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2016-06-12 12:12吴佳民黄丹占学兵
当代医学 2016年20期
关键词:帕酮治疗法普罗

吴佳民 黄丹 占学兵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吴佳民 黄丹 占学兵

目的 探讨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措施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患者(46例)采用常规治疗法+普罗帕酮+胺碘酮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45例)采用常规治疗法+普罗帕酮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常规治疗法联合普罗帕酮与胺碘酮的方式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心力衰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该病症产生的原因大多是由于高血压或冠心病等疾病所引发的。临床医学调查显示[1],心力衰竭患者大多存在室性心律失常状况,若患者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者,且未得到正确的医学治疗,极易增加患者的病情及治疗难度,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影响并给患者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而言,对其展开正确的医学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措施及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46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52.31±5.53)岁,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普罗帕酮+胺碘酮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45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2.32±5.48)岁,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普罗帕酮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普罗帕酮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患者在进行常规性的吸氧、限盐治疗的基础之上,每天再口服普罗帕酮5次,每天的药剂量保持在300~900 mg/d即可[2]。而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法+普罗帕酮+胺碘酮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即在对照组的治疗方式基础上再另加胺碘酮进行治疗,将剂量为300 mg的胺碘酮进行稀释,再将其以静注的方式缓慢推入患者机内,推入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患者以上述的方式经过3 d的治疗后,改以口服胺碘酮进行治疗[3]。

1.3 观察项目 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并进行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项。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接受心电图检查,并以检查结果作为疗效评价标准。显效:心电图中显示期前收缩消失,且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已消失;有效:心电图中显示期前收缩降幅超过50%,且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好转迹象;无效:不属于显效和有效的范畴之内的患者,均视为无效。患者的总有效率越高,则代表该组的治疗方式越佳。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进行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2.2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即发生率为4.35%;而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即发生率为1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945,P<0.05)。

3 讨论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大多存在心肌缺血等症状,其会进一步导致患者发生心肌结构重塑,机体内电解质紊乱等状况的发生,从而引发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病症风险[4-5]。因此,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而言,不仅应对其进行常规性的治疗措施,还应针对性地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平衡患者机体内部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临床医学研究显示[6-7],胺碘酮在应用于该方面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还具有较高的药物安全性。

何德平[8]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案分析》一文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独采用普罗帕酮的对照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基本一致,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实验组的治疗方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常规治疗法联合普罗帕酮与胺碘酮的方式在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有更为显著的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常规治疗法联合普罗帕酮与胺碘酮的方式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 顾小燕.卡维地洛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3,35(21):3264-3265.

[2] 吴瑞.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2):546-547.

[3] 武振林,马登峰,王晨,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7):869-870.

[4] 孙慧灵.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9(4):142-143.

[5] 马登峰,裴志强,王晨,等.芪苈强心胶囊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4):486-487.

[6] 尹进.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9-10.

[7] 郭金亮.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6):40-41.

[8] 何德平,刘砚.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11(23):32-3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060

湖北 438000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 (吴佳民 黄丹占学兵)

猜你喜欢
帕酮治疗法普罗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奇怪的纸盒子
肾虚阳痿早泄克星 创造外治疗法男士福音
肾虚阳痿早泄前列腺克星 外治疗法男士福音
普罗格:将精益物流与供应链服务进行到底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改良森田治疗法对改善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应对方式的成效
中医外治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研究近况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中毒患者血液中普罗帕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