光。事实上,这合理吗?可能吗?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都能优秀,都会成功,这显然是不现实的。班上的学生,不可能每个人或者每一次的排名都进入前几名。一个集体,排名也一定有先后之分。优秀,是相对而言的,也不只是指得到高的分数和靠前的排名。“让优秀成为习惯”固然好,但对那些考试成绩较低排名在后面的学生来说,如何体现优秀?就算是成绩排名领先的学生,面对不可预测的下一次,还一定能保持排名在前吗?从更长远来说,那走向社会以后的人生呢?难道能保证一直没有挫折与失利吗?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教育也只是为成功和胜利喝彩的,对学生个人来说,会使他们只看到阳光鲜花,而看不到风雨凋零。目前学生普遍心理素质差,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不能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失败挫折,遭受不了小小的挫折与打击,这与学校与家庭这种过分强调“成功”而欠缺“人性”的功利教育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它只重结果和表面的成功,而不考虑学得好不好,生活得是否快乐,身心是否健康,只求眼前的利益而没有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着眼。一方面,许多学校和教育者尊奉“蜜罐式”教育,通过赏识、表扬、鼓励等手段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另一方面,灌输“输不起”思想,视失败为洪水猛兽般而对其唯恐避之不及,过分强调失败的后果,增加了失败带来的心理恐惧。他们把成人世界里对社会对未来的过分忧虑强加于孩子身上——比如,时常对孩子敲响“警钟”:这样激烈竞争的社会,你输得起吗?不努力,不优秀,考不上好的大学,你就只能被人挤压,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永无出头之日!所以,教育者们要求孩子奋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不顾一切地去追求成功,使孩子们形成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错觉,没有正确的成败观,也造成了不少“赢了分数,垮了自己”的悲惨事例。现在的高中生每天学习十六七个小时以上,学校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课,做题,考试,为了获得高分数,为了上好的学校,为了不能失败,学习考试仿佛是拼命争夺的名利场,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不堪重负,他们扭曲着自己的灵魂,牺牲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和蓬勃的青春。只知道拼命般往前冲的他们,一旦经历失败,只能茫然不知所措,就如到了世界末日般精神完全崩溃,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诚然,每人都渴望成功,谁都不希望失利、失败,但失败并不会因我们的回避而消失。就如明与暗、高与低、快与慢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一样,成功与失败是矛盾的统一,是同时存在着的。只有成功没有失败,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失败不可避免,也不可怕,为何不让孩子学会坦然面对?事实上,造成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失败也有不同的情形。我们避免的,是那种不愿付出努力、不敢挑战自我的那种失败,而面对全力以赴后仍然失败的情形,要使孩子有“努力了就是一种成功和进步”的积极心态。所以,只强调成功而回避失败的教育,必定是脱离社会与现实生活的自欺欺人的教育。

据报道,英国教师职业协会也曾经建议将“失败”这个概念从教育体制中删除,原因是他们觉得失败是可怕的,失败导致自卑,导致更加落后,总之,没有比失败更能导致失败的了。但这一建议遭到绝大多数专家的反对。因为,失败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达不到自己预定的目标,未能如愿完成任务,某方面成绩不如他人……失败是人生的常态,如何面对失败、失意,是人生的必修课。与其让孩子在挫折失败面前不知所措,不如让孩子接受正确的认识。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就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教会孩子“输”。他在今年“两会”上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教育,最该给孩子补上失败这一课,这是中国人很缺乏的一种教育……”所以,教育者必须有这样的认识:失败与挫折教育教给孩子的不是挫折,而是要教给孩子面对失利、挫折的勇气和积极的态度,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既然成功与失败都是社会存在的常态,在努力追求成功的同时也会经历着失败,我们就应让孩子拥有自信意识、优秀意识的同时,更应该使他们学会如何去面对挫折与失败,让他们从小就有面对失利的准备。使他们既努力向往风和日丽的美好时光,也会面对暴风骤雨的恶劣环境。正像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执行主席杰夫·马斯特斯所说的那样,学校与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不是尽力保护孩子,使其避免经历失意、挫折和失败,或是把“失败”二字在教育词典里删除,而是使他们正确认识挫折与失败,培养他们面对失败的勇气和对待失败的健康心态,使他们懂得:失败是“自然现象”,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必然存在的。失败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事物,改正错误。所以它是成长中的一种经历和财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提升抗压能力、健康成长,才能经受现实社会中诸如失业、失恋、失意、失利等等的考验,成为生活的强者。

责任编辑萧田

卢梭说过:“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怎样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会学生面对“失败”,关键是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失败在进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克服对失败的恐惧而坦然面对。成功的教育,不仅是培养孩子“优秀的习惯”,而应给孩子们真正意义上的关怀——当孩子因受挫而沮丧或一蹶不振时,让他们明白,失利是个过程而非终点,这只是暂时的一点波折,是一个事件而非一种状态。尽管自己经历了失利,但并不是一个失败者。

(作者单位:广东怀集县桥头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失利教育者挫折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挫折使我更坚强
挫折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生活需要挫折
东风二号首射失利之后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第四次中东战争初期以军为何失利?
英军考文垂防空战为何失利
砥平里战斗失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