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2016-06-12 12:07:38
当代医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脑瘫分型阳性率

蒋 艳

CT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蒋 艳

目的 分析和总结CT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38例小儿脑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检查,并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小儿脑瘫患者应用CT诊断的价值。结果 138例患儿经CT检查,阳性率与X线检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在不同年龄组和不同脑瘫分型异常检出率方面均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 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CT诊断有利于早期发现脑内病变,诊断准确率较高,对于帮助临床医师定位脑内病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小儿脑瘫;CT;诊断;应用价值

小儿脑瘫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给患儿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1]。沈阳市儿童医院对近三年来收治的138例小儿脑瘫患者应用CT技术进行诊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8例小儿脑瘫患者均为沈阳市儿童医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男83例,女55例,年龄13d~6岁,其中13d~6个月者58例,6个月~1岁者40例,1~3岁者27例,>3岁者13例。结合临床症状,全部患者均符合小儿脑瘫临床诊断标准[2],类型分类:痉挛型57例,低张力型34例,手足徐动型16例,共济失调型21例,混合型10例;病因:新生儿窒息35例,早产儿25例,缺血缺氧性脑病22例,高胆红素血症13例,颅内出血17例,先兆流产8例,妊娠期接触有毒害物质或环境14例,孕妇病毒感染4例。本次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本组138例小儿脑瘫患者均接受CT诊断,所用仪器为Bright speed4层螺旋CT扫描机(美国GE公司)。检查前若患儿不配合、哭闹厉害,可给予水合氯醛10%灌肠镇静,确保CT检查顺利完成。患儿在平静状态下接受检查,取仰卧位,行常规颅脑轴位平扫,扫描参数:电流130mA,电压120kV,层距和层厚均5mm,扫描频率为0.5s/圈。同时全部患儿接受X线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处理所用软件为SPSS

18.0 统计学软件,数据录入统一表格,建立数据库,在数据包中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组间经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38例小儿脑瘫患者CT和X线检查结果比较 本组

138例脑瘫患儿中,经CT检查,107例患儿表现异常,阳性率为

77.54 %,31例患儿CT无明显异常,比例为22.46%。107例表现异常患儿中,20例脑积水,占18.69%,14例脑软化,占13.08%,16例脑萎缩,占14.95%,12例脑白质发育不良,占11.21%,12例脑室扩大,占11.21%,10例混合型,占9.35%,9例脑穿通畸形,占8.41%,5例空洞脑,占4.67%,脑梗死、胼胝体缺如、脑裂畸形各3例,分别占2.80%。138例患儿经X线检查,表现异常者

20例,阳性率为14.49%。CT检查阳性率与X线检查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年龄组CT和X线异常检出率比较 在各个年龄组,CT异常检出率均高于X线(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CT和X线检出异常率呈下降趋势。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组CT与X线异常检出情况[n(%)]

2.3 脑瘫分型CT和X线异常检出率比较 在脑瘫各个分型方面,CT异常检出率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脑瘫分型X线与CT异常检出率比较[n(%)]

3 讨论

小儿脑瘫,又称为小儿大脑性瘫痪,是出生后1个月内脑发育不成熟,因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可累及四肢,多伴有癫痫、智力、语言、精神、视觉、听觉障碍等,直接影响患儿健康发育[3]。小儿脑瘫发病原因及机制较为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多与父母亲不良生活习惯、妊娠糖尿病、高血压、胎盘前置、先兆流产、长期服用避孕药、宫内窘迫、多胎、脐带绕颈等因素有关[4],直接危及小儿生命健康,幸存者出现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影响患儿一生。由于小儿无法表达不适感,加上家长对脑瘫认识不足,易导致误诊和漏诊事件,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5-6]。

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飞速发展,CT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可帮助医师明确颅脑结构,探讨脑瘫发生发展的原因,掌握病变部位和性质,为脑瘫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由于婴儿脑组织未发育成熟,异常姿势和运动未固定,组织代谢能力强,脑组织可塑性较大,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利于加快结构和功能修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7-8]。本组结果显示,CT诊断阳性率可达76.47%,明显高于X线检查阳性率11.76%,CT检查无明显异常的因素可能包括:损伤小,部位隐蔽,阅片医师对异常把握不当等。在<6个月患儿诊断中,CT异常检出率高达80.32%,随着年龄的增大,CT异常检出率越来越低,早期对可疑病例进行CT检查,利于早期发现病变,并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共同确诊。CT在各个脑瘫分型中异常检出率较高,以痉挛型较为常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CT诊断阳性率较高,有利于明确病变位置、性质、分型等,对小儿脑瘫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 程才.多层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5, 21(8):30-31.

[2] 罗华英.头颅GT在小儿脑瘫诊断中的作用[J].江西医药,2009,44(3): 271-272.

[3] 苗书全,郭新会.小儿脑瘫的CT与MRI早期诊断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22):94-94,封3.

[4] 卢文彬.头颅CT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3,3(4):119-120.

[5] 王东超.CT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4, 33(3):175,177.

[6] 卢文彬.头颅CT在小儿脑性瘫痪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3,3(4):119-120.

[7] 方成波,冯铭鸿,周强.诱发电位在小儿脑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62-63.

[8] 郭建平.CT检查在小儿肺部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33):139-14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7.016

辽宁 110032 沈阳市儿童医院放射科 (蒋艳)

猜你喜欢
脑瘫分型阳性率
失眠可调养,食补需分型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00
便秘有多种 治疗须分型
基层中医药(2018年5期)2018-08-31 02:35:42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39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病相关抗体阳性率调查及其临床意义
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基于分型线驱动的分型面设计研究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人生十六七(2015年6期)2015-02-28 13:08:39